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华夏文化传世经典(第二辑)古文观止上
45143700000050

第50章 虞师晋师灭夏阳

《谷梁传》

非国而曰灭,重夏阳也①。虞无师,其曰师,何也?以其先晋,不可以不言师也。其先晋何也?为主乎灭夏阳也。夏阳者,虞、虢之塞邑也,灭夏阳而虞、虢举矣。

虞之为主乎灭夏阳,何也?晋献公欲伐虢,荀息曰②:“君何不以屈产之乘,垂棘之璧③,而借道乎虞也?”公曰:“此晋国之宝也,如受吾币④,而不借吾道,则如之何?”荀息曰:“此小国之所以事大国也。彼不借吾道,必不敢受吾币,如受吾币而借吾道,则是我取之中府,而藏之外府;取之中厩,而置之外厩也。”公曰:“宫之奇存焉,必不使受之也。”

荀息曰:“宫之奇之为人也,达心而懦,又少长于君。达心则其言略;懦则不能强谏;少长于君,则君轻之。且夫玩好在耳目之前,而患在一国之后,此中知以上⑤,乃能虑之,臣料虞君,中知以下也。”公遂借道而伐虢。宫之奇谏曰:“晋国之使者,其辞卑而币重,必不便于虞。”虞公弗听,遂受其币而借之道。宫之奇又谏曰:“语曰:‘唇亡则齿寒’,其斯之谓与!”挈其妻子以奔曹⑥。献公亡虢五年,而后举虞。荀息牵马操璧而前曰:“璧则犹是也,而马齿加长矣!”

【注释】①夏阳:也作下阳,虢国的边邑,在今山西平陆县北。②荀息:晋国大夫。③屈:晋国地名,出产良马。垂棘:晋国地名,出产美玉。④币:泛指财礼,玉、帛、圭、璧、马、皮,都可称币。⑤知:同“智”。⑥曹:国名,姬姓,后为宋所灭。

【译文】夏阳不是国家,《春秋》却说“灭”,这是重视夏阳。虞国并没有出兵,《春秋》却称“虞国的军队”,这是为什么?这是因为先于晋,所以不可以不说虞国的军队。先于晋是什么意思?是说虞国对灭夏阳负有主要责任。夏阳是虞、虢两国边境上的城邑。灭夏阳,虞、虢两国就容易攻取了。

说虞国对灭夏阳负有主要责任,这是什么缘故?晋献公想攻打虢国,荀息说:“您为何不把屈地出产的骏马,垂棘出产的玉璧,作为礼物送给虞君,向虞君借路?”献公说:“这两种东西是晋国的宝物,如果虞国接受了我们的礼物,却不借路给我们,那怎么办?”荀息说:“这种是小国用来事奉大国的。如果他们不借路给我们,便一定不敢接受我们的礼物;如若接受我们的礼物而借路给我们,那么我们不过是把玉璧从内库拿出来,保藏在外库,不过是把良马从宫内马栏里牵出来,放在宫外的马栏里罢了。”献公说:“有宫之奇在呢,他一定不会让虞君收下我们的礼物。”荀息说:“宫之奇为人,内心非常明白事理,可是性格却很懦弱,同时他从小在虞君身边长大。内心明白事理的人,往往言辞简略,不把话说透;性格懦弱的人,就不会勉强劝谏;从小跟虞君一起长大,虞君就不会看重他的意见。再说,这些玩好之物就在虞君的眼前,而祸患却在虢国被灭之后,这要中等以上智慧的人才会考虑到,我可以料定虞君不过是中等以下智慧的人。”

于是献公就向虞君借路攻打虢国。官之奇劝谏说:“晋国的使者,言辞谦卑而礼物贵重,一定对我们虞国不利。”虞公不听,于是接受了礼物,同时借路给晋国。宫之奇又劝谏道:“俗话说‘唇亡齿寒’,这大概就是说的现在这种情形吧!”后来,宫之奇就带了妻子儿女离开虞国,逃亡到曹国去了。

晋献公于僖公五年灭掉虢国,随后便攻破了虞国。荀息牵着骏马,拿着玉璧,走到献公面前:“玉璧依然如故,不过马倒是长大了几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