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建议】
教法提示
关于唐初经济的繁荣,本章软件提供了不少多媒体图片扩展资料,教师可尽量地予以使用,借此帮助学生认识诸如辕犁、筒车等的原理和丝织品、陶瓷器的工艺、高超技术,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
如何处理各知识点
教师在讲述唐朝经济的发展时,应引导学生运用政治、经济间的辩证关系进行分析:唐初社会的安定和政策的调整,是经济发展的前提;而经济的发展又巩固了唐朝的政权。劳动人民在生产斗争中推动了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关于农业的发展,教材写了创制工具、兴修水利和开荒三方面。在讲述曲辕犁时,应联系以前学过的犁耕知识,并结合教材中“敦煌壁画里的曲辕犁”插图,指出唐朝农民改进犁的构造,制造了能调节耕作深度的曲辕犁,使学生对犁的使用和发展,有个较系统的了解。
在讲述筒车时,要帮助学生把翻车、耧车、筒车出现时间和功能区别开。翻车是三国时魏国马鈞发明的人力灌溉工具;耧车是西汉时出现的播种用的工具;筒车是唐朝农民制造的水力灌溉工具。水利的兴修和荒田的开垦,按教材讲就可以了。
关于手工业的发展,第一,唐朝手工业有较大的发展,表现为丝织业、陶瓷业、造纸业三方面。第二,结合教材《唐朝手工业分布图》,指导学生把丝织业、陶瓷业、造纸业的地点记下来。
关于唐都长安,应要求学生明确:第一,唐都长安的性质:全国的政治中心、亚洲经济文化交流中心和国际性大城市。第二,长安城的布局和特点:①宫殿、衙署、坊、市分置,宫城居于城北部正中,为宫殿区,体现了皇帝“至高无上,南面称王”的特点。宫城南为皇城,为中央衙署所在地。住宅区名“坊”,商业区为“市”。坊市分置。③全城南北中轴线两侧东西对称。③棋盘式的街道宽畅笔直。④封闭式的坊和集中的市。
唐代的瓷器
唐代工商进步之特征有四:
其二曰瓷器。唐、虞之时,即有陶器。不过今之盆、盎之类,无细瓷也。日用饮食之物,大都用竹木,后又进而用铜。至唐禁铜器,而陶器之业以盛。
《新唐书·食货志》:“开元十一年,诏所在禁卖铜锡及造铜器者。”“文宗病币轻钱重,诏方镇纵钱谷交易。时虽禁铜为器,而江淮岭南列肆鬻之,铸千钱为器,售利数倍,宰相李珏请加铸钱。于是禁铜器,官一切为市之。”
瓷之兴,盖自晋至北魏而渐多。
《景德镇陶录》:“东瓯陶。瓯,越也。昔属闽地,今为浙江温州府。自晋已陶,其瓷青,当时著尚。杜毓《荈赋》所谓‘器泽陶拣’,出自东瓯者也。”“关中窑,元魏时所烧。出关中,即今西安府咸阳等处,陶以供御。”“洛京陶,亦元魏烧造,即今河南洛阳县也。初都云中,后迁都此,故亦曰洛京所陶,皆供御物。”
其见于史策者,则自隋之何稠始。
《隋书·何稠传》:“稠性极巧,有智思,览博古图,多识旧物。时中国久绝琉璃之作,匠人无敢厝意,稠以绿瓷为之,与真不异。”
唐时制瓷之地,如河南邢州、豫章等处,既见于史志:《新唐书·地理志》:“河南府贡埏埴盎缶。”“刑州贡瓷器。”《唐六典》:“河南府贡瓷器。”“邢州贡瓷器。”《新唐书·韦坚传》:“豫章瓷饮器茗铛釜。”
而寿州、洪州、越州、鼎州、婺州、岳州、邛州,均产名陶,《景德镇陶录》:“寿窑、洪州窑、越窑、鼎窑、婺窑、岳窑、蜀窑,均唐代所烧造。”
其品第见于陆羽《茶经》:
“碗,越州为上。其瓷类玉类冰,青而益茶,茶色绿,邢瓷不如也。鼎州瓷碗次于越器,婺器次于鼎,岳器次于婺,寿瓷色黄最下。洪州瓷褐,令茶色黑,品更次寿州。”
其昌南镇之瓷,则今之景德镇瓷器之祖也。
《景德镇陶录》:“陶窑,唐初器也。土惟白壤,体稍薄,色素润。镇钟秀里人陶氏所烧造。邑誌云:唐武德中,镇民陶玉者,载瓷入关中,称为假玉器,且贡于朝,于是昌南镇瓷名天下。”
综历代之用器观之,竹笾、木豆,瓦簋、铜槃,渐变而为瓷碗、瓷盂,而精美轻细,不止于适用而已。此非化学工艺之进步乎?迄今世界各国,犹推吾国之瓷为首。故自隋、唐迄今,直可谓之瓷器时代。
关于唐三彩
享誉中外的“唐三彩”是一种多色釉的陶器。它在唐初即已产生;盛唐时,其工艺水平及生产数量都达到高峰;唐朝后期随着北方战乱的破坏,它的生产衰落下去。唐三彩主要产于以河南巩县为中心的中原地区,关中的铜川黄堡窑、河北邢窑也生产。主要是供大小官僚作明器陪葬用,所以多出于墓葬,而南方很少发现。”
