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编,一种用竹篾编制的工艺品。制作过程是先将竹子剖削成粗细匀净的篾丝,经过切丝、刮纹、打光和劈细等工序,编结成各种精巧的生活日用品,如竹篮、果盒、屏风、门帘、扇子等。主要产地有浙江东阳、嵊县,福建泉州、古田,上海嘉定,四川自贡等。四川自贡艺人龚玉璋的扇子,称为“龚扇子”,所用篾丝,细如绢纱。
中国竹编,源远流长。从2000年前的战国时期,到现代文明社会,竹制工具,竹质建材,竹编生活用品,竹编艺术品,一直是中国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伴侣。
一、竹编史话
人类对于竹的纺织利用,无疑是文明诞生的一个重要标志。原始人离开洞穴,也许首先是编竹为棚棲,第一件采集种子储盛果实的容器,也当是藤竹之编。
据考证,早在公元前2000年至5000年(即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已经“擅长于用竹片筐、篓等物”了。秦时李冰便采用竹络(贮石篓子)修堤护岸治水。
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类生产生活的需要,竹编起着重要的作用。如遮障蔽类的篱、笆、笚、帘、笠、簦、盛粮生产的箩、筐、篼、篮、筥、篚、笾、笲、畚、篑,包装储物的箱、箧、秀,坐卧息憩的桌、椅、床、凳、席、箦、篨、笪,扬谷去糠的簸、筛、簦,炊厨用具的盖、簂、筲箕,招风纳凉的扇,捕鱼捞鱼的篓、虾扒以及渡水的筏箔,运输的箯舆等等。
现在所说的延席,仍关联竹编。人们在没有发明桌前,饮食时均席地而坐,先铺延于地,再置席(肴馔)于延上而食。“延”即是竹编的垫席。
二、竹篾技艺
竹子坚实而富有弹性、韧性、臂裂性能好,很适宜劈篾编者按织,不同的竹种有不同的特殊性和用途,如毛竹、桂竹、淡竹、黄古竹、水竹、慈竹,是优质篾用竹种。竹子经锯切、卷节、剖竹、开间、臂篾、刮篾、劈丝、抽丝及浑丝等多道工序奶制成各种竹丝篾片。竹编就是竹丝篾片的挑压交织,一般称被挑压的篾为“经”,而编入的篾称为“纬”,由经与纬的挑压可编织出千变万化的图案,制作出千姿百态的竹制工艺品。
中国的竹编历史悠久,据考古发现,早在新石器时代,人们就掌握了编织技术。浙江钱山漾良渚文化遗址中出土200件竹编器物,就足以佐证当时已有比较娴熟的编织技能。战国时期湖北楚墓出土的一殷竹编扉子,扉面用细篾片编织成矩形图案,已相当精细。东晋时期浙江嵊县竹编就有“篾短秋翼蝉”的记载。明、清时期,竹编品种渐趋繁多,做工更为精致,竹编在民间已十分普遍。始创于元末明初的湖面益阳水竹凉席,盛行于明代的安徽舒城舒席已经成了当时的特产。清代同治年间,四川成都地区将竹编和瓷器、漆器相结合,创出了瓷胎竹编新工艺。艺人们用细如发丝的竹篾,在酒具、烟具、茶具、花瓶等器具上进行编织,典雅别致,成为四川竹编的一大特色。目前除成都外,渠县、自贡等地也有新的发展,浙江的东阳竹编在清代之前就选为贡品。民国初年,东阳艺人马富进编织的“魁星像”,在1929年西湖博览会上受到高度评价。清末民初,竹编工艺品还远销欧美国家。建国以来,嵊县(现为嵊州市)竹编发展更为迅猛,在动物造型及竹材的新工艺上均出现了欣欣向荣的局面。
中国历代的竹编艺人们通过对竹丝篾片的挑、压、弹、插、绕、穿、帖等技法,创造出数以百计的竹编技庋图案,常见的有十字编、人字编、圆面编、装饰编及弹插编织等。竹编艺品的色彩也较丰富,有的表现淡雅清新、有的表现富丽庄重,一般以体现竹林本身的质地为上乘。竹编工艺目前有器具类、欣赏类及屏风、壁挂等三大类别。
器具类包括篮、盘、罐、瓶、箱、盒、席、帘、扉等。
传统的民间工艺竹篮大多呈椭圆、长方、八角形。有的在每3厘米长席内可排列120根篾丝,由于层层相套,又称“塔篮”或“脱篮”。许多精品往往将编织、雕刻、绘画及造型融为一体。20世纪80年代以来,为了旅游事业发展的需要,艺人们巧妙地把动物形态和实用性的竹篮结合为一体,编制出鸡篮、鸭篮、鹅篮等许多动物形竹篮,生动、美观、实用,惹人喜爱。
竹编花瓶源于20世纪50年代,是一种新的竹编造型艺术。竹编花瓶精巧美观,多姿多态,尤以浙江、福建、四川最具特色,浙江花瓶编织品种繁多,其中以穿丝编最为精美。近年来,艺人们创造了“花筋工艺”,即在插筋的篾片上套印上各种图案花纹,使花瓶陡增生气,具有装饰美。后在花筋工艺基础上又发展“烫金工艺”,使竹编花瓶更加富丽堂皇。福建竹编花瓶多用弹篾编织,有人字弹、菠萝弹、横弹等,可以透过几何状编织空隙,看到内部的瓷瓶。四川成都地区的竹编花瓶,多以瓷为胎,篾丝紧扣瓷胎,所有接头都茂而不露,浑然一体,并在花瓶面上编出如“双龙戏凤”、“熊猫”、“富、禄、寿、喜”等多种字画图案,精巧绝伦。四川渠县的薄胎细竹编更让人爱不释手,可谓一绝,被国际友人赞为“东方艺术之花”。
