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大视野知识文库(插图)世界未解之谜
45073600000006

第6章 飞碟与外星人大探秘(2)(2)

一些科学家是在地球上开始寻找外星人的踪迹的。他们在发掘地球人类的史前文化遗迹时,发现了许多难以解释的奇迹,比如在撒哈拉大沙漠的达西利遗迹和秘鲁、墨西哥的岩洞里,发现过一些远古人类刻画的有趣人像,这些人像穿戴的衣帽非常奇怪,竟然跟现代宇航服、宇航头盔一模一样!这样,问题就出来了:那些旧石器时代的远古人类,是从哪儿看到这些宇航服并把它们描绘出来的呢?宇航员在南美的的喀喀湖畔的高原上,有一片神秘古城第阿瓦拉克的废墟,里面有一座用整块红色砂岩凿成的巨大神像,神像上刻着一幅完整的星空图和上百个符号文字。经考古天文学家译读,发现那幅星空图竟然准确地描绘了27000年前的古代星空,神像上的奇怪符号记述着深奥的天文学知识,这些天文学知识足以让现代人类感到震惊!27000年前居住在的的喀喀湖畔的古代人类,有可能达到如此高度的数学和天文学水平吗?于是,那些科学家认为,这个古城和星空图,是外星人留下来的。

在埃及某一山地岩洞里,考古学家还发现了一幅原子结构图:中间有一个核,周围是绕核飞转的电子。奇怪的是,这幅原子图竟已距今数万年。在亚洲科希斯坦山区,一万年前的远古人类在岩洞壁画上竟描绘了当时各星座的精确位置,其中一些星座,是近年来依靠射电天文望远镜才发现的……所有这些遍布世界的上千处奇迹,都使人惊叹不已。而更引起轰动的是1958年在巴西的帕得拉·比达特遗迹里,发现了一些刻在巨大山岩上的神秘文字和图形,许多专家研究后认为那可能是在地球上首次发现的外星人留下的文字。这个说法使全世界兴奋了整整五年。直到五年后,才由美国科学家阿塔姆斯基弄懂了神秘文字的涵义,他指出,那只不过是一种罕见的一万年前的南美洲古文字,并不是外星人留下的文字,但那些文字和图形表明,南美洲古代文明与外星来客的影响有着极其密切的联系。已出过几本专著、被认为是研究“天外来客”权威的瑞士科学家达尼肯经过长达几十年的考察研究,认为外星人最近一次访问地球,是在公元前500年左右。

监收外星人的“来电”

近几十年来,射电天文学蓬勃发展。促使人们去寻找难以想像的、遥远的地外文明。射电天文设备包括单独的射电望远镜、组成阵列的射电望远镜、灵敏的射电探测器、处理收到信息资料的电子计算机等。为了探索地外文明,也为了与“他们”进行通信联络,应用射电天文技术是最好的方法。

前苏联著名的天体物理学家什克格夫斯基认为,“星系际无线电通讯与恒星际无线电通讯相比,有一个明显不同的重要特点,即进行星系际无线电通讯时,信号可一下子发送给几十亿颗恒星。因此,如果在这些恒星中,即使只有一颗恒星周围存在着高度发达的文明社会,这个信号也会被发现。实际上,在被探测的星系中,这样的文明社会可能很多。因此,当发送各种定向的星系外信号时,发现它们的文明社会是‘十分有把握的’。然而,当向任何单一恒星的方位发射定向信号时,发现那儿存在文明的概率,或者一般地存在生命的概率,就极其微小。”

1928年4月3日,在荷兰菲利浦公司实验室工作的挪威教授史托马,无意中收到了一组奇怪的无线电信号,信号每隔3秒出现一次,极有规律,史托马向电台总监作了汇报。后者对此极感兴趣,并认为这种信号可能来自外星人。电影中的外星人于是,他们给对方“回电”,他们把一组莫尔斯电码信号每隔20秒一次发射出去,连续发射了15天都没有回音,但在第16天,他们又收到了那个奇怪的、每隔3秒出现一次的信号,好像是有人企图与地球人联系似的。史托马惊喜之极,于同年10月又安排了一次发射试验,结果又收到了同样奇妙的信号。

有关这奇妙信号的消息轰动了新闻界,许多电台都一齐密切注视这个信号。其中,美国就有人报告在1929年2月到4月期间,收到过10次这种信号;一艘法国科学考察船,于1929年5月9日无意中也收到了同样的信号。遗憾的是,这组奇怪的信号里面究竟包含着什么信息,却没有人能破译出来。

