书城成功励志女人应学点武则天
45145500000052

第52章 新圣丧德,武后独断——靠实力挑战权威

正所谓“当断不断反受其乱”,随着李弘的突然死去,李贤的被废,皇帝的位子便轮到了武则天的第三个儿子李显的头上。可是他做太子时就不学无术、不求上进,无德无才,整天只知玩乐,对做太子的责任毫无知晓。当他登基之后更是随意发号施令,为所欲为。身为皇太后的武则天对儿子的所作所为会坐视不管吗?她会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呢?

自从太子李贤被废之后,英王李哲也就是李显被立为太子,唐廷的政治风波暂告停息。自高宗和武则天的小女儿太平公主隆重出嫁后,顿感劳累的高宗又病倒了。虽然武则天细心地照料他,但他的身体每况愈下,已经无法从床上坐起来了,全身疼痛,眩晕得眼睛近乎失明,御医们也束手无策。

为了祈求上苍让高宗多活几年,武则天建议改元弘道。可是就在十二月丁巳日大赦天下的那天,高宗驾崩与洛阳贞观殿,享年五十六岁。群臣上谥曰天皇大帝,庙号高宗。这年武则天六十岁。

高宗走了,永远地离开了她。一向刚强的武则天突然像失去了精神支柱,虽然丈夫懦弱无能,但即便他躺在那里不说不说话,武则天也感到很踏实,因为丈夫比竟是一国之主。而如今,无论在朝堂,还是后宫,她都感到可怕的孤单。高宗皇帝的时代结束了,接下去该谁的时代开始呢?当然是他们的儿子,可是她对自己剩下的那两个儿子毫无信心,因为他们根本不是当皇帝的料。

不过,她还是遵照遗诏,在高宗去世七天后,让太子李哲于柩前即位,改名显,也就是唐中宗。尊武则天为皇太后,由于他没有监国的经历,所以政事暂时仍由皇太后听取和做出决定。

中宗李显继位时虽然已经二十八岁了,但他在武则天所生的四子一女中,品行与学识是最差的一个。他做皇子时就不学无术、不求上进,无德无才。晋为太子后,更是只知玩乐,整天游猎、戏耍,对做太子的责任毫无知晓。虽然东宫的属官百般劝谏,但他根本不听,依然我行我素。

对于他的品行、学识之差,高宗和武武则天都心如明镜。但是,当李贤被废之后,论资排辈也只能轮到他来当太子,即便他愚昧、荒唐,懦弱无主见。其实,在高宗临终之前,就已经意识到,这个不肖子难以担起社稷重任,才遗诏让皇太后决定军国大事,中书令裴炎为辅政大臣的。

对于前途的艰险,武则天心里是很清楚的。在新旧君主接继之时政局的骚乱,作为皇太后的她,再去涉诸朝廷政务,更会遭到朝野的非难和反对,但是艰险再大也不能辜负高宗的托顾。所以她必须立即从深深的悲哀中走出来,拾起朝纲的全负重担,迎着难以预测的重重困难,继续坚定地走下去。

多年的辅政及与高宗同朝执政,使她对唐廷的朝局再熟悉不过了。她擦干哀惋的泪水冷静下来后,立即做了正确的判断,果断地做出了稳定朝局的内外安排。首先,她发布第一道政令,安抚宗室诸王。这些位尊望重的王爷是新旧交结之时最不稳定的因素,先把他们稳定下来,就能避免李姓王朝在血缘上生出变故。因此,武则天给他们封的官位都是朝廷中极高的品级,让他们一时无语可说,不使致乱。

其次,是确定新君的朝廷中枢。当时,高宗时代的重臣们多已亡故或致仕。朝中重臣仅余刘仁轨资格最老,另有被新提的辅政大臣裴炎及以外司四品新进的郭待举、岑长倩、郭正一、魏玄同、刘景先等人。她都作为新君中枢而任用。唐廷旧制,宰相们在门下省议事,把门下省称为政事堂。由于作中书令的裴炎受遗诏辅政,所以把政事堂由门下省改为中书省,宰相们都到中书省议事。

