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女人应学点武则天
45145500000051

第51章 授权学士,分割相权——打造自己的智囊团

麟德元年发生的废后事件,让武则天深深感到皇后的位置,是那么的不牢靠,甚至随时都有被皇帝废掉的危险。为了分割相权,培养自己的新生势力,她便开始召集一些有才学的鸿儒,不分贵贱与门第,只要文采好都能被破格录用,直接授予适当的官位。武则天是怎样利用他们达到分割相权的目的的呢?

麟德元年,宰相上官仪起草的一纸废后诏书,差点让武则天失去了皇后的宝座。在认识到皇后也是一个弱势群体的时候,她便为巩固自己的地位采取了一些相应的措施。她不仅与高宗并称“二圣”开始了垂帘听政,而且还想培养支持自己的新生势力,达到分割相权的目的。

于是,她在“建言十二事”提出三个月后,又向高宗讲述了一个新的想法:召集文学之士来宫中修撰史籍。她对高宗说,修史是历代君王都看重的事情,借鉴前史可以学习治国之道,不至于重蹈历史的覆辙。太宗皇帝就曾任命朝廷重臣,修撰了《梁书》、《陈书》、《北齐书》、《周书》、《五代史志》等。因此,要想保住大唐帝业,就应该继续先帝的事业。

高宗听了武则天的话,既没有表示反对,也没有赞同。因为,一来这时东北部和西部对高丽、新罗、百济及吐蕃的战争胜负未定,他挂念于心,不大关心武则天所提的修史之事;二来自十四年前武则天参政以来,她向自己奏事也不过是走走过场。虽然两人并称“二圣”,但即便自己对所奏之事心存异议也是无可奈何。至于撰书的事就由武则天自己处置好了。

武则天巴不得高宗不过问此事,完全交由她来处置。她立即拟定了召选标准,派专人广选文学之士,不分贵贱与门第,只要文采好都能被破格录用,直接授予适当的官位。

很快,她的门下就拥有了一大批文人学士,主要人物有元万顷、刘袆之、范履冰,周思茂,卫敬业等,武则天以编纂图书的名义把这些人召入宫中。这几个人入宫之后,受到了武则天的热情召见。她在宫中设宴,与他们开怀畅饮,谈笑风生,并赐给他们金帛等物以及文房四宝,嘱咐他们勤于所事,为国家效命。

他们受到武则天如此恩宠,高兴得不知所措,跪在地上,不住地磕头谢恩,表示一定为天后竭尽其才,鞠躬尽瘁。武则天把他们安置在宫中,住有专室,行有专骑,有宫婢侍候,还经常得到武则天的特殊的朝臣待遇,而武则天只交给他们一项使命:修撰典籍。

他们奉命修撰的书籍有:关于妇女修养之道的《列女传》和《古今内范》、荟萃孝子事迹的《孝子传》、关于音乐礼仪的《乐书》、对文武百官进行警戒约束的《百僚新诫》、共臣僚借鉴的《臣轨》等共一千多卷。

这些书多已佚失,现存的只有《臣轨》一种,共有二卷十篇,四千余字。此书已儒家传统道德观念为基础,论述为臣者正心、诚意、爱国、忠君之道,作为臣僚的座右铭及士人贡举习业的读本。

武则天组织他们修撰这些书籍,是以儒家传统道德观念为基础的。其目的是,按照她的政治主张,揉合儒家思想,整建社会各阶层的道德规范,开创一代风尚,维护封建社会秩序,这是她进行思想统治的一个重要手段。当然,进行思想控制并不是她让北门学士修撰典籍的最终目的,她实际上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因此,她这些人的工作特别关心,几乎每天都要亲自来看看、听听,并做一些指导性的教示。一天,学术们又受到她的召见,而且寝宫里只有她一个人,连内侍、宫娥都被打发到外面去了。她首先询问了学士们的修史情况,然后拿出一叠奏章,让他们看过以后说说自己的意见。

这些学士们心里不禁紧张了起来,因为这朝廷奏疏至官国家大事,只有天皇天后才能阅示,就算朝廷重臣要想参与此事也得得到特许,而他们最高也不过五品,哪有资格参与政事呢?武则天见他们迟迟不敢翻阅,便微笑着对他们说:“今天找你们前来,不过是先让你们熟悉一下,今后还有更重要的使命在等着你们呢。”

学士们更加不解了,他们说,自己能奉召编修典籍就已经深感荣幸了,不敢企望再蒙厚爱。武则天突然大笑起来,说:“你们胸中空有诗书万卷,难道不知道治文与治政的关系吗?文以载道,道以辅政,自古已然。文不可离政,政也不可离文。你们学文要学会从政,否则只是个书蠹,迂腐无为,碌碌一生。从今日起,你们可以随宰相入朝,参与朝政事。”

学士们这才恍然大悟,连忙跪地感谢天后的恩典。到现在,他们才真正明白了武则天召他们入宫的真正目的:他们表面上是帮天后编书,实际上却是帮她出谋划策,充当智囊团,暗地里参与政事。他们也明白了,自己最重要的任务是当好天后的臂膀,忠心辅佐天后处理政事。

武则天也特别体恤这些学士们,还特地恩准他们,可以在宫城北门随便出入,这可是一件令官僚们大为眼热的事情。因为宫城北门是皇宫后门,乃皇家禁地。只有皇帝、皇后、嫔妃、皇子、公主们才能出入,有禁军严格把守。一般大臣很难靠近,对于能从此门出入更是连想都不敢想。

如今,他们可以自由出入皇家的后门,实在是一个先例,是一种莫大的荣耀。这无形中也提高了这些出身低贱的学士们的身份。因此,其他的大臣们都用惊羡的目光注视着他们,不无妒意地称他们为“北门学士”。

从此,北门学士便出现在了殿堂之上,虽然品级低下,但他们的意见有一种不可抗拒的权威性,对武则天的政治起了重要的作用。每次上朝,大臣们都是观北门学士之行、听北门学士之言,然后再决定自己的行止,甚至连宰相们也不得不照此办理。因为,他们惧怕天后那咄咄逼人的目光和难以揣摸的神情,所以不敢与北门学士分庭抗礼。

宰相的权力就这样被分散了、架空了。从此,特殊朝臣北门学士主宰了朝廷的舆论,大有控制和裁决国家大事的趋势。可以说“北门学士”是继李义府、许敬宗这些老牌功臣之后,武则天前进道路上的又一支生力军。武则天的目的终于达到了,但这绝不是她最终的目的,她要图谋新的进取,进行新的斗争。

武则天有着极强的权利欲,很重视选拔和培养人才。她要培养出能为自己的新政效力的人才,而不是给她扯后腿、拆台的那些传统观念浓重的人才。她为了与宰相争夺权利,特地设立了这支私人势力……她认为只有这么培养,才能避免朝中形成官僚集团结构,下层有才学者才能不拘资格被选拔任用。

“则天上位术”打造智囊团:排忧解难法

“智囊团”对于大多数企业领导者来说是很重要的。那么,领导者如何打造自己的“智囊团”呢?

首先,打通沟通渠道,让“智囊团”成为活水之源。借助“智囊团”可以帮领导者把问题梳理清楚,找到解决问题的对策。

其次,将“智囊团”从有形化为无形,着眼于持续成长。虽然有些领导者有非凡的个人魅力和果敢的判断力,但在管理的幅度、复杂度在加大的过程中,领导者难免会左右为难。这时,持续成长的“智囊团”便发挥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