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课外雅致生活-中国陶瓷
45028300000007

第7章 清代景德镇制瓷高峰

清代全国瓷业的中心仍在景德镇,而且是我国古代制瓷业的高峰期。这与清朝历代帝王对瓷器的珍赏是分不开的。明末因农民大起义的冲击,景德镇窑凋零破败,顺治十一年,才遵帝命改明御器厂为御窑厂,东山再起,至顺治十七年中止。康熙十七年,派遣内务府官驻厂督造,继续生产御用瓷器才使景德镇御窑完全恢复盛时景观。雍正时下谕解除贱民,宣布四民平等,陶瓷工匠一跃成为工艺家,脱离“贱民”的地位,受此影响,景德镇瓷业更蓬勃发展。乾隆皇帝狂热地爱好各类艺术,他对景德镇的重视基于前几朝,专派唐英任内务府员外郎督造,景德镇由此而益发重要。这些因素对于景德镇瓷业的发展起了重大作用。

清代前朝的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景德镇瓷业有突飞猛进的发展,达到了历史上的高峰,几乎所有工艺和品种都有提高和创新,青花和釉里红更进一层,色釉品种繁多,以郎窑红、豇豆红、霁红、仿钧、胭脂水、洒蓝、霁蓝、油绿最著名,釉上彩更是丰富,创制了粉彩、珐琅彩、釉下彩和墨彩等。造型和装饰方面比明代绚丽多姿,难以统计。

一、顺治时期

顺治时期为清朝立国之初,百废待举,无暇顾及瓷器生产。景德镇瓷对宫廷有命则供,无命则止,烧瓷质量不高。主要生产白釉,黄釉、茄皮紫釉等单色釉和青花、五彩,胎体厚重,规整细腻。产量最多的是青花,仍采用浙料,色料丰富,浓淡深浅不一,有的为蓝色,有的色彩青翠,有的比较纯正,有的浅淡明亮。彩瓷中五彩极少,主要为红彩、绿彩和加黄彩。纹饰有云龙、云鹤、团鹤、麒麟、狮、虎、豹等动物纹,秋叶、蕉叶、莲瓣、缠枝牡丹、缠枝莲荷、海水红牙、博古图、麒麟芭蕉、雉鸡牡丹、山石竹鹊、山石芭蕉、山石牡丹、怪石朵兰、山石秋叶等植物纹和杂项纹,天女散花、罗汉、太白醉酒、八仙、顽童戏柳等人物图。画面多饰有题画诗句,具有典型的民间艺术风格。器型多为碗、盘、象腿瓶、蒜头瓶、橄榄瓶、觚形瓶、将军罐、观音尊等。

二、康熙时期

康熙时期朝廷对景德镇瓷业极其重视,实行“官搭民烧”制,并派督窑官统领景德镇官窑窑务,以督窑官姓氏作为瓷窑称谓。

康熙十九年至二十七年(1680~1688),景德镇官窑的督窑官是臧应选,所以名“臧窑”。臧窑瓷器胎质纯净,有丝绸光泽,以单色釉成就最大,有蛇皮绿、鳝鱼黄、古翠、黄斑点、豇豆红、浇黄、浇紫、浇绿、吹红、吹绿等品种,豇豆红尤为著名。青花和五彩仿宣德、成化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康熙四十四年到五十一年(1705~1712),江西巡抚郎廷极在景德镇督造瓷器,名“郎窑”。釉色有宝石蓝、宝石红、宝石绿、洒蓝和霁蓝等,宝石红又称“郎窑红”、“牛血红”,在红釉中属顶尖之作。另外青花与斗彩也极精致华美。新创“素三彩”,素淡雅丽,最为名贵。

总之,康熙瓷器的各种颜色,都华贵深浓,于器表微微突起,被称为“硬彩”。装饰甚为精美,常以金银、漆黑或杂色为地,上绘人物、山水、花鸟等写意图案,加之凸花、暗花、花果、象生等雕刻。器形种类繁多,古往今来各种传统形制几乎都能做出来,新创的有琵琶尊、锥把瓶、橄榄瓶、马蹄尊、爆竹壶、茄子壶、鼻烟壶、铃铛杯、汤盆、鱼盆、卫生用具等。

三、雍正时期

雍正时期景德镇官窑为年希尧督理,故称“年窑”。年窑,制品选料奉造,极其精雅,釉色丰富多彩,有数十种之多。最突出的是胭脂水釉,施于器外,由于胎质极薄,里釉极白,便映衬为美丽的粉红色,娇艳欲滴。软彩为当时著名的品种,与康熙硬彩齐名,颜色纷繁,艳丽雅逸。其珐琅彩亦得到很大发展,风格富丽清润,极具诗情画意。

年窑制品的装饰甚为讲究,常见的有黑地绘彩,黄地绘红彩,黄地绘绿彩等,最多的是于精细白瓷上以数种颜色绘彩,纹样有百鹿,云龙,彩凤,金鱼,翠竹,灵芝,蝙蝠等,不胜枚举,尽皆构图清新,层次分明,色彩雅丽。

四、乾隆时期

乾隆时期景德镇官窑为“唐窑”,由九江关监督唐英督造。此时期高温及低温颜色釉有五十七种之多,集历代名窑釉色之大成,空前丰富。单色釉有天蓝釉、粉青釉、冬青釉、哥釉、窑变釉、仿古玉釉、黄釉等;低温釉有炉钧釉、松石绿釉、仿木釉、仿漆釉、孔雀绿釉等;彩绘使用墨彩、红彩、绿彩、古银彩、金彩、银彩等。

青花瓷仍为大宗产品,色彩稳定,画面浑厚;釉里红鲜艳亮丽;粉彩取代五彩,常与珐琅彩相结合,别致华丽。瓷器多仿前古与各省名窑以及东西洋瓷,一方面保留古代精华,一方面吸取外来艺术,创出与众不同的风格,装饰方面最有成就,取景山水、花鸟、庭园、人物等。常用饰地开光布局,令画面开阔。另有西洋画内容,如圣母、圣婴、天使、碧瞳卷发之男女等,皆精妙无比,却有浮华之风,欠端庄凝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