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大视野知识文库(插图)世界未解之谜
45073600000005

第5章 飞碟与外星人大探秘(2)(1)

在宇宙中,虽说地球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行星,但对于我们人类来说,它却是最亲密的和性命攸关的天体。地球上有充足的水和含氧量足够高的空气,又有比较合适的温度。这与它距离太阳的位置等条件有很大关系。譬如距离太阳最近的两颗行星:水星和金星,水星的白天非常炎热,夜间却极端寒冷;厚厚的金星大气主要是二氧化碳,存在严酷的温室效应,所以任何生物都无法在这两颗行星上生存。火星在地球轨道以外,虽说距离太阳不算太远,但比起地球来,其气候异常寒冷,常有尘沙风暴,而且根本没有水,生物无法生存。十几年前宇宙飞船的空间探测表明,木星和土星上也没有任何生命存在。位于太阳系边远空域的两颗大行星是天王星和海王星,根据空间探测以及地面各种观测知道,它们的环境也不适宜任何智慧生命存在。到目前为止,所有的太阳系探测结果都表明,尚未发现和证实哪里还有像地球这样适于智慧生命栖息的星球。

地球生命可能来自太空吗?

美丽的家园

现代已有研究表明,地球上的生命至少是在39亿年前形成的,其中的一种可能是地球形成几亿年以后形成的(一般认为地球年龄为46亿年)。果真如此,为了探索地球生命的形成过程,就必须研究地球刚形成时的原始地球大气环境和化学组成。

可惜由于地球板块几十亿年的侵蚀和移动,原始地球板块都已沉入地幔,地球最初十几亿年的宝贵记录永远消失了,无从考证了。有一部分科学家认为,在地球形成以前,整个太阳系处于分子云的“襁褓”中时,生命就形成了。然而,当太阳要“脱胎”出分子云的前一刻,它吹出的强劲的恒星风(恒星的一种连续的微粒辐射)吹散了包围它的原始物质。在太阳周围,这些原始物质已不存在了。令科学家欣慰的是,在宇宙空间还存在这些分子云,它们是研究生命形成的“化石”。太阳系成员在宇宙空间,有一个从原子到复杂的分子,乃至构成生命的重要成分——氨基酸的形成过程,这个奥秘要由天文学家与生物学家联手来揭开。科学家们利用巨大的射电天文望远镜,可以观测到来自这些分子云的辐射。研究不同演化阶段分子云的物理环境和化学成分,从而研究从简单分子到复杂分子,乃至氨基酸的形成过程,在分子云中建立分子演化链。天文学家在研究分子云的过程中,已经发现90多种分子,其中大部分为有机分子。在银河系中,人们研究最多、最仔细的是猎户座大星云,在此星云中,已搜索到大约六七十种星际分子。最近,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生物学家威廉·肖普夫报告说,他曾发现了一处夹在35亿年前古岩石层里的微生物群落的化石痕迹;同时还有些其他证据表明生命的出现可能仅比地球形成晚几亿年,这比从前所认为的更早些。人们设想,生命不会在平静温和的条件下形成,而是在行星(例如地球)受到火山爆发,或者受到彗星和小行星撞击时才出现。外层空间的“入侵者”很可能送来了形成生命必不可少的原始材料,其撞击力量如此强大,终于导致第一次产生出生命有机体。有些科学家认为,生命在最终移植到地球之前,并非仅出现过一次,而是上百次。

巨大天体与地球相撞

尽管地球生命是“天外来客”的说法受到驳斥,但后来仍有不少学者提出各种假说。例如英国天文学家霍伊尔在20世纪70年代末提出,生命并非起源于地球,而是来自遥远的太空。与霍伊尔的观点类似的一些学者认为,地球是受了彗星等地外天体的“影响”或者说“是地外天体带来了”早期生命的种子。

外星人在哪里?

随着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特别是天体物理学的发展,人们认识到,生命的诞生必须依据行星的物理环境。例如地球上的许多生物,都是由简单的无机物发展而来的,其发展过程非常复杂。某些生命现象一经开始,就有可能会逐步向智慧生命阶段发展,例如哺乳动物中的古猿进化到人。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在天文学上的一个影子是天体演化理论。沙普利说过,“生命是广泛存在的,它是宇宙演化的自然产物。”

“地外生命在哪里?他们为什么不在白宫草坪上着陆,欢迎人类加入银河俱乐部?”著名的意大利物理学家恩里科·费米早在1939年就曾这样发问。1943年,在美国的一次科学家聚会上,费米又曾忽发奇问:“他们在哪里?”他的谈话伙伴吃惊地问道:“谁在哪里?”“噢,外星人。”费米说道。

其实,费米的发问是基于一系列清楚而完整的逻辑推理和观察结果。他的意思是说,如果有的星球完成了高级智慧生命的进化过程,他们为什么没有像我们人类一样,出现类似的生命形式呢?也许他们(即外星人)尚未出现,或许是距离我们太遥远了;也许他们早已来过地球了,但这都只是猜想,没有任何证据。

导致费米发问的推理可能是这样的:假设宇宙中应有许多个有生命存在的行星;银河系是由恒星、气体和尘埃组成的直径约10万光年的盘状星系,它自转一周需2亿多年的时间;银河系年龄大致为100亿~150亿年,银河系包含的恒星约两千亿颗,其中与太阳及其相似的恒星至少有数十亿颗。据有人推测,这些恒星中,至少应有数千万颗周围有行星绕其运行,这些行星中至少又有数百万颗具有生命生存的条件。既然认为生命不是上帝创造的,而是自然产生的,银河系中至少应有上万个行星有生命存在,或保守地说,银河系中至少存在着几百个存在智慧生命的文明星球。

有学者指出,如果有个智慧生命存在的星球文明程度很高(掌握星际航行、通讯技术),则在5000万年到亿年内,该文明就应扩张到整个银河系。从一颗星星到另一颗星星,传播文明并到处扩散智慧生物。但是,当人们环视周围的宇宙空间时,并没有观测到一个智慧生物大量涌现的天体,也没有可信的证据表明外星人曾经访问过地球。

目前的问题是,检测太阳系外行星系统的所有技术都还不够成熟,测到一颗恒星的摆动,还只是探索行星存在的一种间接技术;直接的检测意味着应得到一颗行星的图像,以及其位置可以测量。1983年成功发射的第一颗红外天文卫星(IRAS),曾向地球发回了一条令人振奋的宇宙信息:在明亮的织女星的周围,发现一些固体物质团块的存在,虽然这些团块的温度很低。天文学家们分析认为,那里很可能是一个正在形成的“太阳系”,那些物质团块应属于正处在凝聚过程中的年轻行星。一旦环境条件适于生命繁衍,这些行星上将来也可能会有外星人栖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