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财富战争中国优秀管理者的财富密码
45107500000030

第30章 铸造自己的财富神话——荣智健的“杠杆原理”(4)

作为一个电影制片人,看电影已成为邵逸夫日常生活与工作的一部分。他通常早上6时起床,吃少许早餐,做一些中国式的柔软体操,然后更衣,读一两个剧本,就驾着他的两部“劳斯莱斯”之中的一辆,直驱影城,在清水湾山道曲折迂回大概5分钟,就可以到达片场。那时大概是早上8点钟,巡视完各片场之后大概是9点15分,以后整个上午就用来看影片,包括昨日所拍的毛片。在70年代,他每年要看六七百部影片,最高纪录是一天看9部片子。近年来,他仍每天看两三部影片。对世界各地的影片以及其竞争对手的片子,他尤为注意。看完片子,如果还有时间,就读剧本,直到中午,午餐后休息半小时左右。再回到办公室,直到黄昏。星期日,他也要看半天电影。因此,邵逸夫被称为“看电影最多的中国人。”

对拍电影,邵逸夫更如醉如痴。他说:“你拍过两套电影,便知道全世界没有一样事有这么好玩,这么够刺激。我爱上这种行业。电影不知给了我多大的满足。”“我好中意电影事业。”

邵逸夫的事业,毕生离不开娱乐,虽然从60年代开始,也旁及股票、房地产,那不过是副业罢了。商场流传邵逸夫做房地产的一段轶事。80年代初,曾有人愿出40亿元,再加一处同现在“邵氏”大小相同不过地点较远的地皮,与邵氏交换他名下的资产和片厂土地。结果邵逸夫却放弃了这桩交易。他说:“40亿是笔不少的钱,放在面前,自然动心,不过,再回头想想,我现在的钱以后也用不完,至少下一代也用不完,40亿不过是个银行户口里的数字,哪里用得到,因此我决定不找这个麻烦了。”的确,邵逸夫的精力只用在他所钟爱的影视事业上,影视之外的事情,他并不过多用心,自然也不计较成败得失。

成就霸业的扎根术

1959年,邵逸夫将新加坡的业务交给了邵仁枚,来到香港开始创立他自己的电影事业,他一边在钻石山租借片场拍摄影片,一边与香港政府接洽买地事宜。香港政府官员对他说,地少,供不应求,一定要买地的话,可以把清水湾卖给他,那是一座小山。邵逸夫别无选择,他毅然地把这座小山买了下来。他买下后,将这座小山削低了18米,使高山化为平地,再在上面建立制片场,这项工程,光是地价和土方就花费近50万港元。从此,从这里拍摄的影片源源不断地流向邵氏电影发行网,每年高达40多部影片,远远超过香港其他电影公司的影片产量。邵氏影城全盛时期,员工超过1300人,被外国传媒誉为“东方的好莱坞”。70年代,邵氏影院开始走出东南亚,打人世界影片市场,先后在美国、加拿大与欧洲若干国家自建戏院,或组织发行渠道,使中同影片在世界影坛崭露头角。进入80年代,邵氏公司已有300多家自办或代理的电影院发行网络,每年拍摄的40多部港产片可及时发往世界各地,对传播中华文化有莫大之功。

邵逸夫自赴港坐镇之后,在他的魄力感召下,许许多多一流导演、一流明星前来加入,更拍出了许多一流叫座的电影。香港老一辈的影人每谈及邵老板对他们的栽培,都感激不尽。一位香港影视界人士曾感慨地说:“没有大制片家,哪来的大导演、大明星?”邵逸夫的成功之处还在于他从一开始步入电影界时就十分明确地认为,电影院是电影制片事业的堡垒。搞电影必须产销结合,把生产发行联系起来,方有出路,从60年代开始,邵逸夫和其三哥邵仁枚共同展开了一个庞大扩张计划,实行“每月一院”的办法,到处选择适当地点,大开影院,在香港和东南亚,邵氏影院星罗棋布,形成一张巨大的发行网络。70年代,邵氏影院开始走出东南亚,打入世界影片市场,先后在美国、加拿大与欧洲若干国家自建戏院,或组织发行渠道,使中国影片在世界影坛崭露头角。进入80年代,邵氏公司已有300多家自办或代理的电影院发行网络,每年拍摄的40多部国产片可及时发往世界各地。这不仅娱乐了各国观众,对传播中华文化亦有莫大之功。

