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大视野知识文库(插图)消逝的文明
45072800000015

第15章 秦始皇陵兵马俑揭示的历史(1)

在经过春秋战国约550年的战争和混乱后,强大的秦国统一了中国。到公元前221年“六王毕,四海一”,秦王嬴政称始皇帝。“始皇帝”这一称号,是第一个皇帝的意思,是最神圣的统治者。秦始皇在中国的历史上非常重要,他不但统一了中国,还统一货币,统一了度量衡,制定了法律,建立了普遍的税收制度,并统一了文字。这些功绩,在中国漫长的发展历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秦始皇在统一了中国的同时,还大兴土木,不惜劳民伤财,修建阿房宫,为自己修建庞大的陵墓。在秦始皇当政时,全国都修建道路和运河,并将原先各国的长城连在一起,用来抵御外敌的入侵。他的功绩很高,但在阿房宫里,他也尽情地享受荣华富贵,并向巫师道士们寻求能够长生不老的灵丹妙药。可是他最终还是死了,留下了一段历史的传奇。

1974年,陕西省临潼县西杨村的几位村民在村子南面的柿子林中打抗旱的井。在井下挖土的一个村民发现了一个窟窿,挖开以后,他看到一个类似瓦罐的东西,村民们就感到有些灰心丧气。他们只是简单地认为,自己挖到的是古人的砖瓦窑。谁也没有想到他们挖到的是世界第八大奇迹——秦始皇陵兵马俑。这个第一个发现的农民更没有想到,这次意外的发现,会使他的名字在世界各地传扬,成了发现历史的名人。现在到秦陵兵马俑旅游的人,都买纪念品,而他则坐在那儿将自己的名字签在上面,因为是他发现了世界第八大奇迹。

当人们挖到瓦罐时,他们继续往下挖。那个“瓦罐”却变成了一个人的脖腔,再之后便是上身、胳膊、腿,还有铜兵器、砖头等。他们开始紧张起来,认为挖到了“瓦爷庙”,挖出来的东西是“瓦神爷”。“瓦神爷”是当地农民对陶制神像的俗称。原来,这里的村民祖辈都相传地底深处有“瓦神爷”,它深居地下,行踪飘忽不定,从不轻易露面,谁一旦遇见它,便会不吉祥,并有灾难。正如,好端端的打井,本来已渐渐出水,却忽然遇上了“瓦神爷”,顿时井底干了又没有水了,就只好自认倒霉。所以,老实忠厚的村民们总是遵循祖先的告诫:倘若打井,或者在挖墓时碰上“瓦神爷”,最好是悄悄地再换个地方,别惊动它。并且千万也别声张免得再招来祸害。于是,整个村子对这件事都议论纷纷。

其实,早在这次发现之前,秦始皇陵兵马俑已经多次向人们传递了他们存在的信息。因为在后来对俑坑的发掘过程中,考古工作者还先后发现和清理了几十座墓葬,其中就或多或少地发现兵马俑碎片。而在20世纪30、40和60年代,西杨村附近还出土了4个跪坐着的秦俑,可是在当时,没有人认识它们的真正价值,他们有的被视如草芥,有的被当作神像。可是这次发现,非同往常,它翻开了秦陵史上新的一页,揭开了掩盖它2200多年的面纱从地下走了出来。

在一本杂志上的文章中,有这样一段话:“我们面临的是本世纪(20世纪)末最伟大的考古发现……我们站在雨中,激动得几乎流下了热泪,如同每一个面对伟大艺术品的人。这些塑像一件件栩栩如生……如此伟大的考古发现展示了历经战斗与荣耀的中国历史。我们在此处所看到的大军只是一个历史的开端,在不到三里远的地方才是坟墓的本身和历史的源头。也许就在这巨大的坟墓下面埋藏着帝国最大的秘密以及中国历史上空前绝后的最为瑰丽辉煌的宝藏……”

这就是2000多年前东方文明古国空前绝后的历史遗址,遗址展示的是那个时代的强大、繁盛与历史文化。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以他强大的军事力量,征服了其他六个国家。统一了中国,可是他太好大喜功了,对农民太残酷,繁重的税收和徭役激起农民的反抗,终于使这个强大的王朝在很短的时间内就灭亡了。可是在他统治期间,中国的社会也确实有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那么我们就会问,他到底是一位怎么样的人呢?

