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大视野知识文库(插图)消逝的文明
45072800000014

第14章 消失的楼兰古城和罗布泊

你是否听说,在我国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中曾有一个绿草遍地、碧水环绕、人来人往的古城。据司马迁在《史纪》中的记载:“楼兰、姑师、邑有城郭,临盐泽。”看来,在西汉之前,楼兰王国就已经存在了。可是,昔日繁华的丝绸之路上的古城,怎么就在公元10世纪时消失了,只留下了一片荒沙和难解的谜。据考古发现,举世闻名的楼兰古城在罗布泊的西岸,当年处于河渠的怀抱之中,水草茂盛,牛羊肥壮,瓜果满园,到处飘香。古楼兰城是“丝绸之路”的咽喉,各国的商人、游客来往不断,对东西方物质贸易和友好往来都起过重要的作用。

公元3世纪后,流入罗布泊的塔里木河下游被风沙逐渐淤塞而改道南流,楼兰城因此得不到河水灌溉,草木枯死,人口外迁,慢慢沦为了戈壁沙漠。这个曾经盛极一时的古城,废弃了1000多年,渐渐地被人们遗忘了。直到1990年,瑞典人赫定率领着探险队来罗布泊考察时,为考察队拉骆驼的维吾尔族农民于得克,为了寻找丢失的铁锹,他又返回去罗布泊。当他找到铁锹准备追上队伍时,一阵大风吹来,飞沙走石,他什么也看不见,当风沙停下来时,他发现自己站在一座很古老的城堡前面,那雄伟宏大的样子使他认为自己看见了传说中沙漠里的“海市蜃楼”。荒芜的大漠他回去告诉了队长。当他们再一次返回时,屹立在他们眼前的确实是一座古城。这样,意外发现了这座古城的遗址,从此,消失了的楼兰古城,又奇迹般地回到人们的记忆中来了。

考古学家给我们揭开了楼兰古城的神秘面纱。

古城位于罗布泊西北附近,距罗布泊岸边约28千米。其地理坐标是东经89°55′22″,北纬40°29′55″。古城的四周大多是风蚀的“雅丹”地貌。遗址在两条古河道的中间,古河道是向西流入罗布泊的河流,古城中间有一条水渠与这两条古河道相连,从西北到东南斜着穿过古城的遗址。楼兰的首都叫泥城,位于罗布泊西岸,曾被誉为“丝绸之路”上的一颗明珠。

从遗址的残垣断壁的规模上,可以想像出当年楼兰的宫殿和城市建筑是多么的宏伟。古城平面略像一个巨大的长方形,若以复原的城墙计算,东城墙长约333.5米,南城墙长约329米,西墙和北墙均长约327米,总面积达10多万平方米。南墙和北墙因顺东北风势,保存较长,南城墙近西南角处,残长约4.5米,残宽约6米,残高约2.3米。东边一段长约60.5米,残宽约8米,残高约3.5米~4米。东西相距13米,中间的缺口似乎是城门的遗址。

楼兰城的墙用黏土与红柳枝或芦苇间杂修筑,红柳枝层厚约20厘米~30厘米,黏土层则厚薄不一,薄者仅有12厘米~15厘米,厚者可达1米。

楼兰城内的建筑遗迹,若以斜穿城址的水渠为界,可以大致分为东、西两部分。东部从北向南,主要残存四座建筑遗迹:佛塔与三处房址。西城遗迹较密集,在城的中略偏西处,建筑遗迹规模最大,是一座较大的院落。

楼兰古城还出土了大量的简牍,上面有他们使用的古文字。同时出土的还有陶、铜、木器、漆器、丝、毛织品等。从文字上可以分析出,城中西南的那些大院落为衙门长官的官府,建筑形式一部分具有内地建筑的特点,一部分则保持了当地的建筑形式。城内渠道之东的一组房屋建筑,规模宏伟,是高级官员的住宅和客馆,散布在城内的其他建筑,可能是当地土著与汉族的杂居区,而南城似乎为军事的驻扎地。古楼兰人使用的文字很令人费解,他们使用的官方文字是传卢文,而生活语言是本族人讲的火罗语,这是一种印欧语系的语言,早已成为“死语言”,这就给研究古城的历史增加了更大的困难。

1979年,新疆考古研究所组织了楼兰考古队,开始对楼兰古城进行考察。在通向楼兰道路的孔雀河下游,考古队发现了大量的墓穴。其中有几座陵墓的外表奇特壮观,围绕墓穴是一层套一层由细而粗的圆木,共有七层,圈外又呈放射状向四面展开的列木。整个外形像一个大太阳,不由得让人产生种种联想。它的含义究竟是什么,目前还是一个未解之谜。木棺中还有几具较为完好的楼兰女尸,这些古楼兰女人脸庞不大,下颌天圆,鼻梁高高的,眼睛大大的,双眼微闭,体态安详,她们的头发浓密微卷,散披肩后,充满了青春气息。头上戴着素颜色的小毡帽,帽边上缀着红色的毛线,帽边上还插着几支色彩斑斓的羽毛。女尸没有穿衣服,全身用毛织的布毯裹起来,以骨针和木针作为纽扣,双脚穿着短筒的皮靴。墓中还有木器、骨器、角器、石器和用草编成的精美物品。这些物品都体现了古代工艺技术的先进。