直到1972年,年轻的苏格兰天文学家罗伦无意中发现了当时史托马留下的珍贵记录。他立刻被这些信号所吸引,并利用现代科学的逻辑思维对其进行研究。经过许多个不眠之夜后,罗伦宣布,他破译了这一信号的意思,其内容是:一艘来自牧夫座星球的宇宙飞船,正在环绕太阳系飞行,可是,怎样证明罗伦破译的真实性呢?后来人们怀疑,这些信号根本不是外星人发出的信号,因为有些射电星常常自然地发出电波。虽然如此,人们还是从中得到了很大启发,觉得应该主动地通过发射无线电信号与外星人进行联系。

“奥兹玛计划”

20世纪60年代,人们终于开始尝试接收地外文明世界发出的无线电信号,地点设在美国国家射电天文台。当时的工作由美国射电天文学家德雷克负责组织,并于1960年4月11日正式开始实行,命名为“奥兹玛计划”。这是一个被动式收听地外文明之音的计划,“奥兹”是神话故事中的一个地名,那是一个非常奇异、非常遥远和难以到达的地方,在那里居住着一位名叫“奥兹玛”的公主。该计划的含义是“寻找遥远的地外文明”,目的是搜索外星人的来电。

该天文台使用一台口径为26米的射电望远镜,选择21厘米的波长来接收外界信号。为什么要作这样的选择呢?我们知道,任何无线电波的发射都只能用某个波长,实际上,无线电信号的波长有无穷多个,我们怎么知道外星人用的是哪个波长呢?科学家们认为,宇宙中最多的元素就是氢,因此,任何智慧生物都会对氢加以透彻的研究。21厘米波长是氢原子发出的微波的波长,它可能是被宇宙间一切智慧生物最早又是最充分研究的,又可能是被运用得最成熟的。

德雷克等人首先将射电天线对准了类似太阳的恒星鲸鱼座,它距地球11.9光年,结果是一无所获。之后,他们又把天线对准了另一个距地球10.7光年的星座,最初收到了一个每秒8个脉冲的无线电信号,10天之后此信号又出现了。不过这并不是人们期待的外星人的电报信号。“奥兹玛计划”在3个月中,不懈努力,最终未获得任何成功的结果。虽然如此,但它毕竟开创了人类寻找地外智慧生命的新纪元。

射电望远镜

在1972年~1975年进行的二期“奥兹玛计划”中,科学家对地球附近650多个星球进行了观察。希望能在宇宙的天然无线电噪音外,收听到这样的信号:“你们并不孤独,请来参加银河俱乐部。”这当然不是异想天开,科学家们认为,这些编码信号可能是数字形式,也可能是某种元素(例如铀)的原子量,或者任何其他可以辨认是外星人有计划制造的信号。

德雷克教授深知与外星人取得联系的种种困难,他指出:“对此,我们就像大海捞针一样要探测整个天空,即便是阿雷西博那样强有力的望远镜,也得指向2000万个方向。”科学家至今只监听了几千个星球,而且大部分都是地球附近的星球,所用的频率也很有限。

1985年,在美国哈佛大学天体物理学家保罗·霍洛威茨领导下,开始了一项新的探索外星人的计划——“太空多通道分析”,计划通过800多万个不同频率、高强自动化探测外星文明。由于波段增加了上万倍,相应的工作量也增加了,普查一次太空竟需要200~400天。除了美国,前苏联、澳大利亚、加拿大、德国、法国、荷兰等国家也先后参加了这一探索计划。

自从“奥兹玛计划”执行以来,世界上已提出过多项搜索地外智慧生命的计划。他们的共同认识是:第一,就像人类的情况一样,生命很有可能产生在地外“太阳系”,因此,探索目标应放在类似太阳的星球上;第二,射电望远镜能“听到”的最好频率范围在1000~10000兆赫之间,这时的波段噪声最低,因此,想同外界建立联系的外星人,可能会选择这一被称做“微波窗口”的波段进行星际对话;第三,如果我们想同其他星球建立联系,应利用电磁波(譬如无线电波),因为它以光速进行传播。遗憾的是,以上所有的努力都没有结果,没有接收到任何可以确认是来自外星人的信号。

宇宙太浩瀚了,更有千奇百怪的疑团充斥着这个浩瀚的宇宙。人们要探索的奥秘太多了,而我们所能了解的事实又实在太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