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财富战争中国优秀管理者的财富密码
45107500000015

第15章 前言(15)

对于“银广厦事件”等上市公司的丑闻,刘永好更是一脸的坦然:“出现这些问题都是很正常的,不出现才是不正常的。”中国的证券还处于初级阶段,刘永好担心一些问题放大将会毁了10年培植的成果。如今,市场已经有了1000多家上市公司的规模,只是少数企业有不规范的行为,大局还是不错的。

在刘永好看来,财富对于他仅仅是一堆符号而已,他相信的不是财富,而是创造财富的过程,更是为他人创造财富的过程。刘永好曾说过,在新希望集团,已经造就了几百个百万富翁,当然还有那些在刘永好的“光彩事业”中受益的人们,曾经与他合作过的人们。他们都已与刘永好一道创造了财富,并享受着这之中的无可比拟的快乐。

刘永好常提起一个小故事,“北大的一个学生讲,他说:‘刘总,你们是抓住了一个大好机会,现在,那样的机会没有多少了,这个时候我们怎么办?’我说实际上的话,我非常愿意跟你换,你现在20岁,我们现在50岁,我们换换怎么样?他说怎么换?他问我。我说我把我现在拥有的财富,跟你的年龄,我们来一个对换,我在你这儿学习,我所拥有的资产你可以背着走。那么我相信,有你这样的年龄,有我这个头脑,有我的努力,有我的经验,20年后我比现在还好。”

显然,刘永好对于财富的理解已经单纯到了财富的本身:只是符号而已。的确,财富只是财富,不代表你的人,电不代表你的心。就像富兰克林那句有些像废话的话:“有钱的好处无非是有钱花。”

刘永好在解释自己如今的致富动力时说道,财富对于他个人已经失去了意义,现在积累财富就意味着对社会的贡献。许多人在发财之后就不思进取,忘记了对社会发展的责任,而刘永好不是那样的人。在创业初期,走在农村前列的刘永好就带领家乡父老一起走科学致富之路。每个人都有追求财富的欲望,并且这种欲望是无止境的,等到财富积聚到一定程度的时,有的人选择挥霍无度,有的人则选择用之于民,显然,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而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时期,需要的是那种用之于民,实现共同富裕的人。

争当一个出众的“知本家”

有着较高文化水平的刘永好,创业之初就选准了一条成功的捷径:利用知识资本和科学技术缔造财富。利用知识与科学技术获得财富是近几年的热门,而刘永好早在20年前,就开始以科技创造财富了。

下海之初,刘永好兄弟大量查阅资料,寻找先进的致富方法,在经过仔细的市场调研之后,他们确定了以良种场作为致富的起点。

遇到技术困难时,他们搬来电子计算机,用以饲料调配和育种选样,并买来科技书籍,借鉴国内外的先进孵化方法,还虚心求教于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士。在科学技术的帮助下,他们终于渡过难关。

他们研究出了“鹌鹑,红羽、麻羽杂交鉴别雌雄离种体系”,还有整套的饲养鹌鹑技术。这些成果已被国家科委鉴定验收,列入国家级“星火计划”项目。

刘永好将六年艰苦创业积累的1000万元,全部投入到新型饲料的研制与开发当中。随后,他高薪聘请了30多位动物营养学家,联手攻关。同时,还十分注意借鉴国外先进技术,跟踪西方在工业饲养科研开发方面的最新成果和技术动态。他们同美国的几家科研机构建立联系,邀请外国专家来川讲学;派出科技人员到美国、德国和东南亚国家考察学习。

通过不懈的努力,他们基本上掌握了当时世界饲料科研方面的最新信息,并通过分析建立起计算机配方模型。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饲料生产的原料及养殖业的现状,筛选出30多个配方。经过反复试验,于1989年4月率先在全国研究成功具有国际水准,能与洋饲料抗衡的乳猪颗粒饲料“希望”1号。

随后,“希望”2号、3号、4号以及鸡、鸭、鱼等30多个名牌饲料相继研制成功并投入生产,形成了“希望”系列,被列为国家级星火科技项目,并荣获国家星火科技成果二等奖,希望集团也被评为“国家级星火科技示范企业”。

十几年来,“希望”获得各种科技奖100多个,其中全国性科技大奖11个,省级大奖25个,市级大奖35个。

按照刘永好自己的话说,他们走的是“科技光企”之路。

取得成功之后,刘永好更是注重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

2002年3月7、8日,新希望集团、美国温洛克农业中心和普渡大学,联合在四川成都举办了一个美国高级营养技术及高效生产管理培训班。刘永好请来了普渡大学的四位资深教授为全省逾40位规模化养猪的大老板“充电”。

刘永好历来把向养殖户传授先进养殖技术,提高我国养殖业水平做为新希望集团的重要任务之一。

我国加入WTO后,如何尽快提高养殖水平和集约化程度,增强国际竞争力,成为我国养殖业的当务之急。刘永好与美方联合举办此次培训,请来国际一流农业大学的四位教授,他们中既有年过七旬、享有普度大学终身教授荣誉的教授,也有具有国际领先研究水平的专家学者。“洋”教授简洁生动、浅显易懂地介绍了国际养猪业现状,讲授了国际先进的养猪营养技术、科学的猪场饲养管理办法、完善的疾病防治技术等,让受培训场主们了解到我国养殖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学习提高养殖技术,特别是提高猪肉品质等知识。讲授受到受培训养殖场主们的热烈欢迎,他们对刘永好及新希望集团,美国温洛克农业中心和普度大学表示衷心感谢!

