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零阻力合作经营签约高手
45064600000031

第31章 联想与惠普的“双赢”战略

虽然竞争仍然是市场经济最基本的法则,然而,与其他事物一样,竞争也需把握一个“度”。如果将竞争看做市场的惟一准则,一味压低自己的价格以拖垮竞争对手,其结果很可能是两败俱伤。这样的竞争实际上是一种无序的竞争,对于整个行业的发展和市场的培育没有什么好处。真正有效力于市场的竞争应当是一场有序的竞争,包含着“君子协定”的精神,大家都在保证自己利润的前提下,比质量、比功能、比服务。

中国惠普公司与联想集团的合作走过了10多个年头。13年前,在中国,无论是中国惠普还是联想,都不过是初出茅庐。而如今,这两家公司都已经成为中国信息领域的巨星。那么,究竟是什么因素使这两家公司能够成就今天的辉煌,1998年8月17日的“国际电子报”以“君子喻义、共谋发展”为题,介绍了中国惠普与联想集团各自的“双赢”战略。

按照中国惠普副总裁李汉生的说法,所谓“双赢”,就是彼此间真诚合作,取长补短,双方都能从合作中获得实惠。惠普刚到中国时,众多跨国公司对中国市场持观望态度,他们没有制定一个长期的发展战略。这些公司在中国选择代理公司的标准往往是只注重销售能力,而并不看重这些公司的长期发展潜力。因此,很多跨国公司频频更换代理。这种缺乏持续性的代理制度给这些公司的产品销售带来一定的混乱,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惠普公司成立之初就确立了自己的长期发展目标:与当地最有希望的公司建立起长期、文明的合作伙件关系。1987年联想正式成为惠普公司的中国总代理,此后,这种合作关系从未间断。

当国外跨国公司与国内企业合作时,一个最要的问题就是他们能否在传授技术的同时也能毫无保留地拿出他们自己几十年积累的经验,帮助中国企业解决在发展中所遇到的难点。经验是一个公司重要的知识财富和无形资产。在普通人的眼里,把自己的经验传授给一个未来的竞争对手,是一件很划不来的事情。但惠普公司的理解则完全不同。他们认为,想住中国站稳脚跟并得以发展,首先必须使自己的合作伙伴发展壮大起来。正是基于这样的想法,惠普公司在传授自己的经验方面显得非常慷慨。

近年来,联想集团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而且在一些产品领域,例如激光打印机、个人服务器等方面,已经成为惠普最主要的竞争对手之一。从原来的合作伙伴到现在的竞争对手,惠普公司今后将如何处理与联想集团的关系呢?李汉生副总裁表达了如下的看法:“过去惠普与联想的合作更多地是在经营上。今天,联想已发展成为一家国内很有名的公司。对惠普来说,我们不会单纯地把联想看成是一个威胁,而是看到有许多商业机会在里面。举例来说,联想的微机品牌做得很好,而且已经打开了家用市场。惠普公司与联想集团就有很多的合作机会。因为惠普公司有家用的彩色打印机,可配合联想集团一起做产品的套装合作。当然,市场的需求是多方面的,我们可以在不同的区域保持自己的市场份额。当竞争不可避免时,我们也希望开展更友好的竞争。在我们十多年的合作历史之后,我们跟联想集团的竞争会更多地增加一些君子合作的味道,而不都是你死我亡的硝烟。”

同样,联想集团也持这种看法。联想集团高级副总裁郭为在谈到与惠普公司合作的“双赢”战略时,曾这样说道:“双赢的前提就是说当我打不赢你时,咱们来合着打,共同来为市场提供好的产品,好的服务,来取得一个双赢”。

惠普公司与联想集团由于长期以来奉行“双赢策略”,各自在中国市场上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