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课外雅致生活-海顿生平与作品鉴赏
45028600000012

第12章 海顿其他作品赏析

《C大调第一大提琴协奏曲》

海顿一共著有几部大提琴协奏曲呢?在1979年霍伯肯编辑的《海顿作品目录》中,注明海顿有5首大提琴协奏曲,另还有一首尚未确定真伪的HobVlllb—g。然而这5首中,第三号乐谱情况不明,第四、第五和Hobvlllb-g3曲无足够资料证明确实是海顿作品。同时,1805年海顿委托的抄谱家埃尔斯勒编的《海顿作品目录》中也无这几首作品记载,所以真正可以确认的还只有第一、第二号。

海顿的这首《C大调第一号大提琴协奏曲》在贵族文库与图书馆中埋没了将近200年之久。直到1961年,捷克音乐学者蒲尔克特才在布拉格国立图书馆发现了海顿时期的手抄分谱。之后由科隆的海顿研究所学术主任费达透过谱纸的水印判断,认定此谱为可信度极高的手抄谱,同时进一步确认此曲谱就是海顿所作的大提琴协奏曲。本曲不仅具有维也纳古典乐派所共有的典雅乐风,而且还在演奏技巧方面存在着相当大的难度,因此堪称为那一时期大提琴协奏曲中的代表作品。本曲也是海顿对大提琴艺术的巨大贡献。全曲风格明朗,旋律优美,充分展现了大提琴醇美音色的魅力。共分为三个乐章:第一乐章中板,C大调,3/4拍子。协奏型奏鸣曲形式。不过总奏与主奏形成尖锐对比的手法,反映了复奏形式的痕迹。从单调的伴奏音形中可以感觉到巴洛克的余风。而进入总奏以第一主题开始的绚丽的结尾部终结,充分显示了由巴洛克的复现形式进入古典派奏鸣曲形式的协奏曲过渡期结构。

第二乐章慢板,F大调,2/4拍子,三段体。是由主奏大提琴与弦乐器呈示的静谧而抒情的乐章。乐曲中充满了优雅的旋律美,显示出海顿在旋律剧作上独具的功力。

第三乐章甚快板,C大调,4/4拍子。协奏型奏鸣曲形式,与保留有巴洛克余风的第一乐章采用几乎相同的结构。全曲与巴洛克协奏曲同样,总奏部分总是简洁地呈示主题,主奏大提琴出现的部分发挥了主奏者的技巧。

《“牛津”交响曲》

海顿的很多交响曲都是有标题的,而这些标题又大都是后人命名的,第九十二号交响曲“牛津”也不例外。1792年,海顿老爹前往英国接受牛津大学授予他的音乐博士学位,在学位授予仪式上亲自指挥演奏了三年前创作的第九十二号交响曲,自此以后这首交响曲便被称为《“牛津”交响曲》。

首乐章有一个缓慢开头,旋律优美、舒缓,但似乎有些沉吟,还夹杂着丝丝的迟疑、惶惑,这似乎不是印象中海顿的风格。好在这种沉吟并未持续很久,紧接的快板让人顿觉眼前一亮:质朴、稳健、明朗,这才是我们熟悉的海顿。定音鼓的敲击似乎蕴含着一种阳刚、英武的气质,而木管与弦乐巧妙的配合又在这阳刚、英武之中注入了一些柔情,甚至还有些些许的俏皮。海顿将刚柔拿捏得如此合衬,使得听者在大饱耳福之际感叹顿生:“交响曲之父”确实了得,古典主义的均衡、和谐在这里体现的可谓淋漓尽致。

舒缓、优美的弦乐导引我们进入第二乐章,风格恬静、优雅,引人感怀。随后加入的管乐器使得音乐的表情更加丰富,优雅、恬静之上似乎又有一种迷离的美感,色彩也更加迷人了,一派祥和、从容的动人情境。突然加入的定音鼓和表情严肃的弦乐齐奏打破祥和、宁静的气氛,备感突兀之际又有些困惑:怎么觉得严肃的不是那么真实,似乎有作势之嫌,否则,游走于弦乐之上的木管为何会让人觉得如嬉戏一般呢?先前恬静、优雅的旋律再度出现,依旧是那样的迷人、那样的祥和,令人柔情顿生。

第三乐章是一首小步舞曲,清新风格和明快的旋律让人如沐和煦阳光下的春风,使人身心俱爽,心尘尽消。第四乐章的乡村舞曲旋律质朴、情绪热烈,生活气息十分浓郁、节奏鲜明,气氛热烈,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令人向往。整个乐曲在一片欢腾的气氛中结束。

和谐、均衡应当是古典主义作品创作的最高原则了,海顿在这部作品的创作中运用的尤为出色。定音鼓在这部作品中表现得十分活跃,令人印象深刻。

《F大调小夜曲》

海顿的F大调小夜曲选自F大调《第十七弦乐四重奏》的第二乐章,作于18世纪60年代。主旋律全部由第一小提琴担任,弦乐组用拨弦演奏,以模仿情歌式小夜曲用吉他伴奏的音响效果。整部作品优美、典雅、轻松、欢快。用小奏鸣曲式结构写成,一开始就是呈示部的主部,前六小节的主题,风格轻巧、旋律优美。