四川省饲料工业协会、饲料检测站领导也对培训班给予高度评价,认为这不仅提高了养殖户的养殖水平,改变了他们传统的养殖观念,有利于培养和增强他们的市场竞争意识;更重要的是,培训班由“新希望”这样的民营企业自发、自费组织,表明饲料企业已经意识到提高我国的养殖水平和市场竞争力,是饲料生产厂和养殖户的共同责任,因为养殖业的兴衰与饲料业休戚相关。

培训结束后,“新希望”组织技术人员深入每个养殖场,将培训中的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案与养殖实践相结合,对养殖户进行具体指导,直到养殖户掌握先进的养殖技术。

像这样的活动,刘永好经常举办。不论是集体内部的员工,还是产品用户,刘永好都十分支持他们随时充电。连他自己也不例外。

有人说,中国“富人”致富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市场化的最早期,是流通领域的市场化。最主要进入这一领域的是待业青年,甚至劳改释放人员等城市边缘人群,相对文化成次较低。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他们以个体户之名而存在。通过相对简单的方式迅速获取财富,由此形成了中国的第一批高收入群体。这一领域获得暴利的日子,在90年代初便告结束。

第二阶段:生产资料领域的市场化。这一时期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当时的“双轨制”政策是促成这一领域市场化最重要的动因。钢铁、木材还有土地等等在计划内外存在差价,利用这一差价十分容易便可取得超额利润。这样就诞生了中国的第二批高收入者。

第三阶段:金融领域的市场化。随着金融体制的改革和上市公司的大量出现,中国又诞生了第三批高收入者。这一时期在20世纪90年代初。这一批高收入者又有不同的层次分别,首先是上市公司本身的工作人员,因为他们更容易获得原始股,然后才是部分股民。

第四阶段:知识与技术市场化。发生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到今天的这一过程,比前面的所有过程来得更为迅速。他们形成了中国的第四批高收入者。

刘永好似乎从一开始就进入到了第四阶段。刘永好每天晚上坚持看书,看报,他有一个秘书班子,专门为他搜集各类信息。每天工作不管有多累,刘永好都要将这些信息看完,作为一天工作的结束。

这样一个随时学习、积极上进的人,才不愧为中国内陆的首富。

第五章成事三大:策划、大手笔、大作为——鲁冠球“树上开花”的经营之道鲁冠球说:“凡事能够亲身经历,固然是一种积累,但是,别人的经验更是一种资源,善于学习便是一种财富。”

做大事不能有小家子气势,要能从大处着眼,拓宽视野,做人之不敢做。鲁冠球具有超人的魄力,抓质量、抓管理,成就了自己制定的人生计划。

鲁冠球,1945年1月生于浙江省萧山市宁围镇。鲁冠球的老家与有天堂之称的杭州仅一江之隔。他小时家境贫困,初中未毕业即辍学回乡务农。鲁冠球第一次创业是办了一家米面加工厂,1990年4月,美国《时代周刊》以《中国农民的希望》为题,发表了对鲁冠球的专访。1991年5月,鲁冠球成为《新闻周刊》封面人物,轰动一时。万向集团董事长鲁冠球,这个作为1987年中国十大农民企业家迄今为止唯一“存活”下来的并一次又一次引领万向不断迈向新目标的企业领导人,在短短的时间内将曾是小手工作坊的万向集团一步步地推向了国际竞争的舞台。

活着就是要绝处逢生

鲁冠球出生在浙江省萧山市宁围乡。鲁冠球的父亲在上海一家医药工厂工作,工资收入微薄,他和母亲在贫苦的乡村,日子过得很艰难。初中毕业,经人帮忙,鲁冠球被介绍到萧山县铁业社当了个打铁的小学徒。

3年的铁业社学徒生活使鲁冠球对机械农具非常熟悉,也使他对机械设备产生了一种特殊的情感。当时宁围乡的农民要走上七八里地到集镇上磨米面,很不方便。鲁冠球想,如果在本村办一个米面加工厂,一定很受大家欢迎,而且可赚些钱。亲友们得知鲁冠球的这一想法后,都很支持,纷纷回家翻箱倒柜,勒紧裤腰带凑了3000元,买了一台磨面机、一台碾米机,办起了一个没敢挂牌子的米面加工厂。