为了防备政权更替可能发生的兵变,她还派左威将军王果、左监门将军令孤智通、右金吾将军杨玄俭、右千牛将军郭齐宗分往并州、益州、荆州、扬州四大都督府,与府司相知镇守。

经过武则天的果决处置,高宗去世后的内外政局很快就稳定了,而且还加强了中央和地方的统治力量,使朝野为之敬服。一切都很顺利,可是皇帝却出了问题。

公元684年旧历大年初一,新皇帝唐中宗李显登基,改元嗣圣元年,大赦天下。第二天中宗便立太子妃韦氏为皇后,并把他做普通参军的岳父韦玄贞提升为豫州刺史,豫州是中原要冲,管辖东都洛阳周围的州县。然而,他还嫌提拔的官位不高,第二天又要提升为侍中,侍中是当朝宰相,是朝中首辅之一。而且,还想把他奶妈的儿子授为五品官。

这位刚即位的年轻皇帝自以为权力至高无上,可以不受任何约束而为所欲为了。可是,他的这个决定也太荒唐、太离谱了。中书令裴炎作为辅政大臣便进宫谏阻,劝皇上应因才赐官,勿私亲戚,以免引起朝野议论。何况韦玄贞没给国家立一寸功,仅是一个小州的帮闲小吏,两天之内就要提拔到宰相的高位上,这哪是一个皇帝所做的决定呢?

其实,中宗的决定都是韦后出的主意,她是个貌美而极有心计的女人。他虽然惧内但对下属则非常傲慢,初登帝位的他,对厉害缺乏周密权衡。根本听不进裴炎的劝谏,便大声喝斥道:“我就是把天下送给韦玄贞又有何不可,何况一个宰相呢!”

裴炎听了之后,对中宗的所作所为很是忧虑、害怕,就把这事告诉了武皇太后。武则天听了勃然大怒。这个李显竟然如此荒唐没出息,没做几天皇帝就为老婆做出这等事来,将来让他掌握了朝中实权,天下不知道会乱成什么样子!于是,她产生了废帝的念头。

但是,由于旧太子李弘和李贤的事,朝野对她的误解很大,如今高宗已逝、李显做皇帝又没几天,朝野上下都在盯着她。可是,如果不废新君,李氏宗族、文武百官、朝廷内外,不知道怎么闹腾,甚至会借此发动兵变,后果将不堪设想。

既然李显不堪为君主,她宁可自己再次被误解、指骂,也不能犹豫不决。她想,高宗在九泉之下也会同意和原谅自己的。而如果是太宗,肯定会毫不犹豫地这么做。于是她当机立断,与裴炎一起商量君主废立之事,在商定具体措施安排之后,她亲自草拟了废黜皇帝的命令。

嗣圣元年二月戊午日,武则天在东都洛阳的乾元殿召集百官大会。先令羽林将军程务挺、张虔勗率领羽林军入宫警戒,选拔高级卫士到乾元殿上戒备,由裴炎和中书侍郎刘祎之总负责。大唐宫室笼罩在一片紧张的气氛中,乾元殿里的百官个个惊恐、面面相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大事。

宰相裴炎当着文武百官,宣读了皇太后的圣旨:“中宗昏庸无德,不堪为一国之君,立即废为庐陵王!”宣完命令之后,立即命卫士将中宗扶下殿。中宗大惊,心中不服,便抗声大叫:“不知所获何罪?”武则天大声斥责:“汝欲将天下与韦玄贞,何得无罪?”他还想辩解,只见大殿前刀光闪耀,兵将齐集,大殿说上没有一个大臣敢替他说话。

他自知事情已经不可逆转,难拒太后天威,只好心灰意冷地低下头去。这时,武则天目示裴炎,裴炎心领神会,遂命两个兵士将中宗押下去,软禁在别殿里,恢复了李哲的名字。可怜的中宗李显只当了两个月的皇帝便从皇位上被赶了下来。他的长子、皇太孙李重照也被废为庶人。他的岳父韦玄贞被流放到钦州。

武则天的非凡之处就在于,一旦看到别人不能胜任自己的职位时,她就会毫不犹豫地把他赶下去,即使是自己的亲儿子也不例外。这种“大义灭亲”的做法,与她当初想通过生儿子来抬高自己的地位,简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所以大凡能以谋略而成大事的人,在关键时刻都不会优柔寡断的。

“则天上位术”适时独断:挑战权威法

独断专行是指按个人的意思办事,行事专断,不考虑别人的意见。形容作风不民主。虽然说:“独断专行,不如谋之于众”,但关键时刻做决断的应该是一个人。有时,多数人不都支持、不接受的事情并不一定是错误的。

另外,独断专行还有果断之意,也就是做事情不要优柔寡断,要敢于挑战权威,在认准目标后就要排除干扰,果断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