竹编盘子花样繁多,能编织成多种造型和图案,如扇盘、叶盘、象盘、鸭盘、鹅盘、鸡盘等,不胜枚举。福建、浙江有一种竹编篮胎漆盘,是用涂漆工艺制成,亮度高、漆膜厚,宛如瓷器,又比瓷器牢固轻巧,是馈赠亲友的极好佳品。
其他如箱、罐、盒等竹编艺品,也造型各异,各尽其美。
竹席常用毛竹为原料,精致者多用水竹。
三、瓷胎竹编
瓷胎竹编是一种传统实用工艺品,指用精选的慈竹,经过劈、启、揉、匀和烤色、染色加工而成的柔韧竹丝,为花瓶、茶具、杯、碟等瓷质器皿编织的外套。色调和谐,既美观大方,又能保护瓷器不受损坏。始于清光绪年间。建国以来,已由用本色、黑色或浅褐色编出一些简单的花纹,发展到运用五彩缤纷的竹丝,编织复杂精致的图案花纹,创造了图案疏编、扭丝编、雕花,漏花、别花、贴花等多种技法。除瓷胎外,还可用银胎、锡胎、陶胎、玻璃胎等。主要产于四川成都。
茶具是瓷胎竹编工艺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产品。特细丝、紧贴胎、密藏头的特色在茶具编织中都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胎弯丝变、瓷曲篾曲,茶壶的壶嘴、壶把,茶杯的杯把,不论瓷器如何弯曲变化,根根竹丝都紧贴瓷面,轮廓尽现。早在清代就编织了锡茶壶,后来编织瓷器茶壶,近年来随着市场的需要,各种漆器、瓷器、紫砂、陶胎的茶具都有制作。
九件头紫砂茶具六件头扁茶具竹编圆功夫茶具八件头水仙茶具六件头葵花茶具十九头麦饭石茶具六件头朱砂茶具六件头葵花茶具六件头外翻茶具六件头内翻茶具竹编圆功夫茶具八件头水仙茶具四、洛宁竹编洛宁竹编工艺品是以林质柔韧,光滑坚硬的洛宁淡竹为原料,经破、劈、刮、编、漆等十几道工序制作而成的竹质手工艺品。
洛宁县素有“绿竹之乡”之称,淡竹栽培已有三千多年的悠久历史,竹编工艺品作为洛宁独具特色的传统手工艺品,与竹子栽培有着同样悠久的历史,曾被作为御用贡品,被誉为“河南竹器”。全县从事竹编技艺人员 1.2万余人,号称“竹艺万家”,年产竹编工艺品10万余件,畅销国内外。
近年来,洛宁开发的花瓶、花篮、果盘、发卡、胸花、围棋盒、燕帘等工艺品,采用完全手工制作的传统工艺,融传统工艺与现代美学为一体,精巧雅致,清新自然,美观实用,富有自然气息,极具观赏、收藏、实用之价值,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竹合板:选用优质淡竹原料,运用新技术、新工艺生产加工而成,具有结构细密,表面光滑明亮,图案美观新颖等特点,可加工制成造型新颖的多种竹合板制成品,如柜、桌、椅、凳、茶几等。
竹帘:洛宁竹帘,始于明清,盛行民国。改革开放以来,全县从事竹帘制作者逾3000人,年产竹帘30万挂以上,花样有曲线形、直线型、满天星、水纹型等,新颖别致,朴素大方。品种有门帘、窗帘、走廊地垫帘等。
竹器工艺:主要有果盘、花瓶、头饰、胸花等,工艺考究,款式新颖,美观轻便,精巧玲珑,既继承了传统工艺,又具有现代时尚,成为都市家庭、高级宾馆、礼堂饭店以及馈赠亲友的高档工艺品。
五、青神竹编
青神竹编,源远流长。起于何时,尚无定论。据考证,在战国时期李冰父子治水时期,青神县先民即在岷江两岸以竹编篓网石筑堤保坎。据现有文字记载,唐宋时代即有生产、生活型竹编用具,明代便开始了竹编向工艺型改进,出现了几何形式古装饰粗线图案的日用工艺品。《清明上河图》中虹桥即是青神籍人士陈希良(宋朝侍郎)设计。苏东坡时,已有方圆椭等多种形式。到了清代中期,竹编工艺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水平,现在沈阳故宫尚陈列有由青神袁氏艺人编织的“寿”字宫扇即为佐证。
抗日战争时期,青神观金乡的斗笠,罗湾乡的凉席,天庙乡的吨篼围垫(盛粮物),不仅在邻州府县享有声誉和广阔销路,而且在斗笠、扇面上出现了编织的“驱逐倭寇”、“还我河山”等抗战文字。
20世纪50年代,“军斗笠”和扇石上进而出现了和平鸽和蝴蝶画图案编织。
20世纪60年代后期,随着“文革”热浪,人们开始把毛泽东头像编上扇石,并有北街徐氏等人把《毛主席去安源》的线条画像引入单条,从而引发了平石竹编的一系列革新尝试。
20世纪70年代末,随着改革开放大潮,涌现出了一大批如胡自海、吴德全、殷超、陈云华、李建华、罗华灿等具有较高文化艺术素养,立志革新竹编传统工艺的艺人,他们集中技术和智慧,刻意求精,为竹编适应市场需求开拓了新的前景,把竹编艺术推向了实用兼欣赏乃至上品位的纯欣赏型的艺术层次。在立体纺织类,着重于精、细、雅、美堂、挂屏、横幅、楹联以及扇席之上,从而使竹编工艺跻身于艺术殿堂,使中外为之瞩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