然而,那样一个年代是禁止私人经营的,因被有关人士指斥为办地下黑工厂而遭关闭,机器被廉价拍卖,他只好出卖刚过世的祖父遗下的三间旧房,得以还清向亲友借贷的3000元欠款。没过多久,鲁冠球又钻了“停产闹革命”的空子,在铁锹、镰刀都买不到,自行车也没有地方修的年月,收了5个合伙的徒弟,挂了大队农机修配组的牌子,在童家塘小镇上开了个铁匠铺,为附近的村民打铁锹、镰刀,修自行车,生意越做越红火。

1969年,宁围公社的领导找到了鲁冠球,要他带着他的伙伴,去接管“宁围公社农机修配厂”。这个所谓的农机修配厂其实只是一个只有84平方米破厂房的烂摊子。鲁冠球变卖了全部家当和自己准备盖房的材料,把所有资金投到了厂里,把自己的命运押在了这个工厂的命运上。

鲁冠球接手的时候,宁围公社农机修配厂生产的万向节产品大量积压,没有销路,工厂有半年不能按时给职工发工资了。鲁冠球组织30多名业务骨干,兵分几路,天南海北,到处探听汽车万向节的生产销售情况,周旋于各地汽车零配件公司之间,为产品找销路。

1980年至1989年,是鲁冠球“生产专业化、管理现代化”的成长阶段。在这阶段,鲁冠球曾用摆地摊的方式打开市场。1983年,鲁冠球用自家自留地里的2万元苗木做抵押,承包了当时已更名为万向节厂的萧山公社宁围农机修配厂。他在承包的第一年,即超额完成承包任务154万元。三年承包期间,鲁冠球年年超额完成任务。鲁冠球放弃第一期承包奖金44.9万元,全部用于工厂培养人才和建造乡村小学,至1993年,他共放弃承包奖金300余万元。鲁冠球的行为,为他赢得了声誉。

当年全国汽车零部件订货会在山东胶南县召开。得到消息后,鲁冠球租了两辆汽车,带了销售科长,满载“钱潮牌”万向节产品直奔胶南。因为是乡镇企业,根本进不了场洽谈业务。鲁冠球说:“那我们就在场外摆地摊”。他与供销科长就把带去的万向节,用塑料布摊开,摆满一地,一连3天。那些进进出出的财大气粗的汽车客商,连眼也不斜一下。鲁冠球想着如何吸引顾客就派出几人到里面订货会上探个究竟。一打听,原来买方与卖方正在价格上“咬”着,谁也不肯让步。这时鲁冠球就测算着:“假若自己的产品降价20%,也还有薄利。好!那我们降价。”说着就马上要供销员贴出降价广告。这一下摊前顾客就蜂拥而至了,“钱潮牌”万向节质量不比订货会上的差,而且还比许多厂家好,价格要比其他厂家低20%,一下就过来了不少订货单、要货单。晚上,他们回旅社一统计,订出210万元。这一炮就打响了。

鲁冠球深有体会地说:市场竞争,就是价格、质量、成本竞争。因此,他以后就一直坚持这一原则,参与市场竞争。在原材料涨价时,别的厂都在提高价格,他就是坚持不提价,把原料涨价损失,用练内功、加强内部管理、降低消耗、提高工效来消化掉,坚持薄利多销,从而使“钱潮牌”产品牢牢占领了国内外大部分市场,创出了“万向节奇效”。

抓好质量是第一位的

80年代前期的一天,鲁冠球接到一封从安徽芜湖客户寄来要求退货的信,说发到那里的万向节出现了裂缝,鲁冠球拿着信纸,立即找来了供销科长,对他说:“我们厂的信誉最重要,你马上把合格产品连夜送去,换回不合格次品。”由此鲁冠球想:那些已发出去的货,其它地方是否也会有类似的情况呢?质量是企业的生命、企业的信誉,不能有丝毫马虎。于是,他立即组织30多人,跑遍全国各地,走访用户,凡有不合格的产品,不管是本身质量问题,还是用户保管不善生锈、运输途中碰撞造成损坏或有病疵的,统统背回来,免费调换新的合格产品。这一背,就背回来了3万多套。鲁冠球把它堆在厂中间,召开了全厂职工大会,要大家对照次品找原因。原因找好以后,他就带头把这些次品装进麻袋,统统送进了废品公司,一合计,共损失43万元。工人们心痛了:“鲁厂长,这些产品再维修一下总可以用吧。”也有人发牢骚:“这几十万元钱,我们几百年也赚不了那么多呀!你太大方了。”但鲁冠球却铁青着脸说:“生产出这样的次品不仅是对‘钱潮牌’万向节信誉的损害,更是对国家、对人民的犯罪。一个厂的信誉是最重要的。今后凡是哪个人出了次品,就罚款,就砸饭碗。”从3万套万向节报废人手,鲁冠球开始了全面企业整顿,提出“先质量后产量”的产品质量观,并为此建立产品检测中心,对产品严格质检;同时对员工实施“先上学后上班”制度,办起了职工业余学校,让职工学文化,学技术;最后规定“先制度后制造”,制订了严格的管理制度,推行全面质量管理,把责任落实到每个部门,每道工序。由于产品质量过硬,服务又好,万向的品牌价值节节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