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学生主题阅读空间(自然人文卷)小博士讲名河
45026300000009

第9章 勒拿河

勒拿河是俄罗斯最长的河流。位于东西伯利亚,中西伯利亚高原东侧,发源于贝加尔山西坡,距贝加尔湖仅7千米,沿中西伯利亚高原东缘曲折北流,纵贯伊尔库茨克州和雅库特自治共和国的森林与苔原带,注入北冰洋拉普捷夫海。长4400千米,流域面积249万平方千米。主要支流有维季姆河、奥廖克马河、阿尔丹河以及维柳伊河等。

河源段称大勒拿河。从河源到维季姆河入口处为上游,流经高原、山地,河窄岸高,多急流、险滩,具有典型山区河流特征。从维季姆河河口到阿尔丹河河口为中游,接纳奥廖克马河后,水量大增,河谷展宽,最宽处达30千米,沿岸形成湖泊和河湾,河谷中有众多小岛,因流经勒拿—阿尔丹高原,个别地段河岸高峻。阿尔丹河河口以下为下游,阿尔丹河和维柳伊河注入后,成为巨大的平原型河流。入海处每年有约1200万吨悬移质泥沙和约4100万吨溶解物质沉淀,形成俄罗斯最大的三角洲,面积约3.2万平方千米,分出150多条汊流,形成1000多个岛屿。在最短汊流的河口附近建立了季克西港。

河口处年平均流量1.7万立方米/秒,每年入海水量488立方千米。春汛水位较高,夏季多洪水。河水径流补给以冰雪融水为主,雨水次之。主要为春汛,伏汛次之。冬季流量最小。结冰期长达8个月(9月末—次年6月初)。春汛期的流冰常阻塞河床,使河流水位上升,造成灾害。

勒拿河在西伯利亚大河中为开发程度最差的河流。流域内森林、煤、天然气、铁、金、金刚石、岩盐等资源丰富。水力资源约有4000万千瓦,仅在支流上建有马马卡斯克和维柳伊斯克水电站等。干、支流上则广泛使用浮运木筏,涨水时卡丘格镇以下可通航,乌斯季—库特以下可定期通航。上游10月末到次年5月中,下游9月末到6月初封冻。航期为120—160天。是东西伯利亚河运交通命脉,使雅库茨克南经乌斯季库特与贝加尔—阿穆尔铁路干线相通,北经季克西同北海航线相通。下游渔业发达,主产马克鲟鱼、西伯利亚白鱼、凹目白鱼等。主要河港与经济中心有基廉斯克、奥廖克明斯克、雅库茨克、桑加尔等。

勒拿河是两个不同区域的分界。西部是中西伯利亚高原,是浓密连绵的泰加林分布区,一片由云杉和松树组成的荒野,最多的是落叶松。东部是雄伟的上扬斯克山、孙塔尔哈亚特山和切尔斯基山,生长着难以穿越雪松林和松林,那里的冬天是除南极洲之外地球上最冷的地方。

从勒拿河源头沿河而下乘2小时的水上快艇可达80千米长的被称为“勒拿柱”的地区。这些垂直的石灰岩悬崖,阻断了连绵广袤的森林。岩柱高183米,被侵蚀成迷人的形状,类似于中世纪教堂的尖塔。继续顺流而下是下勒拿水电站,它靠河流巨大的水力发电。

著名的勒拿河三角洲野生生物保护区,位于冰封荒原的庞大河系,发源于贝加尔湖附近,在俄罗斯的冻土带分成150多条的水道。勒拿河三角洲占据的地理区十分辽阔,面积仅次于美国的密西西比河三角洲。它占地38073平方千米,庞大的河系分成150多条水道。尽管它是最大的永久性冻土区的三角洲水系,大量的泥沙有规律地顺流冲下来,沉积在三角洲地区,这就意味着三角洲处在不断变化之中。在这远北地区,勒拿河一年中有6至8个月是结冰的,因此这不能为贸易运输广泛使用。

勒拿河周围的泰加带冬天十分严寒,意味着全年生活在此的哺乳动物和鸟类,需要特殊的适应能力,以对付零下的气温。像北极金翅雀和西伯利亚山雀等鸟类有非常浓密的羽毛,当天气变得十分寒冷时,它们蜷缩成一团以保护自身的能量。像赤狐、灰狼、黄鼠狼、貂、水貂、黑貂等哺乳动物发育了特别软、厚的皮毛。黑貂的皮毛特别精细,这些动物常因其皮毛而不幸遭人捕猎。另外一些动物,比如狼磅学会了生活在雪下能保持暖空气的地方,而且整个冬天能继续以那些在冬季月份中还能生长的小植物和昆虫为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