这个富于歌唱性的主题略加装饰反复后,出现了一个类似连接部的过渡段,紧接着是呈示部的副部,共十四小节。

副部主题在调性上与主部形成对比,并提高了旋律音区,使乐曲进行显得更加轻快,情绪更高涨。

发展部只有八小节,由属调上的主部旋律开始,逐步加以变奏并转回主调。

再现部中出现的是呈示部的两个主题,先以主部音乐结尾的旋律加以变奏、模进、转调,但仍保持清晰、动听的歌唱性旋律;后由副部在C大调上完整地再现;最后,按小奏鸣曲惯例完整重复一次展开部与再现部而结束全曲。这首《小夜曲》明朗动听,常被后人改编为其他的器乐作品来演奏。

《创世记》

从伦敦回国之后,海顿就再也没有写过交响曲,而1796年的小号协奏曲则是他在大型管弦乐创作领域的绝唱。已经处于垂暮之年的海顿,开始钟情于宗教作品的创作。而1797~1798年间写成的《创世记》以及1799~1801年间写成的《四季》则是其中最负盛名的两部清唱剧,前者更被誉为是作曲家最伟大的作品之一。

海顿之所以会将自己晚年创作的重点放在宗教清唱剧方面,学界一致公认的说法是作曲家在自己的伦敦之旅中深受亨德尔《弥赛亚》的影响。看过我们前面文章的读者应该知道,亨德尔以及他的这部宗教神剧在英国享有盛誉,经常可以在重要宗教节日以及仪式上听到其优美而圣洁的旋律。海顿受到启发,因此也力求创作出一部不朽的宗教音乐。作曲家最终确定以《圣经》中的“创世记”部分为内容基础,同时借鉴约翰·米尔顿曾经为亨德尔撰写改编的《创世记》歌词。

全剧分为三大部分,由合唱、独唱咏叹调、重唱和器乐间奏组成。第一、二部分分别叙述上帝造天、地、昼、夜、海、风、火、声,以及植物、动物等。最后,上帝又依照自己的形象创造出人类的始祖——亚当与夏娃。第三部分表现亚当与夏娃因吃了“智能之果”而被逐出乐园的痛苦,同时以人道主义精神描述了他们因为有了知识和爱情而喜悦。“创造”的过程也被完全世俗化地处理了,以至于人们认为它“与其说是赞美创造的神,不如说是赞美创造的工匠”。这部作品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洋溢着光明和欢乐。海顿的器乐作品中原有的朴实无华、通顺和谐的特点得到了更加亲切感人的体现。其中大量生动的描写段落和丰富的想像,如“日出”、“溪流”、“鸟鸣”、“野兽画像”,以及序曲中许多新颖的半音和声手法,成为后来浪漫派作曲家们汲取灵感的源泉。

海顿以自己最饱满的创作热情完成了《创世记》,虽然作曲家当时已经60出头,但在写这部作品的时候却发挥出了自己最大的潜力,并将数十年来的音乐创作经验融入到这部作品当中,所以《创世记》1799年首演时引起了轰动。然而这些成功在许多熟悉作曲家的人看来,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这部作品显然是海顿一生信仰最为虔诚的表露,所谓真情实感造就最动人的旋律。

《临终七言四重奏》

《临终七言四重奏》是海顿54岁时的作品。当时从各地而来委托海顿作曲的人,可以说是络绎不绝。而在这些请托当中,有一项非常特别,而且是来自西班牙的主教,他邀请海顿为加地斯大教堂写作一部乐曲。这座教堂位在地下洞窟,里面有一个祈祷室,很多虔诚的信徒经常聚在这里祷告和研读圣经,而他们最受感动的故事,就是耶稣基督被钉在十字架上,所说的最后七句话。因此海顿为他们完成一部作品,叫做《救主在十字架上的临终七言》,或简称为《临终七言》。

《临终七言》最初是管弦乐曲,后来由海顿亲自将它改变成弦乐四重奏,而这个版本也是至今最常演出的形式。这首音乐主要是为耶稣受难日一项特殊的仪式所作。仪式中,由大主教朗诵基督所说过的话,而每念完一句,乐团就奏出一段音乐。

《临终七言》的音乐,听起来充满阴霾的气氛。但是海顿也说,即使从未听过音乐的人,也会被这首乐曲深深地感动。原因没有别的,因为它重建了基督教信仰中耶稣受难的景象,令人深刻感受到钉在十字架上的痛苦,以及耶稣所说的最后七句话。

写作《临终七言》对海顿而言是一个挑战,因为,除了音乐必须配合仪式之外,必须让七首慢板音乐持续进行,又不会让会众感到厌烦,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而海顿自己相当满意《临终七言》这部作品,几次为它改写不同形式的版本,甚至1803年海顿最后一场公开的音乐会,也是演奏这部作品,相当具有指针性的价值和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