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学生主题阅读空间(自然人文卷)小博士讲名河
45026300000016

第16章 黑龙江

黑龙江是一条国际性的河流,它流经中国、俄罗斯、蒙古三国。黑龙江流经的地区,植被良好,两岸为黑色土壤,江水显出黝黑的色泽,其流路蜿蜒如游龙,故而得名黑龙江。

黑龙江源头有两支,北源为发源于蒙古肯特山脉东麓的石勒喀河(上源为鄂嫩河)。南源为发源于中国大兴安岭西坡的海拉尔河,往下为额尔纳河。额尔纳河其上源本来还有一条发源于蒙古境内的克鲁伦河,其下游流进呼伦湖,再流向额尔古纳河。呼伦湖的出口被泥沙淤塞后,便与额尔纳河分离了,这样克鲁伦河也变成了内流河。石勒喀河与额尔古纳河在内蒙古自治区东北的恩和哈达附近汇合,以下便正式称为黑龙江。

黑龙江从西向东流经中国和俄罗斯边境,从南北源汇合点起,到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伯力)黑龙江与乌苏里江汇合点止,为两国界河。从南北源汇合点至黑河市称为黑龙江上游,黑河市到乌苏里江称为中游,乌苏里江口以下为下游,往北流入俄罗斯境内注入鄂霍次克海的鞑靼海峡。

以海拉尔河为源,黑龙江全长4370千米,其中海拉尔河长622千米,额尔古纳河长898千米,黑龙江上游长900千米,中游长1000千米,下游长950千米。流域面积184.3平方千米。

黑龙江南北二源汇合后,江水在狭窄的山谷中流动,两岸遍布森林,河道蜿蜒曲折,右岸多险峻悬崖,逼临河岸,左岸则比较平缓。在漠河镇附近,河窄滩多,水流湍急。至额木尔河汇合后,两岸虽然仍属山区,但河道已较宽阔。再往下流,有些地段形成网状水道,河中间有不少长满植物的小岛。

左岸俄罗斯的结雅河汇入后,河道宽度和水量差不多增加了一倍,河流两旁形成一连串的阶地,河道中出现许多岛屿群。

布列亚河口以下,水流穿过小兴安岭,河谷变窄,河水在高而陡的河岸夹峙下急速流动,河底岩礁众多,涡流现象甚为显著。出山后,逐渐进入平原地区,两岸低矮平缓,河床宽展,水流变缓,河里出现许多岛屿状沙洲。及至松花江汇入后,河道进一步展宽。

黑龙江流域接近号称“世界寒极”的西伯利亚,是我国最寒冷的一个地区。每年10月初开始降雪,一般在10月下旬江中就出现流冰,然后冰块逐渐加大加厚,约半个月全河封冻,江水在冰层下缓慢流动,河面、地面连成一片,马拉爬犁(雪橇)可以随处疾驰。在严寒的时候,江中可以行驶汽车。每年冰封期长达6个月,至次年四五月间才解冻开河。由于黑龙江下游流向偏北,愈往下游愈冷,早封冻、晚开冻,所以每年也像黄河一样出现冰汛。

美丽的黑龙江本来是我国内河。19世纪中期,沙俄政府以武力迫使腐败的清政府先后签订了《中俄瑷珲条约》和《中俄北京条约》,强行占领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和乌苏里江以东的100多平方千米的我国领土,从此以后黑龙江及其支流乌苏里江才成为中俄两国的界河。

黑龙江在南侧中国境内重要的支流有呼玛河、松花江、乌苏里江等。在北侧俄罗斯境内有结雅河、布列亚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