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财富战争中国优秀管理者的财富密码
45107500000029

第29章 铸造自己的财富神话——荣智健的“杠杆原理”(3)

1992年,荣智健再次收购港龙的7.54%股份,成为港龙的第一大股东。随后,他将部分股权转让给国泰。这样,港龙成了国泰的子公司。同年,荣智健同李嘉诚、郑裕彤等成立的GreatStgle公司成功地收购了97%恒昌股权。中信泰富持股量为35%,荣智健任恒昌主席。然而仅过3个月,荣智健就出手向恒昌的新股东进行全面收购。

中信香港经过几年的发展,实力渐强,急需找一家现成的上市公司将中信香港上市。荣智健的目光盯在了“泰富发展”。

中信香港历年在香港的投资,相当程度依赖借贷。荣智健收购泰富,将借贷债项承担转到上市公司,于1999年1月完成收购泰富发展。

荣智健以泰富发展作为集资渠道,不断配售股份,其间面临几次大的财政危机,均靠李嘉诚、郭鹤年等相助渡过险关。他把泰富发展改为中信泰富有限公司,自己出任董事局主席。

收购“恒昌”,荣智健本人也受到攻讦。有人写匿名信给北京的领导人和某些单位告状。“你不能要我不投资,我已协助中信香港,在我50岁那年将其资产从2.5亿港元猛增为250亿港元。我为什么不可以也把自己的资产翻一番、翻几番呢?——但我这人有一条发财赚钱的根本原则:应该是国家的钱,就属于国家,我不赚。要成为一个有良知的商人,必须恪守这样一个准则——君子爱钱,取之有道。”

为了进一步全面收购“恒昌”,荣智健再展财技,将“恒昌”名下的恒昌大厦、恒生银行等高价出售,分派现金股息。不数月,荣智健便以40亿元的资金全面收购了资产值70亿元的恒昌企业。“恒昌”从此成为中信泰富的全资附属公司。

荣智健自有大略在胸中,大胆使用了“兼并收购车轮战”的来扩充实力,以求通过收购兼并一些有实力的企业来促使“中信(香港)”迅速成长壮大起来,早日成为香港工商业界不可或缺的重要一步,从而一步一步地实现自己那梦寐以求的“经济强国梦”。

世界上有好多东西,是金钱所买不到的。金钱只是一种身外之物,生不能带来,死不会带去,而只有实力是真正属于自己的东西。

一个人要想获得自己的实际经验,是不能由他人代劳的,必须自己付出辛勤的努力,必须自己去亲自体验。

实力这种东西,一旦形成,就在你脑海中生根发芽,并不断发展壮大的,任何强大的力量都不能把它抱走。

只有拥有足够的实力的经营者,通过不懈的努力,忘我的工作,最后才能获得成功。

要培养实力,必须从基础做起。

要有从基层干起的决心,必须培养自己踏踏实实的工作态度。一个人如果好高骛远,不顾自己的实际能力,盲目地追求,往往会得到爬得越高,摔得越重的惨痛的教训。能正确估价自己,又能正确估价别人,才能为自己的目标,去一步一步地努力。千万不可为了去采玫瑰,而践踏了脚下的蔷薇。

第十章操作资本的一等高手——邵逸夫稳中取胜之道邵逸夫说:“我做人的态度是要把每件事都做好,即使是最细微的部分,也要彻底做好,一样事情不做到十全十美,我绝对不放松的。”