唐三彩以高岭土、粘土或巩县坩土作坯体,经手工捏塑或模制成形,令其阴干,然后入窑以1000℃高温素烧,烧成、冷却后再施以釉彩,再次入窑烧至900℃即成”。唐三彩的釉质以硅酸铝为主,还要加入炼铅的熔渣和铅灰作助熔剂。在釉中加入不同的呈色金属氧化物,便可以调出各种颜色,例如加入氧化铜可成绿色,加入氧化铁便成黄褐色或黑色,加入氧化锰即成紫色,通过调配还可以制出不同程度的深浅颜色和复合色。所以所谓唐三彩,不能理解为只是三种颜色,实际上可多可少。一件烧成的唐三彩,其釉色斑斓绚丽、光泽明亮,十分漂亮。
唐三彩由于烧成温度低,胎质松脆,而且容易渗水,因此在日常生活中的实用价值远不如瓷器优越。正因如此,人们常把它作为随葬的明器。
唐三彩的种类繁多,从日用器具到房屋、仓库等建筑物,从各种天神、人物、动物形象到牛车、井栏、兵器等等,几乎应有尽有,当然都是模型,没有实用价值,不过却可以反映出唐朝丰富多彩的社会现实。
唐三彩的器具,表现了充分的写实性特点,而人物、动物造型不仅各部位的比例准确,线条流畅优美,而且有着强烈的表现力。例如塑造的马有作奋蹄昂首嘶鸣状,有作俯首理身状,十分动人;对于武士则以夸张其肌肉发达、怒目圆睁,来表现刚毅勇猛的精神。唐三彩以其高超的工艺技巧,使它成为唐代陶瓷中的珍品。唐朝灭亡后,虽然还有所谓辽三彩、金三彩,但工艺水平再也无法同唐三彩相比。
(选自阴法鲁主编:《中国古代文化史》(2),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关于造纸业的论述
(唐代)益州的麻纸,杭、婺(今浙江金华)、衢、越、信(今江西上饶)等州的藤纸,蒲州(今山西永济)的薄白纸,最为驰名。其他如宣州(今安徽宣城)、常州、均州(今湖北均县)等地,也都盛产纸张。名墨的产地有绛州、潞州、易州等。虢州(今河南灵宝)
出产名砚。宣州溧水出的兔毫笔,最称精妙。
唐政府兴修水利的论述
唐代水利灌溉事业发达,所兴修的水利灌溉工程超过了以前历代的总和,从先秦至隋共计158项,而唐朝一代的水利工程就多达254项,极大地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我国南、北地区土壤、气候、雨量不同,灌溉方式也异。北方大陆气候,雨量稀少,灌溉方面,多借重修渠引水工作。如工程较大的渠道河南蔡州的玉梁渠、河东文水荡沙渠等灌田面积各至数千顷。南方地区受季候风的影响,雨量充足,蓄水和排涝并重,多兴修堤堰陂塘,如东南地区扬州的爱敬陂、勾城塘,高邮的堤塘,和州(和县)的韦游沟,宣州(宣城)的大农陂,常州的孟渎,沿海的防海塘等,灌田多者万顷,少者亦不下数千百顷。这些渠道和堤堰陂塘,多修筑于唐前期,给农业经济的发展打下稳固基础。
【教学设计示例】
盛世经济的繁荣
重点: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丝织业和陶瓷业的发展。唐都长安。
难点:曲辕犁、筒车、绢、纱、锦等,学生未接触过实物,难以形成准确的概念,教师应注意讲解。教具准备投影仪,投影片(自制),唐三彩、青瓷碗、白瓷碗等。
教学过程
唐初,太宗吸取隋亡教训,勤于政事,整顿吏治,轻徭薄赋,发展生产,在其统治时期出现了贞观之治的局面。(提问)课本中是怎样描述贞观之治的?(学生回答:政治比较清明,农民负担有所减轻,大量土地被开垦,社会经济出现繁荣景象,国力逐步强盛。)(提问)到了唐玄宗开元年间,社会又出现了怎样的情景?(学生回答:唐玄宗前期,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唐朝进入全盛,中国封建社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盛世景象,史称开元盛世。)
经济是政治的集中表现,强大的唐帝国的物质基础是繁荣的经济,本课即从农业、手工业、唐都长安等方面给同学们介绍唐朝盛世经济的繁荣情况。
讲授新课
一、农业的发展
1.耕作制度和栽培方法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