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EMBA前沿管理方法:权变管理
44998100000017

第17章 高瞻远瞩,向未来投出一票

着眼长远发展,投未来一票,是权变战略的精髓。对企业而言,赢得未来是最重要的,成功属于高瞻远瞩的人。相反,如果只顾眼前利益,对未来大势和发展方向置之不顾或缺乏敏感,必会在未来的发展中遭致挫折。

企业的经营战略,既是企业谋取长远发展要求的反映,又是企业对未来较长时期(5年以上)内如何生存和发展的通盘筹划。权变论者认为企业经营的是现在,目标应该是未来。经营者制定的战略虽然以企业当前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为出发点,对企业当前的生产经营活动有指导、限制作用,但是,这一切也都是为了更长远的发展,是长远发展的起步。

着眼未来,认清形势,跟投机行为不能混为一谈,两者虽然都是打未来的仗,但出发点的基础不同,投机是看现在定未来,有一定的成功机会,但却有赌博的风险。未来战略权变是以未来定未来,是一种在周密论证基础上的志在必得的谋略。

巴塞尔的霍夫曼-拉罗契制药公司多年来一直保持其世界上最大、利润最高的地位。它起初是家很小、非常简陋的企业,20世纪20年代中期以前,只是个生产少量染料的小药品厂,苦苦挣扎,惨淡经营,与德国的染料大公司相比,或与瑞士三家庞大的化学公司相比,真是小巫见大巫,黯然失色。后来,当医学界还未认可“维生素”这种新药的时候,该公司对这一发现投入巨款,购得这项当时无人注意的制造这种新药的专利。该公司从苏黎世大学聘请了维生素发明人,并支付相当于大学教授们所希望得到的几倍工资,在当时即使是在工业界,以前也从未支付过如此高的工资。它投入所有资金以及所能借到的资金用于这种药物的生产和销售。60年后——也就是维生素的专利权已经过期很久以后,该公司已经占据着几乎半个世界的维生素市场,一年总销售额达到几十亿美元。20世纪30年代,霍夫曼-拉罗契公司第二次使用了这一战略:它开始生产磺胺药物,尽管这种药物在当时被大部分科学家断定不能有效地抗感染。20年后,该公司进入一个新的领域,生产使神经松弛的镇静药物——利眠宁和安定。当时这两种药品被视为是异端邪说,违背了“所有科学家的知识”。

杜邦公司在研制尼龙时也如法炮制。在20世纪20年代中期,这个公司已经是美国化学工业的领先者了(尽管大部分产品仍然限制在炸药业)。杜邦公司雇用了一个名叫华莱士·H.卡洛斯的化学家,并为他提供了资金和设备用以从事合成化学制品的研究——当时这种化学物质大部分并未被化学家高度重视,甚至被抛在一边。经过12年的研究,卡洛斯仍一无所获。但当他终于拿出了第一根真正的合成纤维——尼龙时,杜邦公司立即投入巨资。它建造了庞大的厂房,作了大量的广告(杜邦以前从未作过消费品广告),并创立了我们现在叫做“塑胶”的行业。

长远战略是以企业的未来为对象,根据企业未来发展的需要而制定的。它所规定的是企业的总体行动,它所追求的是企业的长远效果,经营者对未来的把握是成败的关键,权变者总能理智地分析未来做出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