操作资本要有算计,算计越多,取胜的概率越高。邵逸夫极其擅长投资,因为他手中有成功的底牌。

邵选夫原名邵仁楞,浙江宁波人。上海青年会中学毕业。1925年与兄弟在上海创办天一影片公司,负责外埠发行业务,并学习摄影和编剧。1928年与仁枚携影片去新加坡、马来西亚开辟放映市场。后成立邵氏兄弟有限公司,并在南洋各地拥有数十家电影院。1957年与仁枚在香港成立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接办邵氏父子公司的制片业务。并辟建邵氏电影城,摄影棚扩展至十余个,拥有拍摄、录音、彩色洗印、放映等全套设备,使之成为香港规模大、设备先进的电影制片厂。公司成立后每年约生产三十部影片,至80年代中期已生产影片七百余部。并常以其影片领风气之先,如李翰祥导演的《江山美人》、《梁山伯与祝英台》等影片使黄梅调电影风行香港影坛数年之久:胡金铨导演的《大醉侠》,张彻导演的《独臂刀》等又使60年代沉寂一时的武侠片重新兴盛起来;影片《后门》、《万古流芳》、《珊珊》等也接连在亚洲影展获奖。其中多部优秀影片均由其亲自监制。同时,在东南亚各地,其戏院已扩展至一百六十余家,形成一个庞大的发行网,并在东京、巴黎、罗马、伦敦、柏林等大都市设常驻代表,使中国影片打入世界电影市场。由于他对电影事业的贡献,1974年和1977年分别获英国女皇颁授CBE勋衔和爵士勋衔。1983年获第二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高荣誉奖,并兼任香港无线电视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香港中文大学校董、香港艺术节主席、香港艺术中心主席等。

邵逸夫是世界上拍电影最多的中国人,也是世界上看电影最多的中国人。拍摄了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拥有的影院为中国私人拥有量之首,建造了亚洲最大的电影拍摄基地,掌握了全球最大的中文电视节目制作公司。

冲破十里埋伏的危境

邵逸夫祖辈原是浙江宁波的富商,从父辈开始向上海发展。20年代初,邵逸夫的父亲在上海经营漂染业,膝下4男2女。这4兄弟都没有继承父业,全都投进了娱乐圈。4兄弟中的大哥邵醉翁,20年代在上海成立了“天一影片公司”,开始大展拳脚。“天一影片公司”摄制的第一部影片《立地成佛》放映后,卖座率极高。他们所投的成本不仅很快收回,而且像一个雪球般滚起来,越滚越大,也就在这时,年仅17岁的邵逸夫,对电影开始入迷了。

“天一影片公司”的问世,成为上海滩上街谈巷议的新闻,轰动一时。当时,上海的各大报章,纷纷在显著位置予以报道,庆贺沪上电影界的这一盛事。

“天一”推出伊始,即宣称其拍片的宗旨是:“注重旧道德、旧伦理,发扬中华文明,力避欧化。”这个适合当时国情的提法,令社会各界交口称赞。

常言道:一个好汉三个帮。邵醉翁里里外外一把手地奔波操劳着“天一”的事务,总感到自己孤军奋战,人手不够。邵醉翁一纸急召,他的三个兄弟赶至帐下,听候大哥的调遣。

邵醉翁按照兄弟三人的年龄、经验、特点,扬长避短,各尽其才,委以公司的要职。老二任会计,老三任发行,老六(逸夫)任外埠发行,他希望三个弟弟好好锻炼,提高商战能力。而他自己则担任公司的总经理兼导演。

拉得三位弟弟的入伙相助,邵醉翁简直如鱼得水,可恣意遨游了。

后起之秀“天一”在上海电影界虽属无名小辈,却来势凶猛,锐不可当。

不多时,“天一”就拿出创业之作,投拍的影片是《立地成佛》。剧情讲述一个军人,机缘巧合成为大军阀,就无恶不作。后因儿女战死沙场,于是大彻大悟,遣散妻妾,放下屠刀,削发入山,终成正果。女主角是吴素馨,男主角为谭志运,演出者均是“笑舞台”的一批演员。

由于题材新鲜,影片不落俗套,故事生动,情节感人。一经“笑舞台”上映,便大爆冷门,场场满座。公司自然也就盈利丰厚,财源滚滚。

头炮打响,一鸣惊人。邵老大再接再厉,乘胜追击,紧接着开拍第二部影片。

这第二部影片值得一提,它可是中国第一部武侠片。因此,人称“邵醉翁乃是中国武侠片的开山鼻祖”。

此片名叫《女侠李飞飞》。邵醉翁出手阔绰,不惜重金,请来饮誉当时的梨园红人、京剧名人菊花主演。她那时年轻漂亮,扮相甜美,大受市民的欢迎,号召力极强。

结果可想而知,《女侠李飞飞》比《立地成佛》更为轰动走俏,几乎到了万人空巷的地步。两部影片的打响,不仅给邵家兄弟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而且使他们声誉鹊起。“天一公司”在上海滩,可谓家喻户晓了。

