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女人应学点武则天
45145500000043

第43章 “二圣”临朝,博弈权力——乘时窃势是良策

虽然废后风波被武则天成功地化解了,还顺便把上官仪和李忠送上了西天,可武则天却丝毫高兴不起来。她原以为,当皇后已经是一个女人荣耀的顶点。现在看来,这个尊贵的身份仍然不能给她足够的保障。身家性命原来制造皇帝的一念之间。这件事让她没有了安全感,她开始反思,怎样才能有效地运用手中的权力来保护自己,从此不再受任何人的摆布呢?于是,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她向高宗提出了垂帘听政的要求,高宗的反映如何呢?

一场废后风波有惊无险地解决了,武则天不愧是个善于利用机会的人,她不仅成功地化解了自身的危机,还顺便把上官仪和原太子李忠送上了西天。上官仪事件看似就这么翻过去了,帝后又重新恢复了和谐的关系,但是在武则天的内心已经悄悄发生了一次强震,内心更加缺乏安全感。

她原以为,当皇后已经是一个女人荣耀的顶点。现在看来,这个尊贵的身份仍然不能给她足够的保障,皇后的权力是那么的脆弱,只要李治心里稍微发生点变化,自己可能就被打回原形,这让她感到不寒而栗。,为了保护自己,巩固自己的地位,她开始为自己的权力寻求更多的保证,皇后的位子已经不能再满足她的胃口了。

于是,她就开始跟李总推心置腹地进行谈话。她说:“陛下,您是个好皇帝,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但您有一个弱点,就是耳根软心活,容易拿不定注意,受别人左右。您哪里是真的想废掉我呀,但是上官仪在您哪里一挑唆,您就把握不住了,差一点就把我废了。都怪我平时不太注意,让您生气了。为了不再出现这样的问题,以后让我陪着您一块上朝吧,这样我可以帮您分析分析,您就不会鲁莽行事了。”

武则天明确提出了和唐高宗一起临朝听政的要求。而垂帘听政一般是太后干的事,并且是针对年纪太小没有执政能力的小皇帝而设置的。她这么做,不是鄙视李治吗?这么过分的要求李治能答应吗?

这个看似不可能的事情武则天还真做到了。对于武则天那一番善解风情的谈话,懦弱的李治居然产生了愧疚心理,正不知该怎么向老婆大人赔罪呢。而且武则天这些年在他心里已经牢牢地树立起了妻子、参谋加姐姐的地位,李治觉得很难再拒绝她的任何要求,于是就同意了她的建议。

其实,高宗之所以能如此顺利地答应武则天临朝,也是受当时的时代背景和社会风气的影响。从北朝以来,受鲜卑等少数民族的影响,家庭主妇的地位空前高涨,常常是内外兼顾。隋文帝时期,每次上朝,独孤皇后必定同辇相随,令宦官侍立于文帝身旁,大事小情,随时传报。文帝退朝,皇后再车驾同返。

早朝时,百官惊异地发现,在高宗皇帝御榻的旁边,吊起了一扇翠帘。翠帘后面,一个身穿朝服的女人的身影若隐若现。就这样,从麟德元年也就是664年到咸亨四年也就是673年,高宗与武后同时临朝。高宗每次上朝,武后垂帘于御座后。由于唐代人管皇帝叫“圣人”,现在帝后共同临朝掌政,所以人们就把他们合称“二圣”, 武则天在称呼上再升一级,与高宗并称,而且日日临朝。

这真是武则天一生中光彩夺目的一笔,她依靠自己的智慧和努力又上升了一笔,即使是在名义上,她也成了真正的皇帝了。实际上,她所获得的更多。经过夫妻俩的这一番叫量,高宗认输,把大权拱手让出,以后群臣上奏,要看的必须是武后的脸色了。

上官仪事件之前,高宗还有和大臣单独接触的机会。可是现在,连这种机会也几没有了。所有视朝活动都是在皇后的严密监视下进行的。对此现状高宗已经无能为力了,羽翼都剪除了,再也没有一个像韩瑗、来济那样坚持己见、冒死纳谏的人了。朝廷上没有了提出异议的声音,也无须制服不肯妥协的人,没有一个人敢向武则天说声“不”。

因为,帘子后边还坐着一位比皇帝更有权威的人物!文武百官常常从翠帘中,听到一个女人洪亮的发号施令的嗓音,那就是强硬的武则天。此时的高宗在大堂之上像摆设的一个装饰品那样,坐在御席上,不表示任何意见,政治大权完全旁落在武则天的手里。

虽然不少大臣心里十分愤慨,但他们看到了上官仪的下场,只要谁敢接近或同情高宗,或受其信赖,就会立刻惨遭不幸,甚至连累整个家族,祸及子孙和亲友。所以,他们只好把满腔的不满与愤怒深深地埋藏在心间,怒而不发。

久而久之,大臣们对武后听政也已习以为常了,也没有一个大臣敢上奏折对此事予以抨击了。因为谁也不想步上官仪的后尘,置身家性命于不顾。

虽然武则天铲除了上官仪等人,巩固了自己的“二圣”地位。不过,她对自己像男人一样步入政坛的未来有了清醒的认识。于是她开始改变自己“母仪天下”的初衷,并逐渐向把握朝政的方向发展。

不过,她明白要想攫取大唐帝国的统治权,保住自己的皇后之位,必须牢牢抓住高宗,得到他的支持。因为,一方面她当时的权威,还除于狐假虎威的阶段,并没有可以独立行使权力的理由;另一方面,高宗的身体状况还是可以控制朝政的,如果她脱离高宗自行其事,仍然有被高宗废除的可能。所以,她采取了全力辅佐高宗的姿态,并且用她的施政成效赢得高宗的完全信任,这应该是武则天,得以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名副其实的女皇帝的重要原因。

“则天上位术”趁时窃势:夺取权力法

古人说:“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由此可见,祸福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经历了废后风波的武则天,深深意识到权力的重要性。她不仅利用这次机会成功地清除了异己,而且争取到了与唐高宗一同临朝的机会。

善于抓住时机的人才是成就大事的人。武则天不失为一个善于抓住时机,并且在此基础上进行再度创造的人。她的这种趁时窃势夺取权力的做法很值得我们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