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新课程师资培训教程-高三历史优秀课例
45091700000016

第16章 隋唐制度的革新

【教学建议】

隋唐时期封建政治的发展

(1)开创和实行三省六部制,进一步完善和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对维护封建国家统一,巩固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起了重要作用,对后世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2)隋唐实行的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重要的选官制度和教育制度,它进一步打击了士族制度,扩大了地主阶级统治基础。

(3)隋唐前期,统治阶级都吸取了前朝灭亡的教训,调整统治政策,巩固了封建国家的统一,促进了封建国家的发展。

(4)唐朝在安史之乱后,由盛转衰,在中央出现了宦官专权和朋党之争;地方出现了藩镇割据。激化了中央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破坏了统一局面。

(5)隋唐统治末期,都因为社会矛盾的激化而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两个封建王朝都被农民起义所瓦解。

隋唐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完善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加强过程中,不仅要伴随着克服中央与地方的矛盾,而且还要克服君权与相权的矛盾。隋朝实行三省六部制,把原为丞相的权力分散于三省六部。这项新的措施,被唐朝沿袭并有所发展,从而使中央集权制度得以完善。隋唐以来的科举制也是与当时政治制度的发展相适应的。三省六部制与科举制的实行,提高了行政效率,扩大了统治基础,有利于官僚队伍文化素质的提高,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完善。

唐朝三省六部制的主要职权和作用

(1)三省:尚书省——最高行政机构,负责执行国家的重要政令。门下省——审议机构,负责审核政令。中书省——决策机构,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的诏令。

(2)六部:吏部——主管官吏的考核和任免。户部——主管户口、赋税等。礼部——

主管国家的礼仪制度。兵部——主管军政。刑部——主管刑法。工部——主管国家的工程建设。

(3)历史作用:①三省六部职权有分工,也有合作,相互牵制和监督,从而使封建官僚机构形成完整严密的体系,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中央的统治力量。②三省的分工使宰相的权力一分为三,三省的长官大都品级较低,这就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③三省六部制度的确立和完备,是中国官制史上的重大变革,此后,历朝基本上沿袭这种制度。

租庸调制和两税法的比较

租庸调制以人丁为收税标准,不根据土地多少征收。一个丁受一份田,缴一份租,服一份劳役,还要缴一份绢。两税法则按资产纳税,其推行扩大了纳税面。赋税征收,由按人丁转向以土地财产为主要依据,表明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有所松弛,为以后历代税制开了先例,这是我国赋税制度的一大变化。

复习课方案

(第三节)隋唐制度的革新

导入

讲本课前,教师通过概括介绍本课教材的整体内容导入新课。

一、三省六部

讲三省六部的关系和职能时,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回忆,三省六部制始于隋而发展、完善于唐。然后通过指导学生阅读课文进行归纳。讲解时,教师可以利用课文中的文献资料加深学生对三省六部制内容的理解,并为下面分析此制度的作用奠定基础。讲三省六部的职能、相互关系和长官时,教师可以利用图片《三省六部制简图》,要注意引导学生分析,三省六部既有分工,也有合作,更重要的是它们之间是相互牵制和互相监督的,讲三省的长官均为宰相时,要注意引导学生与秦汉时期的宰相制度进行比较,使学生深刻理解相权被一分为三,皇权大大加强。

讲三省六部制的积极作用和意义时,教师只需稍加指点,便可以让学生自己分析归纳出三省六部制的作用。最后,教师进行总结。

二、科举制的创立和完善

讲述科举制的形成和发展时,可先让学生回忆初中学过的知识,然后从科举制产生的背景、科举制的兴起、科举制的完善三个方面介绍。最后,教师将其发展过程进行归纳。

讲述科举制的作用时,教师可指导学生分析归纳出科举制的进步作用。

三、从府兵制到募兵制

讲解隋文帝改革府兵制时,教师可指导学生自己分析归纳隋文帝改革府兵制的关键措施,然后教师再引导学生从这一特点出发,深入分析归纳隋朝改革后的府兵制带来哪些效果,最后概括为“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富强和民族的融合”。为了让学生理解府兵制具有清除了胡汉分治的遗迹的作用,可指导学生先阅读下面小字部分,从中受到启发。

