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华夏文化传世经典(第二辑)古文观止上
45143700000049

第49章 郑伯克段于鄢

《谷梁传》

克者何?能也。何能也?能杀也。何以不言杀?见段之有徒众也①。段,郑伯弟也。何以知其为弟也?杀世子、母弟目君②。以其目君,知其为弟也。段,弟也,而弗谓弟;公子也,而弗谓公子,贬之也。段失子弟之道矣。贱段而甚郑伯也。何甚乎郑伯?甚郑伯之处心积虑,成于杀也。

于鄢,远也。犹曰取之其母之怀中而杀之云尔,甚之也。然则为郑伯者,宜奈何?缓追逸贼,亲亲之道也。

【注释】①有徒众:徒,步兵,这里指军队。众,百姓。克,战胜之意。共叔段在鄢拥有军队和百姓,俨然自成一国。郑庄公消灭他,实质上是类似一国战胜另一国,所以,用“克”字,这同时寓有贬意。②世子:古代天子、诸侯的嫡长子,君位的继承人。这里世子指庄公。庄公本已立为郑君,现仍称世子,是表明其母武姜要立段为君,以及段有争立之意。

【译文】“克”是什么意思?能够呀。能够干什么?能够杀人呀。为什么不说杀?这样可以看出段拥有士兵和百姓呀。段是郑伯的弟弟。怎么知道他是弟弟呢?谋杀世子或同母兄弟的,视为君。因为他自视为君,所以知道他是弟弟。段是弟,却不称他为弟;是公子,却不称公子,这是贬低他呀。段丧失做公子、弟弟的道理了。贬低段,同时更加严厉地谴责郑伯。严厉地谴责郑伯什么呢?更严厉地谴责郑伯处心积虑地谋算,从而干成了杀死弟弟的事。“于鄢”,是说段已经逃在很远的地方。这好比说郑伯把段从他母亲怀里夺出来而杀死他,如此罢了,这是严厉谴责他啊。如此说来,那么作为郑伯应该怎么办?应该慢慢追赶已经败逃的逆贼,这才是爱自己的亲人的道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