60年代是香港电影的黄金时期,邵氏公司曾遇到来自“电懋”的挑战。那时,星马巨子陆运涛派人到香港成立“电懋公司”,发展电影制片,以供应“国泰”在星马两百多家戏院的片源,“电懋”影片拍得不错,发展迅速,与邵氏形成竞争。有着强烈进取心的邵逸夫针锋相对,寸土不让,亲自坐镇发展制片扩大招兵买马,网罗各种电影人才。那段时间,服务于邵氏、“电懋”的导演与明星是很吃香的,两家为了竞争,人才抢来抢去,邵氏不要“电懋”要,而且都是出高价,所以那段时间港报常常可见某某明明星、导演跳槽,甚至电影闹双胞案也发生不少,这种纠纷,直到大老板陆运涛在台中乘飞机罹难,“国泰”结束才停止。

邵逸夫是位生意人,做生意讲求赚钱。因此,邵氏出品,商业色彩十分浓厚。影评家们常常指责邵氏出产的影片“媚俗”,缺少艺术价值;邵氏拍片多,传世少,但在商言商,邵逸夫是成功的。邵逸夫认为,他并非不要艺术,而要的是大众艺术,市民口味。曲高和寡的阳春白雪,并非人人都能理解;容易欣赏的下里巴人,才是他选择的道路。为了取得商业效益,邵逸夫对影片严格把关。出现劣片,若无法补救,他宁愿烧掉,他说:“在早期,我成日烧片,没有好的戏,我宁愿烧,烧掉好多部。”问他为什么,他说:“观众看了劣片一定好不开心,看多了,就会对你失去信心,所以做劣片不如烧。”为此,邵逸夫时刻把握着文化动向,分析着观众的喜好,以决定自己的选择,或许,这正是他的成功之处。

重金用人是待人之道

邵逸夫初到香港时,香港最好的片场仍在“电懋”手中。其实“电懋”也未能充分施展,厂地周围已无发展的空间。其他的如“坚成”、“华达”、“永华”等电影公司,因无片场,只好租用别人的地方,难以大展手脚。

邵逸夫不惜财力物力,在清水湾一口气建起了四座摄影棚,“邵氏影城”初具规模,已经拥有自己的场地,可以投拍影片了。

摄影棚建好了,新公司成立了,机器设备齐全了,万事俱备,就差人才,如制片、化装、剪辑、配音、暗房、编剧、导演、演员……这些必不可少的各部门的演职人员。

邵逸夫礼贤下士,广招八方俊杰。

邵逸夫来香港主政“邵氏”,头等大事是要物色宣传人才,作为自己的左右臂膀。

他寻觅多日,考察人数,均不甚理想,计划搁浅。

这宣传人才一角非同小可,他要担起公司的形象宣传、影片的包装设计重任。一部影片的成功与失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宣传攻势的舆论效果。宣传人才必须既懂义务,熟悉市场行情,又善于运用传媒,把握宣传的分寸;要具有雄辩的口才、敏锐的头脑、良好的社交才能,必须是个一专多能的全面型人才。只有具备了这些优秀条件,方能胜任这个举足轻重的角色。

邵逸夫深知宣传人才的重要,不能马虎对待。尽管登门报名者络绎不绝,可他严格考核,慎之又慎。他抱着“宁缺勿滥”的态度,决不放松或降低自己的标准,不满意不理想者坚决淘汰,毫不手软。

面对邵逸夫严厉苛刻的招聘条件,不少人知难而退。勇敢挑战者,最终也榜上无名。一批又一批报名者,犹如大浪淘沙被淘尽。宣传人才始终像那水中月、镜中花般虚无缥缈,不见方踪。

邵逸夫感叹:简直如大海捞针一样难啊。没有合适的宣传人才,邵逸夫的电影事业很难开展。这好比抱有远大志向的大鹏,没有双翼,如何展翅高飞,翱翔万里?邵逸夫要建立他的电影王国,不管计划如何完美,雄心如何宏大,倘若物色不到好的助手辅佐,他的事业到头来只是纸上谈兵。

