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学生主题阅读空间(自然人文卷)小博士讲名河
45026300000019

第19章 钱塘江

钱塘江是浙江省最大的河流。上游新安江源于安徽省东南部休宁县六股尖,汇入兰江后,东北流到海宁县澉浦以下注入杭州湾。全长605千米,流域488万平方千米。

发生在钱塘江向杭州湾入海河口段的涌潮,自古以来便以“天排云阵千雷震,地卷银山万马腾”的胜景,被誉为天下奇观。

每年中秋节前后,钱塘江潮涌特别高,当大潮头来时,从东而西,形成横江的白练,狂涛翻滚,排山倒海,靠近岸边,卷起的浪头,有时竟达3米多高,蔚为壮观。

从唐朝以来,钱塘江观潮就成为每年中秋节的盛事。位于杭州市以东4千米海宁县的盐官镇,很早就成了传统的观潮地点。在盐官镇的大堤上,专门修建有观潮台和观潮亭。历代不少诗人对钱塘江大潮作了绘声绘形的描述。唐代刘禹锡有“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作雪堆”。宋代苏轼有“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万人鼓噪慑吴侬,犹似浮江老阿童。欲识潮头高几许,趋山浑山浪花中”等诗句,写出了钱塘江潮头的高大。清代有人作《钱塘观潮》“海色雨中开,涛飞江上台。声驱千骑疾,气卷万山来”,描绘出了钱塘江观潮的场面。

潮汐主要是月球与太阳的引潮力激起海水涨落现象。每年八月中秋节前后,太阳、地球、月球成一线时,引潮力特大,海潮也比平时增高。钱塘江口涌潮是在特殊的地理条件下发生的特殊潮汐现象。

这里江口呈喇叭形状,杭州湾口北岸的南汇嘴至南岸的镇海相距100多千米,从东海传来的潮波,涌入湾内,向西循钱塘江口逆流而上,到澉浦,水面宽度为20千米,到海宁一带宽度缩小到3千米,这样就使得来自大海的潮波能量高度集中。同时,自湾口向上游,水深也逐渐变浅,从湾口附近水深平均9米,到澉浦水深变得只有2米左右。这种地形,使得潮波的波峰向前倾,波谷变缓,波面陡立,形成了“声驱千骑疾,气卷万山来”的涌潮。

根据历史文献记载,钱塘江大潮最高潮头可达3.72米,涌潮的瞬时最大流速超过每秒12米,它具有巨大的能量,能够引起咸水倒灌,冲毁村镇,淹没农田,成为给两岸人民造成惨重损害的潮灾。历史上从秦代起就有人修筑海塘(即海堤)保护家园。现在盐官镇附近还保留有清代乾隆年间修筑的鱼鳞石堤。钱塘江口海塘是我国著名的古代水利工程之一。全国解放以后,对原有石塘进行了加固,并修筑了钢筋混凝土堤400余千米,蜿蜒于钱塘江口两岸,保护着沿海的农田和城市村镇。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国家经济力量的增强,人们还将利用潮能兴建大型的潮汐发电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