最重要的是,在越来越多的出土文物中,可以看出曾经的楼兰古城是一个多元的民族,有中西文化的双重特点。如1997年新疆文物考古所在尉犁县营盘古城附近发现的一座汉晋墓地,出土文物有汉晋的绢、丝绣,汉代铁镜、织锦等带有中原风格的东西,以及有中亚风格的麻织面具、黄金冠饰、金耳环和金戒指等。

还有来自古代波斯王朝的玻璃器皿和古希腊罗马风格的毛织物等等。可以推知这里当时是古代世界各国的贸易中转站。

多种风格的文化都在楼兰古城会集了,这与它是“丝绸之路”的必经地是分不开的。也许商人就是把世界各地的东西带到了这里进行贸易。这些多元化的文化也许正是楼兰古城在塔克拉玛干沙漠中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它是各民族文化交流与展现的一个大舞台。

可是在公元10世纪左右,这座古城却消失了。人们都认为它的消失是因为一种特殊的“雅丹”地貌,“雅丹”在维吾尔语中,原意是险峻的山丘。由于瑞典地理学家斯文赫定在文章中第一次使用了这个词汇,于是“雅丹”就成了自然地理学通用的专门术语。

在这里,天气变化莫测,喜怒无常。白天,烈日炎炎,中午骄阳似火,气温可以达到60℃左右,热得你可以在石块上烤面包,可以在沙堆里“煮”鸡蛋。可是,一到夜间,更是寒风阵阵,气温骤然下降到0℃左右,人们像过冬一样穿起了棉衣。而且,这里经常刮大风,八级以上的风是家常便饭。风总是突然刮起来,卷起大量的沙石,又铺天盖地地落下,从而造成沙丘的不断移动。强风夹杂着沙石,长年累月的像鬼斧神工一样把这些红色的沙砾层“雕刻”成为密密麻麻的奇形怪状的土丘。它们有的像拔地而起的擎天柱,有的像游动的鲸鱼,有的像在仰望天空的座座白塔,使人身临其境犹如进入神秘莫测的迷宫。

有人认为,这种地貌是造成楼兰古城变为沙漠的原因,再加上这里的地形十分的复杂,它本身就发生着变化。不管怎么样,这座盛极一时的古国突然消失了。环境恶化,生态失衡,水源日益不足等等问题,都表明这里的环境在发生着剧烈的变化。虽然这里的人们曾经也做过斗争,但是最终还是放弃了他们心爱的家园,因为那里的条件太过恶劣。黄沙掩盖住了昔日的绿洲,吞没了绿洲上的繁华城市,一个辉煌的文明就这样永远地消失了。

当罗布泊迎来它的第一位客人时,人们发现它的魅力不亚于楼兰古城。罗布泊就在楼兰古城的旁边,可是当人们对罗布泊有了记载时,这里已没有了楼兰。罗布泊是我国的第二大咸水湖。当第一个人看见这个湖时,他感到震惊,惊讶于它的美。

像海一样宽阔的湖面,轻轻荡漾的湖水在太阳的照射下发出温柔的光芒。湖中倒映着湖边美丽迷人的景色,湖边是绿的世界,绿的海洋。因为充足的阳光,水分和适宜的温度,岸边各种植物都是那样的茂盛,那样的绿,绿得让人心醉。没有经过人类“造访”的罗布泊就好像一位养在深闺中的少女那样迷人。这位发现者,被它的美丽折服了,当他回去以后,他说:“那才是真正的天堂,人间天堂,世界上再也没有那样美丽的地方了。”真是碧波万顷,烟雨蒙蒙,水鸟成群的仙境。一切都呈现着一种兴旺,一种叫人迷醉的感觉。他记录了他所见到的这个“仙境”的一切。

这就是俄罗斯地理学家普罗焦瓦罗斯基1876年沿着流入罗布泊的塔里木河来到了这个湖时的记录。可是,当他到达罗布泊时,他发现湖的位置比过去的记载偏移了大约一纬度,便做了汇报,他认为以前的记载是错误的。可是对湖进行过实地考察,对亚洲情况了解很详细的德国地理学家利希特霍芬则与他针锋相对,反对他的主张。至此,罗布泊就成了世界的话题。