宣传人才这个首要问题,困扰的邵逸夫寝食难安。他企盼着奇迹出现,那个梦中的理想人才能从天而降,热烈相助他的电影大业。

天无绝人之路,就在邵逸夫苦恼万分之际,一个意外的电话,好比雪中送炭,帮他解了燃眉之急。打电话的是供职于英文《虎报》的吴嘉棠,他们早年相识,并且关系甚密。吴嘉棠向邵逸夫推荐了邹文怀。他原籍广东潮州,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讲得一口流利的上海话和英语。在上海担任过西报记者。来香港后,初在虎报任职,其后转往美国之音主理广播节目,然后再转往美国新闻处香港分处工作,工作表现出色,获得重用。

于是吴嘉棠穿针引线,邹文怀同意与邵逸夫见面。

邵逸夫对这次见面极为重视,精心布置了一番。他亲自把关,挑选出自己认为满意的“邵氏”出品的影片。

见面安排得隆重热烈,规格甚高。那天上午,邵逸夫一身新装,早早地恭候邹文怀的光临。

邹文怀一到,邵逸夫就设宴款待,为他接风洗尘。吃罢饭,邵逸夫又陪同邹文怀一起看戏,欣赏“邵氏”的影片。

邵逸夫如此纾尊降贵去迎接一位素不相识的陌生客人,可谓几十年平生头一遭。

邵逸夫心目中自有如意算盘:眼下人才奇缺,若想成霸业,必须有一流人才辅佐。刘备请诸葛亮,尚且三顾茅庐。我要邹文怀相助,也自当礼贤下士。

邵逸夫一见邹文怀,第一眼就认定他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如得到他的辅佐,电影事业的霸主之位一定指日可待。

看完影片,邹文怀彬彬有礼,躬谦客气地起身告辞。邵逸夫本有意要与邹文怀长谈一番,拍板敲定工作之事。不料,他却急着要走,没有表明态度。邵逸夫也不便多加挽留,只能相送。

望着疾驶而去的汽车,邵逸夫心中怅然若失。

他前思后想,越发觉得千万不可错失良机,错过邹文怀这样打着灯笼也难找的人才。他下定决心,重金礼聘邹文怀出任“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的宣传部主任要职。很快,他又找到邹文怀。几句寒暄之后,邵逸夫单刀直入,说明来意。

邹文怀被邵逸夫的诚意打动了,决定接受邵逸夫的聘请,到刚刚创业的“邵氏”工作。

邹文怀虽应允进入邵氏,但又提出一个要求。“邵先生,宣传部必须由我自组班底,这个条件必须答应我。”邹文怀斩钉截铁地说。

“好啊!这个要求我完全同意,你尽管放心。”邵逸夫当即点头答应。邹文怀知道对手“电懋”的势力太强劲了,自己若孤军作战,再有才干,也孤掌难鸣。

邹文怀找来在《香港时报》任采访主任的何冠昌做军师,继而安排其他亲信梁风、汪晓高、蔡永昌等担任各要职。邹文怀从1959年到1970年,一共为邵氏打了11年工。在其叱咤风云之时,与邵逸夫形影不离,参与一切机密磋商。他的办公室设于邵逸夫的隔壁,内有小门相通。邹日后另立炉灶,成立嘉禾影业公司,成为与邵齐名的影坛巨子。

后来邵氏和电懋展开明星抢导演的人才大战,直杀得天昏地暗,难分难解。邵逸夫使出请吃饭的妙计,在饭桌上将红星林黛挖走。后来他又如法炮制,从电懋手中挖走大批人马。

宣传人才问题迎刃而解,其他一切困难就冰雪消融了。邵逸夫一鼓作气,乘胜追击,他张开一张大网,要尽获八方人才,助其事业腾达。

当年国泰机构的“电懋”老板陆运涛,亲自挂帅上阵,无论在人力、财力、物力上都不比邵氏逊色,同邵逸夫形成了棋逢对手的抗衡局面。

邵逸夫初来香港,“邵氏”兄弟公司又是兴办不久,旗下的演员为数不多,而能够独当一面、挑起重担的演员更是凤毛麟角。

“电懋”公司则是另一番风光,旗下明星云集,人才荟萃,济济一堂,令邵氏望尘莫及。

面对电懋要吞并邵氏的企图,邵逸夫自知处于明显的劣势。但他岂肯坐以待毙,束手就擒?他闯荡江湖多年,绝非等闲之辈。他深谋远虑,想出了反败为胜的杀手锏。

1958年的香港,邵氏和电懋两间电影公司,展开了一场空前激烈的挖演员拉明星的大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