创业的惊世骇俗之作,不仅大获成功,而至关重要的是,“天一”在电影界脱颖而出,迅速崛起,竟能从当时另外两家势大财雄、根基深厚的老牌电影公司“明星公司”和“大中华百合公司”的手中分得一杯羹,咄咄逼人。

未几,“天一”即同“明星公司”与“大中华百合公司”成为三驾马车,齐头并进,共执上海电影界的牛耳。

邵家三个兄弟,在大哥的亲手栽培下,经历了商场上的磨炼,逐渐适应了商战中的风云变幻、冰刀霜剑。他们对业务已十分稔熟,都能独当一面了。

老六邵逸夫,虽然年纪最小,却智力超群,勤奋好学,进步神速。电影行当的十八般武艺,他样样拿得起放得下。

尚在求学的邵逸夫,最初进入大醉翁的“天一公司”时,学做编剧,但没有正式挂名。当年的戏院还是加映新闻片的时代,若一遇突发性的事件,邵逸夫便跟着两位兄长抬摄影机到处抢拍。每次归来,总是大汗淋漓,衣衫湿透。邵逸夫始终无半点怨言,乐呵呵地一笑,又准备着下一场战斗。

就在这拍新闻片的真枪实弹的摔打演练中,邵逸夫学会了推、拉、摇、移等最基本的摄影知识。

掌握摄影术入门之后的邵逸夫,在镜头前已从容不迫,运用自如。他再也不满足于拍新闻片的小打小闹了,他渴望向更高的层次发展。于是,他开始尝试拍剧情片。

起初,他跟着大哥邵醉翁的老搭档徐绍宇学习,拍了几部片之后,已能独立操机摄影了。

1925年,“天一”出口上下集影片《珍珠塔》,邵逸夫锋芒毕露,独当一一面。他的名字和徐绍宇并列排在银幕上。

这部影片由邵醉翁导演,演员有当时的大牌红星胡蝶、吴素馨、金玉如、丁子明、王无恐、王谢燕、肖天果、周空空等人。由于阵容强大,上映后反响不俗。

同年年底,摄影技巧日臻娴熟、镜头感觉更趋完善的邵逸夫,已能执掌大印、领衔挂帅了。他正式扛起大旗,担起头牌摄影师之重任。

他主执机器,王士珍为副摄影师,拍了一部《孙行者大战金钱豹》。主角仍然是20年代上海滩头号女星、“影后”胡蝶。此片卖座甚佳,获利丰厚。

此后,邵逸夫士气高涨、兴致大增,又接连拍了许多片子,均创佳绩。

天有不测风云。正当“天一”公司财源广进,生意兴旺之时,岂料风波陡起,厄运袭来。

究竟邵家兄弟得罪了何方神仙?还是与江湖黑帮产生过节,而引来逼“天一”封门的灭顶之祸?

原来,“天一”未成立前,上海滩的“明星公司”在申城是一枝独秀,无人匹敌。该公司老牌字号,旗下人才济济,明星如云,拥有名扬四方的胡蝶、杨耐梅、阮玲玉等大红大紫的明星,无人敢与之较量。

独揽影坛三分之二江山,领导中国电影潮流的“明星公司”,一向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只要他们脸色一变,吼上一声,上海的电影界也要抖上三抖。

“天一”出道之前,曾有数家不信邪不怕死的小电影公司,不自量力地斗胆上阵,要同“明星公司”分庭抗礼。结果,有的公司刚刚诞生数日,便早早夭折;有的公司虽然苦苦支撑,最终还是惨败收场。

慑于“明星公司”的威势,很长一段时间里,再也没有胆大妄为者敢于以卵击石。

“明星公司”的老板周剑云曾在公开场合口出狂言:“谁敢同明星公司作对,我定要杀他个片甲不留!让他尝尝明星公司的厉害。”飞扬跋扈的“明星公司”称霸上海影坛多年,要想撼动这棵大树,简直难于上青天。