讲述唐太宗调整、健全府兵制时,教师可让学生分析归纳唐太宗改革府兵制的三项措施。在指导学生分析这些措施的利弊时,可让学生阅读文献资料,引导学生理解唐太宗调整府兵制的重要目的是“防微杜渐,绝祸乱之萌也”。

讲述募兵制的兴起时,教师可让学生分析归纳募兵制兴起原因。教师可用对比法,比较府兵制与募兵制的不同点:一是府兵需自备兵器、资粮等,而募兵的衣食等由国家供给;二是府兵若有征战,则临时从各地征发而来,朝廷临时指派军官指挥打仗,而募兵则以当兵为职业,由将领长期统帅,兵将间有隶属关系,与府兵的兵将分离形成鲜明对照。在比较之后再对两种兵制产生的后果、影响进行对比,重点放在分析募兵制的兵将关系带来的后果是“导致军阀的形成”。从而分析出募兵制最大的弊端是:它是产生军阀割据的根源。

四、租庸调制

讲唐朝的租庸调制时,教师要分析原因:①唐吸取隋亡的教训;②唐初政局混乱,经济衰败,政府财政困难,人民流离失所。因此,整顿田制和赋役制度,减轻人民负担,缓和阶级矛盾,成为统治者的当务之急。

讲述唐朝的租庸调制时,教师可以将之与隋朝的租调制进行比较。

五、两税法

讲两税法产生的历史背景时,教师要讲明:由于租庸调制是以均田制为前提的赋役制度,因此,唐中期以来,随着均田制的破坏,租庸调制已无法继续推行,于是,造成政府财政大大减少。为了保障政府的财源,统治者不得不采取适应当时形势的新赋税制度。教师可深入浅出地分析均田制的破坏对租庸调制的推行所起的瓦解作用。

讲两税法的内容时可让学生自己阅读,然后用教师介绍的方法分析归纳及两税法名称的来历,并指导学生比较租庸调制与两税法,从中分析两税法的最大特点是以资产和土地的多少作为纳税标准,即以资产税取代自战国以来的人丁税。

在分析两税法的进步意义的同时,教师也应指导学生认清两税法的局限性。

小结

隋朝建国虽短,但它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进行的改革却给唐朝甚至以后各代带来深刻的影响,如在中央确立三省六部制,实行科举制,改革府兵制、赋役制度。唐朝是在农民起义推翻隋朝的基础上建立的,因此,它注意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采取一系列巩固统治的措施:完善三省六部和科举制;实行租庸调制和两税法;整顿府兵制,实行募兵制。它们虽曾发挥过积极作用,但最终都没能挽救唐朝的统治。因此,隋唐虽曾因推行上述制度而繁盛一时,却不可能摆脱衰亡的命运。

【典型例题】

例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武德(唐高祖年号)七年,始定律令。以度田之制,……丁男、中男给一顷,笃疾废疾给四十亩,寡妻妾三十亩,若为户者加二十亩。所授之田,十分之二为世业,八为口分。世业之由身死则承户者便授之,口分则收入官,更以给人。赋役之法:每丁岁入租粟二石。调则随乡土所产绫绢(粗绸)各二丈,布加五分之一。……凡丁岁役二旬,若不设则收其庸,每日三尺。

——《旧唐书·食货志》

材料2:唐初规定男丁16岁以上为中男,21岁以上为成丁,60岁为老。唐中宗时,成丁年龄改为23岁,唐玄宗时,以18岁以上为中男,23岁以上为成丁,58岁以上为老。

——据《中国通史简编》

材料3:(建中元年)(杨)炎建议作两税法。先计州县每岁所应费用及上供之数而赋予人,量出以制入。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为行商者,在所州县税三十之一,使与居者均,无侥利。居人之税,秋夏两征之。

——《通鉴选·杨炎与刘晏》

材料4:凡民年二十为兵,六十而免……初,府兵之制,居无事时耕于野,……若四方有事,则命将以出,事解辄罢;兵散于府,将归于朝。

——《新唐书·兵制》

请回答:

(1)材料1和材料3的征税标准各是什么?为何出现这种变化?从材料1中能找出什么依据?