在经过了逐步的调查之后,普罗焦瓦罗斯基发现罗布泊的位置之所以和过去的记载不一样,并不是因为过去的记载错了,而是由于长期的历史变化,罗布泊本身的位置发生了改变。从这以后,罗布泊就被冠以“游移的湖”和“不可思议的湖”两个有争议的名称,它也就在世界上出了名。

可是今日我们已没有机会去见这个美丽的湖了,它也随着楼兰古城的消失而消失了。湖边连片的沼泽消失了;湖畔的绿色植物消失了;只有裸露的广阔的湖底,向人们展示着它曾经的辉煌。在100年前,每当春秋季节,这里常有许多种候鸟来此栖息。可是现在,除了发现干渴致死的鸟外,偶尔可以看到的有生命的东西就是几只带着翅膀的黑色蚂蚁。可是多少年来,它给我们留下的神秘和它的消失一样让人不解。

在“沙的海洋”中生存的罗布泊,周围除了沙就是戈壁与风暴了。在它的东北部,有个非常神奇又神秘的地方,就是著名的“龙城”。虽然名字叫龙城,可龙城这里既没有龙,也没有城,更没有人居住。那么,它为什么叫“龙城”呢?因为这里气候极其干燥,一年四季大风不止,罗布泊带到这里的湖水,很快被大量蒸发或渗入地下,长年累月,便在地面上积了一层很厚的灰白色的盐壳。有的地方盐层较薄,踩上去“咯吱”、“咯吱”作响,有时会把人陷进去。有的地方盐层厚达1米多,坚硬异常,这些坚硬发白的盐壳,被常年不断的定向风吹,形成了一种片甲状,好像我国传说中“龙”身上的鳞甲一样,白龙堆因此而得名,所以被叫做“龙城”。

在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经过这个地方。很多往来的商人,经常在这里因迷失方向,最后在饥渴中死去,故这里也有“魔鬼城”之称。据说,我国唐代著名大旅行家玄奘大法师去印度取经,也曾经过“龙城”。他到了今天的敦煌以后,也听说了“龙城”的有关情况,几个随从都吓得不敢往前走了。他就一个人带着一匹老马,独自登上了去“龙城”的路。当他走进这个可怕的地区时,到处都是黄沙,在茫茫无际的大沙漠中,他苦苦的奋斗了几天几夜,最后还是迷失了方向。他在沙漠中转来转去,可是不管怎么样转都找不见出路。眼看着自己就要被困在这“龙城”之中了,饥饿和干渴让他几乎要绝望了,幸亏那匹老马最后不听他的指挥,硬是坚持着把他驮到了一个有泉水的地方,他才从那个沙漠中活着走了出来。在1000多年中,这里不知道吞噬了多少往来商人的性命,有的人甚至连一点白骨都找不见了。这让龙城充满了神秘也充满了恐怖。

美丽的罗布泊就在这恐怖的“龙城”旁边,而且它们都被“沙子的海洋”——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包围着。这样的环境下罗布泊存在是非常困难的。今天,它终于在这个世界上消失了。专家说,由于高山冰川的消融量减少,许多入罗布泊的河水在中途就消失在了茫茫沙漠之中,没有流到罗布泊。又由于塔里木河下游河床被风沙淤塞,改道南流,所以罗布泊的面积在不断缩小。到了公元8世纪,罗布泊湖水的北部地盘上升,南部下陷,湖的位置逐渐向南移动。当时,气候变暖,高山冰雪融化量增大,使河水增加,罗布泊湖水的面积也相应扩大。第三次大变动是在公元13世纪。随着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变干,流入罗布泊的水量大为减少,其面积又有缩小,一直保持到现在。

这是专家们根据古气象资料的一种推理。可是在1876年时,普罗焦瓦罗斯基还是见到了美丽的罗布泊呀。为什么在短短的100年内就消失了呢?从记载可以看出,它的历史是漫长的,可是它在现代人的眼中匆匆地消失了,留给我们的只有谜,只有干涸的湖底。

当我们看见这样的罗布泊时,我们同样应该看见,建在它身边的电站,建在它身边的水渠和各种各样的现代机器,在它的身上是否吸了更多的“血液”呢?这也值得我们深思。也许它的彻底消失是对人类的惩罚,它承受不了人类在它身上施加的压力。它无奈的悄然消失。

这又说明了什么呢?不合理的利用,对它周围环境的破坏,难道这些不是它消失的原因吗?消失在一个地区的楼兰古城和罗布泊都给我们留下了既悠远又神秘的印象。曾经很著名、很吸引人的楼兰古城和罗布泊消失了,只留给我们传说,这些传说吸引着众多的人去揭开它的历史。

面对这些考古的发现,面对我们再无法见到的文明和文明的载体时,我们又有什么感受呢?也许不应该仅仅只是惋惜与无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