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学生主题阅读空间(自然人文卷)小博士讲名河
45026300000008

第8章 叶尼塞河

叶尼塞河是俄罗斯水量最大的河流,是西伯利亚河流中水量最丰盈的河流。位于亚洲北部,中西伯利亚高原西侧。

叶尼塞河有两个源流,即大叶尼塞河和小叶尼塞河。大叶尼塞河发源于萨彦岭—图瓦山原的峭壁间;小叶尼塞河发源于唐努乌拉山脉的北坡。叶尼塞河由南至北,穿过不同的景观带——草原、森林和苔原;夏季的草滩是一个欢乐的世界,一群群牛羊终日在周围悠荡,晚霞和妇女艳装给草场添上了斑斑色彩和情韵;美丽的大森林,树木高大,郁郁葱葱;然后经过的是苔原,最后注入北冰洋的喀拉海。

从大叶尼塞河和小叶尼塞河的汇合处(在图瓦盆地中心的克孜尔城附近)算起,长3487千米;从色楞格河的源头(源自蒙古北部)起算,长5540千米。它流域面积为270.7万平方千米,共有大小支流约2万条,总长8.8万千米,主要支流分布在右岸。流域内主要为山地和高原,北部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和低地(北西伯利亚低地)仅占流域面积的6%—7%,中部是中西伯利亚高原(海拔700米—2200米),南部有萨彦岭等山地(海拔达3491米)。

大叶尼塞河从左侧接纳了汹涌的克姆契克河水后,急转向北,穿过西萨彦岭森严的陡谷。河流在这里把其征途上耸立数百万年的整个山国一直切穿到坡麓。水流收缩到100米,在两岸狭窄的峭壁间直泻而过,流速为2—3米/秒,而汛期达5—7米/秒。河水澎湃奔腾于砂洲石滩之间,在急流处其流速增大到每秒11米。

叶尼塞河的横断峡谷好像天然为建设水电站所设制的;狭窄的河谷可使填堵的土方量大大缩减,而水坝前又有很大的水头。萨彦水电站就在这里动工兴建。水电站的堤坝提高的水位达236米,几乎相当于莫斯科大学大厦的高度。

奥兹纳琴诺耶至安加拉河口为中游(长约876千米)。叶尼塞河流出萨彦岭后,成为一条通航的河流,穿过肥沃的米努辛斯克盆地。在米努辛斯克盆地以北,叶尼塞河又重新进入了狭窄的河谷,把东萨彦岭和库兹涅次克山的支脉分离开,河谷最宽达4.8千米,这已成为克拉斯诺亚斯克水电站的一个大水库,水库长达386千米,宽达15千米,库容量为733亿立方米。它比伏尔加河上的伏尔加格勒水库大1倍。克拉斯诺亚尔斯克水电站的堤坝高124米。

在水电站附近叶尼塞河奇妙万千的岸旁,一座新城市——季夫诺戈尔斯克在这里建成。这座城市正处在水路干线和铁路干线的主要交叉点。东萨彦岭的支脉直接成为城市的一个风景区,而离城不远的地方离奇的花岗岩峭壁鸟瞰叶尼塞河,犹如一座座神奇的雕像——这是著名的克拉斯诺亚尔斯克石柱。

在坎河口和中通古斯长河河口之间的叶尼塞河右岸,长达600多千米。它是美丽的叶尼塞岭北端,叶尼塞河弯曲而构成一个直流部,穿经低陷于邻近平原水平以下的低山脉褶皱构造。这里两岸收缩,形成最后一个较大的急滩(奥西诺沃急滩)。在这直流部的狭窄地段往下,叶尼塞河又恢复了南北走向,把西西伯利亚平原同中西伯利亚高原的岩石垒垒的山岬分隔开。

在北极圈以北,叶尼塞河右侧出现了林业中心伊加尔卡。挂有各色旗帜的客船经常来到这里,各国海船可上驶至此,装运西伯利亚的木材。再往下叶尼塞河出现冻土带,从右岸传来轮船的阵阵汽笛声。这是杜丁卡,是诺里尔斯克工业区在叶尼塞河上的港口,在叶尼塞河近河口地段,河宽开始是10千米,往下达50千米,分成许许多多叉流。自乌斯特港以下,河面实际上已具有海洋的面貌,暴风雨袭来对航行是有危险的。在叶尼塞河河口前,河床收缩,河水甚至要流经陡崖林立的两岸山豁之上。河口的泛滥地同叶尼塞湾相连,那里的一切已全和海洋一样,水味咸苦,有潮有汐。

叶尼塞河流域居住着多种民族:俄罗斯人、埃文基人、图瓦人、乌克兰人、鞑靼人、哈卡斯人、雅库特人、涅涅茨人等。经济活动北部以渔猎、驯鹿和毛皮曾养殖为主,并有石墨、煤炭等采矿业,南部有加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