(2)指出材料2中年龄变化的趋势,并说明其目的和效果。

(3)材料1中“庸”和材料3中“行商”的规定有何作用?

(4)材料4和材料1有何联系?这种兵制有何优点?

答案:

(1)前者以人丁为主,后者以土地、财产为主。原因:因为土地兼并严重,均田制破坏,以此为基础的租庸调制无法实行,为保证国家赋税收入而实行两税法。材料1中规定世业田归私人所有,从法律上为土地兼并大开方便之门。

(2)变化趋势:丁男中男的起岁增加,而“老”的年龄提前。为减轻赋役。有利于广大民众和农业生产的发展。

(3)“庸”的规定可以保证农民的生产时间,发展农业生产;“行商”的规定使商业合法化且量亦较合理,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4)授田者要服兵役。兵农合一,有利于军队自给,可避免武将专权割据。

例题分析:本题四段材料涉及唐朝的土地、赋税、兵役等多种制度,它们之间有密切的联系。全题共四问。第一问从“标准”入手,分析其变化,变化的原因要从材料1中找固有的依据。第二问“变化趋势”,要说明目的和效果,这只要联系唐初的政策便可得到答案。

第三问中的“庸”,教材中有说明,“行商”虽无说明,但联系唐朝商业的繁荣亦可作答。

第四问较容易。

例2科举制是我国古代重要的选官制度,据此回答1~2题。

1.隋唐实行科举制的进步意义主要是

A.扩大了封建统治的社会基础 B.对皇帝的专制权力有一定抑制作用C.促进了科技文化的发展 D.削弱了显贵的特权2.科举制在1905年被废除的主要原因是A.新式学堂毕业生逐渐成为官员的主要来源B.学子罢考抵制科举制

C.四书五经等儒学经典已失去文化教育价值D.该制度已不能满足国家选拔人才的需要

答案:1.A2.D

例题分析:本题是2000年全国高考文科综合的一道题目。文科综合首先是学科内综合,这是目前命题的基本思想之一,本题就科举制的实行与废除进行考查,就体现了这一基本思想,搞好学科内综合是学科间综合的前提。对第1题,选项B易排除,结合隋唐处于封建社会繁荣时期的历史背景,比较选项A、C、D,可知应选A。第2题可灵活运用排除法,结合20世纪初中国历史发展,西方文化传入,闭关锁国局面被打破,国家需要的是从事实际业务的人才,而不是封建官吏,可知应选D。

例3唐中期均田制度被破坏的根本原因是

A.封建经济的发展 B.土地买卖的频繁C.土地兼并的严重 D.政府无公荒地可分答案:A

例题分析:根本原因就是根源、实质、内部、深层的原因。找根本原因必须透过现象看本质,不能被表面的、非本质的现象所迷惑、均田制破坏,原因很多,四个选项都可以说是原因。问题在于哪一项是实质、根源性的原因。从表面看,均田制维持不下去是政府无公荒地可分,而无公荒地可分说明大量的土地开发出来,土地的大量开发说明经济发展,土地的价值增加,因而土地买卖频繁起来,在土地买卖当中,土地逐渐向大官僚、大地主集中。大官僚、大地主凭借自己的政治经济地位,巧取豪夺农民的土地,这就是土地兼并。这些原因中哪一个是根源性的原因呢?只能是生产力的提高、封建经济的发展,这种发展促使土地买卖、兼并加剧,正是这种发展,使政府控制的无公荒地愈来愈少,最终导致均田制的破坏。

根据这一分析A项才是根源性的、实质性的原因。

例4唐朝两税法得以实施的主要原因在于

A.它改变了以人丁为主的收税标准

B.它减轻了劳动人民的赋税负担

C.它限制了土地兼并,增加了政府收入

D.它适应了封建庄园经济的发展

答案:D

例题分析:本题意在考查学生辨析选择能力。题干的题眼是“原因”,题项摆出类似原因,这就要求学生掌握“两税法”的背景、目的、内容等多方面的知识。两税法的实质在于改变征税的标准,即由以前的人丁为主改为以财产为主,而不是取消人头税,以财产为主实际上承认了现有土地占有制,因此不可能遏制土地兼并,只有适应封建地主庄园经济的发展,经济政策才能得以实施。因此主要原因是D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