初降人间的“天一”对影坛老大“明星”造成了威胁,将其业务抢走了许多,“明星公司”旗下的明星们要跳槽,导演们要出走,“明星”失去往日的八面威风。“明星公司”老板周剑云气得咬牙切齿。

周剑云急不可耐地召来“大中华百合”、“民新”等几家同盟公司的老板商议对策,以图夺回失地。

周剑云认为:要彻底打败天一,就必须效仿当年美国八大公司的做法,联合起来逼走小公司。“明星公司”当即出面,以他们为主,联合“大中华百合”、“民新”、“友联”、“上海”及“华剧”等五家电影公司,成立了“六合影业公司”,组成强大的联合发行网,共同抵制、围剿“天一公司”。

其中有一条最为严厉的规定:任何发行商和他们签订了合同,就绝对不准购买“天一”出品的影片。必须严格遵守,不得违反。这便是中国电影史上有名的“六合围剿”。

这场刺刀见红的商战,也埋下了邵逸夫日后远赴南洋开创新天地的伏笔。

避实就虚能解决大问题

身为“天一”公司营业经理的三哥邵仁枚,深谋远虑,看准了南洋市场,决心将邵氏事业向南洋发展。1925年,邵仁枚带着3部“天一”公司拍摄的影片,只身南下来到新加坡,由于邵仁枚具有生意头脑,善于经营,很快在新加坡打开局面,并立即通知当时在上海的六弟邵逸夫前来共同大展宏图。1926年,年仅19岁的邵逸夫离开上海,南下新加坡。最使邵逸夫终生难忘的,是和哥哥一起在新加坡和马来西亚搞流动放映。他们像苦力一样,扛着电影机和影片,在烈日下长途跋涉,深入到华侨众多的农场去放露天电影。那时的放映设备很落后,要用手工一格格地摇片子,一场电影放下来,放映者都累得腰酸手痛。更要命的是蚊虫叮咬,奇痒难受。邵逸夫只好坚持一天两次冷水浴,又用虎牌万金油涂抹全身,总算走遍了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大小乡镇。终于,在邵逸夫和邵仁枚的努力下,“天一”在南洋建立了完整的电影发行网,成为南洋和香港的电影巨擘。

1929年至1933年,美国的经济危机引发了世界性的经济萧条。新加坡和马来西亚也受到冲击,人们连生存都感困难,看电影的人自然大大减少。1930年,美国和欧洲出现有声电影,已经有了有声电影,但中国和东南亚还停留在“哑巴电影”的时代。邵逸夫看准了默片已没前途,有声电影是今后的发展趋势,知难而进,提出拍摄有声电影的建议:“现在大家都困难,舍不得拍有声电影,我们正好乘虚而入,捷足先登。”

邵逸夫决定先去美国考察。没有飞机可乘,只好坐轮船去,一路晕船,吐得死去活来,差一点把命丢在太平洋上。到达旧金山时,他已经虚弱得不能走路,被人送进了一家黑人医院,第二天他就从医院里溜走了。

美国之行使邵逸夫大开眼界。他购买了大批器材,在自己的电影院里安上了有声设备,并静下心来写剧本。一写半个月,可是连自己看了都不满意。两只腿被蚊虫咬得吃不消,他只好打上一桶水,把脚泡在水里。邵逸夫谈到当时的心境时说:“如果有声电影最后拍不出来,我就要去跳太平洋了!”

1932年,邵氏兄弟在香港摄制成了第一部有声片《白金龙》,开创了中国电影从无声进入有声的新时代。到1937年,兄弟俩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在新加坡、马来西亚、爪哇、越南、婆罗州等南亚各地已拥有电影院110多家,游乐场9家,游乐场设有舞台、剧场,每晚可娱乐观众数万人,几乎雄霸了东南亚影业市场。

邵逸夫取得的巨大成就,首先来自他强烈的事业心。他是一个精通业务的电影企业家,他熟悉电影制片的几乎每一个方面和环节的工作。从剧本、摄影到导演、演员的选聘以及化妆、剪辑,他样样内行。公司从审查剧本到影片拍摄、推销、发行和剧院管理等每一步工作,他都要研究、过问,他与公司里的同事讨论工作,意见总是十分中肯,使人口服心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