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EMBA前沿管理方法:权变管理
44998100000044

第44章 营造团队魅力,士为知己者死

让每位员工感受到企业的温情,决不是严明的企业组织机构创造的,而是自我负责、自我决策、患难与共的团队提供的。只有具有魅力的团队环境,才能真正吸引人才为企业真心奉献。

“士为知己者死”说的就是团队的魅力。

1.团队的本质特征是共同奉献

对于企业而言,为了更合理地决定何时以及如何鼓励并使用团队,首先应该精确区分团队与其他团体的区别。

大多数企业高层都提倡团队工作。团队代表了一系列鼓励倾听、积极回应他人观点、对他人提供支持并尊重他人兴趣和成就的价值观念。这些价值观念能帮助团队发挥功效,同时提高个人以及企业整体的业务表现。团队并不是指任何在一起工作的团体,如委员会、理事会以及行动小组。因此,可以这样定义团队,团队是一些才能互补并有统一目标和行事标准的少数人员的集会。

团队的核心是共同奉献。没有这一点,团队只是松散的个人集合。这种共同奉献需要一个成员们能够为之信服的目标。不论是“让上级满意转变为对顾客的优质服务”,“让我们为公司感到骄傲”,为之信服的目标与成功的团队密不可分。

成功的团队也将他们的共同目标映射为具体的工作要求,比如将销售商的退货率减少50%,或是将毕业班的数学成绩由60分提高到95分。事实上,如果一个团队不能确定明确的具体工作目标,或是具体工作目标与整体目标毫无联系,那么团队成员会因此变得困惑、涣散、表现平庸。其原因有以下三点:

(1)具体的团队业绩目标能够以一种不同于企业整体任务和个人工作目标的方式来定义工作产出。简单地每次例行公事般的集会决策,不可能长久维持团队的优秀业绩。

(2)具体的团队业绩目标能够增进团队内部明晰的沟通和建设性的碰撞。

(3)具体目标的可行性能帮助团队集中精力于如何获得结果。

当一小群人决定将某项产品的成本下降10%或是将某项产品销售率提高到100%时,他们相对的头衔、工资以及其他个人特性已经不再重要。在那些成功的团队中,每个成员如何为集体目标贡献最大力量是人们关注的问题。更为重要的是,人们关注的是业绩目标本身,而不是各人的地位和利益。

2.建设团队需要互补与沟通

从那些成功的团队中,可以发现其规模并不大,一般在2人到25人之间。规模超过50人从理论上讲也可以组成团队,但是这种规模的团队更容易分裂为较小的集团,而不是作为一个单位发挥功效。

除了选择最佳的规模之外,团队必须寻找最佳的特长组合,也就是说,为了工作的需要而选择成员互补的各种技能。

团队必须能够发现潜在的问题和机遇,斟酌各种选择方案,并且能够在权衡利弊之后决定前进的方式。

人际关系技巧如果缺乏有效的交流沟通和建设性的碰撞,那么共同目标和相互理解便是一句空谈。

3.创造高效的团队

高效的团队为了一种共同的方式,也就是为了实现目标如何分工合作而付出努力。在那些成功的团队中,每个成员都承担着同等数量的工作,所有的成员,包括团队领导在内,都要以具体方式为团队的工作成果贡献力量。这是驱动着团队成绩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除非能够作为一个集体承担责任,否则任何团体都不能称为真正的团队。比如,考虑一下“老板让我负责”与“我们自己负责”之间的细微关系,但是重要的差别在于前者可以过渡到后者,但是没有后者则没有团队。

当面对需要集体努力而不是个人奋斗的挑战时,像惠普以及摩托罗拉这样的公司拥有一种根深蒂固的职业道德氛围,使得团队能够有机地凝聚在一起。在这些公司中,共同责任的概念已经成为一种常识。“同舟共济”是他们的工作方式。

当人们为了共同的目标工作在一起时,信任和承诺会随之而来。因此,拥有强烈集体使命感的团队必将作为集体,为了团队的业绩表现共同承担责任。这种集体责任感同样可以产生丰厚的集体成果作为回报。

不管任何原因,离开企业的员工,在事隔2~3年后,给你打电话,“虽然我现在工资待遇挺好,但我非常留恋那段令人想往的日子,如果有机会,我还想回来。”这就是团队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