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课外雅致生活-中国雕塑
45038800000065

第65章 南唐二陵陶俑

中国五代十国时期南唐随葬陶塑作品。南唐先主李昇及其妻宋氏的钦陵和中主李璟及其妻锺氏的顺陵,位于江苏省江宁县牛首山南麓。1950~1951年发掘。二陵均有前、中、后室及侧室,早年曾被盗,但建筑保存完整,并遗存大量陶俑及陶瓷残片,为研究五代建筑、雕塑和陶瓷的重要实物资料。钦陵后室顶部绘天象,地面刻凿河川,中室北壁门两侧有1对持剑武士高浮雕石刻像,涂金绘彩。其上方横刻双龙戏珠。

二陵共出土陶俑190件。其中钦陵136件,顺陵54件。俑高40~60厘米不等。系用羼有细草的含细沙黄粘土模制,然后塑出衣纹及口鼻等细部,烧后再加饰粉彩,有的还附有金属头饰。虽已剥损,但仍可想见当年之富丽精致效果。陶俑有内侍、宫官、宿卫、伶人、舞姬等各种不同身份的人物形象,服饰、动态各异。立俑有男女两种,皆广袖长袍,双手笼袖。女俑多高髻盛装,表情肃穆,变化较少;文、武持物俑及宫女,分持笏、书卷、剑、盾等物,表情、动态变化较多。钦陵出土之伶人俑及舞蹈俑最为精采,男伶皆戴幞巾、穿长衣、束带,有须;面部表情鲜明生动,有的皱眉挤眼,有的插科打诨,有的瞠目惊异,有的憨态可掬。男女舞蹈俑或活泼奔放,或优雅含蓄;动作幅度较大,有的顿足踏节,有的扬袖斜身,衣纹刻画洗练而富于变化,生动、形象地再现了南唐宫廷歌舞生活的景象。此外,尚有人首蛇身、人首龙身、人首鱼身等形象诡异的陶俑,系用以镇墓辟邪。动物陶塑则有马、狗、鸡、狮、骆驼等。

南唐二陵陶俑无唐俑磅礴豪放之气势,人物形象的塑造追求沉静、幽雅、妩媚的风致,已开宋塑写实之风。五代时,南唐地域富庶,战乱较少,在十国中一度较为隆盛,艺术创作活跃,二陵的石刻与陶俑正代表了这一时期较高的雕塑艺术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