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学生主题阅读空间(自然人文卷)小博士讲名河
45026300000018

第18章 塔里木河

在干燥的塔里木盆地的北部,孕育了一条中国最长的内陆河——塔里木河,它仅次于伏尔加河,为世界第二大内陆河。属于塔里木河水系的河流几乎包括整个塔里木盆地,它是新疆南部一条重要的河流。

塔里木河是内陆河,它被群山环抱,流域内气候干燥,雨量稀少。塔里木河若以叶尔羌河源起算,全长为2179千米,其长度仅次于长江、黄河、黑龙江,居全国第四位,比珠江水系中的西江还长,流域面积19.80万平方千米。干流沿着盆地北部边缘由西向东蜿蜒,再折向东南,穿过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东部,最后注入台特马湖。内陆河的支流都不长,有些河还是间歇河,河流里仅有的一些水都是盆地周围的高山上来的。天山和昆仑山山势很高,山上冰川和永久积雪面积都很大,如天山约有9500平方千米。每当积雪消融,水流奔腾入河,供给这些山脚下的河流,汇聚成这条荒漠上的银龙。

塔里木河上游源流有三条河:叶尔羌河、和田河、阿克苏河,三个支流在阿瓦提县境内汇合后始称塔里木河。西南源叶尔羌河是塔里木河最长的支流,发源于海拔8611米的乔戈里峰附近的冰川地区,自西南向东北流入塔里木河,全长1037千米,流域面积为4.8万平方千米。它在山区水量也很丰富,出山后,穿过漫长的沙漠,因耗于灌溉、渗漏及蒸发,水量损失很大,故其下游枯水期河床干涸,只有洪水期才有余水泄入塔里木河。南为和田河,源自昆仑山西段的玉龙喀什河,它自南向北横穿塔克拉玛干沙漠后入塔里木河,全长1090千米,流域面积2.8万平方千米。和田河下游为沙质河床,渗漏很强,故也是洪水期才有余水流入塔里木河。

北源阿克苏河有昆马力克河及托什干河两源,均出自塔吉克境内的天山山脉,汇合后称阿克苏河,它自西北流向东南,注入塔里木河,全长419千米,流域面积为3.6万平方千米。因有腾格里高山冰川融水的补给,阿克苏河的水量非常丰富,是塔里木河的主要水源,平均流量为195立方米/秒。

塔里木河干流又分为上、中、下三段:羊吉巴扎以上为上段,此段河床不分叉,侧蚀强烈,河床不稳定;羊吉巴扎到群克为中段,这里岔道、湖沼众多,洪水期水流漫溢分散,主流常改道;群克以下为下段,河道复旧统一,河水经上、中段渗漏、蒸发及引灌溉后,所剩不多,又因群克至铁干里克之间兴建了大西海水库,故只有少量河水可以流到英苏,洪水时期才有水泄入台特马湖。

洪水期,决口改道的河水,有时摆到北面和孔雀河汇流注入罗布泊,有时摆到南面注入台特马湖。在古代,塔里木河注入罗布泊,罗布泊水草丰盛,土地肥沃。

在罗布泊的西边,有一个著名的“楼兰国”。当时那里果木成片,牛羊肥壮,农业发达,是丝绸之路上商贾往来络绎不绝的地方。据说,张骞、班超、玄奘、意大利的马可·波罗,都曾到过这里。后来,山于塔里木河改道流入南面的台特马湖,碧绿的农田全被风沙吞没,茂密的果树只剩下干枯的树干,昔日遍地的牛羊不见了,繁荣昌盛的“楼兰古国”至今仅留下几处残墙断壁。

在气候干燥的塔里木盆地,慷慨无私的塔里木河用自己宝贵的“奶汁”滋润着两岸的土地,哺育着两岸的人民。从上游到下游,长河两岸,绿洲片片,渠道纵横。这里棉桃压枝,朵朵如云;各园瓜果,芳香扑鼻。更加奇特的是那沿河两岸延续不断的胡杨林,像一条绿色的长廊,给荒漠增添了鲜丽的艳姿。

塔里木盆地的天然胡杨林共有28万公顷,这在世界干旱荒漠地带中是独一无二的。棵棵胡杨,拔地而起,树干粗得可数人合抱。浓密枝叶形成的大树冠,活像一把巨大的遮阳伞。有的树上藤条缠绕,上下垂挂,恰似绸带。

如果人们长途跋涉从满目荒凉、死一般寂静的大沙漠深处走出,进入塔里木河两岸绿阴浓重的胡杨林中时,会顿觉空气清新,恬静爽适,仿佛来到了世外桃源。

塔里木河两岸的原始胡杨林还是野生动物的天然乐园。成群结队的骆驼、马鹿在这里自由驰骋,安然觅食。大批的黄羊、野猪、狐狸、草兔、田鼠和各种猛禽在这里安家落户,过着食物丰盛的生活。

新中国成立后,在利用塔里木河河水方面取得了不少成就。1952年在尉犁县修筑了拦河坝,在下游建起了卡拉和铁干里克两大垦区。为了发展生产,修建了许多大小水库。灌区的迅速发展,使塔里木河的水愈来愈多地被用于灌溉,从而两侧的荒地也逐步变成了肥美的绿洲良田,塔里木河功不可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