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建议】
一、概念解析
1.军机处的设置使皇帝的命令能很快直接下达到地方,提高了效率,增强了保密性,加强了皇权。国家的决策完全掌握在一人之手,这就使专制主义达到了顶峰。这样大的一个国家,上亿人口的命运掌握在一个人手中,这是很危险的。一个决策失误就可能造成整个社会的倒退。
2.文字狱只是文化专制政策的一个内容。对应当时的西欧社会,从文艺复兴到启蒙运动,思想解放深入到社会底层。法国大革命有那么多民众参与就是明证。而中国社会明清两代一脉相承,专制主义政策窒息了社会思想。没有思想解放为前提,就不可能使社会发生历史的转变。文字狱的作用不仅扼杀了早期民主思想,也阻断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正常发展。
3.从清统一到乾隆年间的这一历史时期,英国经过资本主义发展,开始工业革命。但中国则闭关自守,满足于农耕时代的自给自足。统一是好事,但专制主义的强化也使我们整个民族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整个西方的历史有古代的辉煌,中世纪的落后、黑暗,但从15
世纪后由落后走向先进。而中国历史则由古代的先进转为近代的落后,明清时期是转变的时期,原因值得探究。
二、阅读下面诗句
“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清风虽细难吹我,明月何尝不照人”(吕留良)
“一把心肠论浊清”(胡中藻)
“夺朱非正色,野种亦称王。”
运用语文和历史知识分析清朝文字狱的起因,并评价文字狱。文字狱的兴起一种是针对政治上的反清行为,另一种属于冤狱。清朝文字狱的出现,是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空前强化的表现,同时反映了整个封建制度的衰落。
三、关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明清达到顶峰。明朝中央废丞相.权分六部;地方废行省,设三司;还设立特务机构,实行八股取士。清朝沿用明制,增设军机处,大兴文字狱。明清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达到了顶峰。
运用政治学科的政治与经济的辨证关系分析理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根源于封建经济,由封建经济所决定。地主阶级运用这一制度维护自己的经济利益。
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认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影响。既要看到它对历史发展的进步作用,又要看到它对历史发展的消极作用。
运用矛盾的主次方面原理认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封建社会上升时期其积极作用是主要的,封度社会的衰落阶段其消极作用是主要的。
运用对立统一的观点认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存在的两对基本矛盾(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中央与地方的矛盾,以及这两对矛盾总的发展趋势)。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提问:唐朝时在我国东北地区活动的是哪个民族?(靺鞨)其中,在北部的是黑水靺鞨。它们在宋元时期发展成为女真,并建立了自己的政权:金。到明朝,女真的一支建洲女真逐步建立了自己的政权,这就是满洲的前身。
一、满洲的兴起和建国
1.兴起。明初东北女真的建州部归奴尔干都司管辖。明后期其首领努尔哈赤以赫图阿拉为据点,以武力统一各部,并筑城、设大臣、理诉讼、建立八旗制度。
2.八旗制度。以军事组织形式将女真人编制起来,在贵族控制下进行战争和生产,是一种兵民合一的社会组织。评价:这一制度促进了女真社会的发展,巩固了努尔哈赤的统治地位。
3.建国。1616年,自立为汗,定都赫图阿拉,国号金,史称后金。初与明的战争是为反抗明的民族压迫,屡胜,遂迁都沈阳,加强攻势。后皇太极继位,联合蒙古三部,势力不断扩大。后改族名为满洲。
4.改国号为清。1636年,是为清太宗。
引导学生思考:比较猛安谋克制度与八旗制度的异同。
二、清军入关和统一中国
1.激战山海关。1644年,吴三桂降清,与多尔衮指挥的八旗劲旅兼程入关。
2.清军进京。1644年,清顺治帝迁都北京,祭告天地祖宗。
3.清军南下。剿杀农民军,北方地主官僚纷纷降清。南方明残余政权坚持二十余年陆续被灭,清基本统一全国。
[提问]为什么是“基本”统一全国?
[提示]台湾等地仍然不在管辖范围。
三、从议政王大臣会议到军机处
1.设议政王大臣会议
清初沿明旧制,设内阁,置六部。“议政王大臣会议”,权力凌驾于内阁与六部之上,军国大事由其决定,皇权也受到限制。
2.设立军机处。雍正朝设,由皇帝挑选亲信的满汉官员充任,大事全由皇帝裁决,军机大臣只跪受笔录,负责传达至中央各部门和地方官员执行。实质上使得地方军政首脑直接听从皇帝指挥,议政王大臣会议名存实亡,至乾隆时撤。评价:军机处的设置,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巅峰。
[提示]归纳中国封建社会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相关史实。
[提问]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历史,你可以得出哪些历史结论?
四、严酷的文字狱
1.目的:压制汉人民族反抗意识,树立清朝统治权威,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2.措施:
3.评价:是一种文化专制政策,造成了社会恐怖,禁锢了人们思想,摧残了人才,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提示]将清代文字狱与秦朝焚书坑儒相比较。
五、课堂小结
本节教学的完成,标志着中国古代政治史的教学内容的结束,教师与学生一道宏观而大致地归纳中国古代政治史的基本线索和特征。适当结合西欧政治史的不同部分进行介绍,以指出某些值得历史借鉴的内容和结论。
【典型例题】
例题1清朝加强皇权的主要措施是:
A.增设军机处B.废除丞相
C.大兴文字狱D.采用三省六部制
解析:在上述四个选项中,废除丞相是明初采取的措施。三省六部制是隋唐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措施。增设军机处和大兴文字狱是清朝的措施。大兴文字狱主要是加强了思想控制。增设军机处加强了皇权。答案:A
例题2简单评述我国封建主义中央集权制发生、发展的过程。
答案:中国从战国时进入封建社会。秦的时候,秦始皇建立了封建的中央集权制国家。
西汉的景帝、武帝时,解决了王国问题,又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化政策,使中央集权大大加强。隋唐时期,实行三省六部制,进一步完善了中央集权制。以上各朝加强集权,有利于国家统一、社会的安定和民族融合和生产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北宋初年,大力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国家统一和社会安定,但也出现了不少弊端,如军队战斗力削弱,军费和官俸开支过大,财政困难等。明清时期是封建社会的后期,统治者采取大力加强集权的措施,是为了挽救封建统治的危机,基本上起了消极的作用。其中设置特务机构、采用八股取土和设置军机处、大兴文字狱等措施,就是典型的例证。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总体把握古代政治史中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专题知识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