秦始皇,名嬴政,公元前259年出生,13岁就即位,是一位少年国王。他就位时,中国正处在分裂割据的战国时期。按照秦国的有关制度,他在23岁时举行了成年的加冕典礼,真正开始了他皇帝的生涯,亲自处理国家的各种大小事务。从公元前230年~公元前221年,这位在中国历史上叱咤风云的人物用十年的时间统一了战乱的中国,真可以说是一件不简单的事。可他凭什么在短短的时间,完成了这桩宏图伟业呢?

秦始皇自幼就喜欢舞枪弄棒,并且喜欢学习。他的书房中有很多书,他阅读了大量中国古代的书籍,他从小就有比别人高一截的胆识。也许这些为他以后的成功铺好了基石。长大了的秦始皇,非常英武,高大的身材,鼻梁高耸,宽大的嘴巴,细长的眼睛里面总是闪耀着敏锐的目光。他就以这样的身体,加上自己果断又有分析力的思维方式,精湛的权术和冷酷无情,开始了他充满血雨腥风的政治生活。在东征西战的过程中,他为了保住自己的权力地位,征服别人,变得多疑冷酷,甚至可以说没有了人情味。他为了满足自己狂热的征服欲望,采用野蛮而又残忍的手段,制别人于死地。他也从不计较付出多大的代价去得到自己想得到的一切。他没有朋友,甚至没有心腹,因为对心腹要有足够的信任,可是他没有,他对任何人都不完全信任。可是他却以自己的雄才伟略征服了整个中国,结束了500多年来诸侯混战割据的局面,从此中国开始了统一的格局。秦始皇在他当皇帝的时期,的确也算得上是中国历史上最勤勉的皇帝之一。

他经常为了国家的事睡半夜,起三更,从不计较自己的劳累,为了国家和朝廷的事亲自奔波着。他在位时,曾五次巡游天下,到各地视察,最后,死在巡视的路途上。他没有想到,自己“子孙帝王万世”的梦想,只经历了两代就破灭了,秦朝仅仅只有15年的历史。

秦始皇为了满足个人的欲望,在全国征召役夫,去修建万里长城,虽然万里长城现在成了中国文明的历史见证,也成了中国人的骄傲。可是又有谁能清楚地想到,当你今天站在那样雄伟的长城上,看着它像一条巨龙一样盘旋在祖国的大地上时,你是否知道在你的脚下有多少累累白骨,又有多少在这儿丧命的修筑人的冤魂在日夜地哀哭吗?你是否知道你脚下踩着的砖块,是那些在秦始皇的苛征相逼之下,才背井离乡的百姓,用自己的血与泪,甚至是生命垒起来的呢?只是他们的泪痕与血迹都被岁月的风雨冲刷得没有了踪影,可是处于历史深处的凄惨与不幸,并不会因为历史典籍的忽略而真的不存在。庞大的阿房宫被项羽一把大火烧掉了。项羽的用意何在呢?难道他不喜欢这些东西吗?项羽只是告诉人们,这样用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堆积起来的豪华,只能让享乐的人在它的迷宫中毁灭,只能是自己毁灭与死亡的招牌。虽然阿房宫被烧了,可是谁又能说清楚中国人民为了修建它付出了多大代价呢?那是不能计算的,也无法计算的。

愤怒的人们终于举起了反抗的大旗。这些被压迫的人像爆发的火山一样,迅速地扑向了阿房宫,杀了秦始皇的儿子秦二世。那时的秦始皇早已躺进了他生前为自己修建的巨大的陵墓中。秦始皇死于公元前210年7月,终年50岁,这位中国历史上有着开辟与继承作用的一代皇帝,终于躺在了他为自己修的陵墓中。当历史的脚步走进21世纪时,我们重新研究了他的“地下的生活”,而研究的结果却更让人目瞪口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