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EMBA前沿管理方法:整合管理
44997900000071

第71章 企业生态与生态整合

以企业为主要对象,以提高效率为目标的现代管理学,决策、组织、环境为其三大基本概念。环境是决策的重要条件,决策规定着组织结构,因此环境变化必然影响到组织以及管理本身。从这个意义上讲,管理就是关于组织如何认识和适应所处环境的科学。

生态整合,是将企业所在的生态环境中相互关联的方面进行组合,使企业能够左右逢源,生机盎然。生态整合的根本目的是改善和进化企业的生态系统,为企业的健康发展、良好运营创造有利的条件。这是管理科学中创新的重要内容。

企业是在一定的生态环境中生存的,而这一生态环境比起其他生物生存的自然生态环境又有其特殊性。企业生态整合就是要将企业所在的生态环境中相互关联的方面进行调整、组合,使之左右逢源,生机盎然。

1.企业生态环境观

詹姆斯·穆尔是马萨诸塞州剑桥的战略咨询公司——全球伙伴研究公司的董事长兼总裁。该公司专门研究市场的建立与联盟关系。它的客户包括世界上许多著名的高技术公司。穆尔还是1996年出版的畅销书《竞争的消亡》的作者。他在美国《华盛顿季刊》1998年冬季号撰文称,公司无论想扩大自己的能力,还是开发新市场,都需同其他公司携手创造消费者可以实际使用的新价值,为此必须培育以发展为导向的协作性经济群体,即建立“商业生态系统”。商业生态系统是客户、供应商、主要生产厂家以及其他有关人员组成的群体。一个成功的商业生态系统应以下述经济模式为核心:一家公司拥有一种或几种可能成为给最终用户带来巨大价值的基础的核心能力;一种体现新能力的核心产品或服务的推出能带来大量的销售,建立起强有力的规模经济;顾客最终将从中得到满意的商品和服务。环境是企业存立和发展的基础条件之一。企业为谋求生存和发展,必须适应环境的变化,制定相应的经营战略,以重构企业经营、管理革新等为课题,采取必要的措施。然而,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对于外部环境的变化往往是被动的。正因如此,确立正确的环境观,系统地认识、认真地适应环境,实行“共创环境经营”是极其重要的。

所谓企业环境,是与设定和完成组织目的密切相关的环境。具体地指顾客、资本和人员以及物质资源的提供者、政府和有关团体等管理监督者,以及它们的相互制约关系。企业环境以能动的人、财、物等经营资源,以及使这些资源组织化的组织目标和战略、组织规模、技术,作为组织结构的诸要素,形成所谓组织脉络:把组织的功能过程,作为与决策、信息传递、协调、控制等相关的个人、集体性要素理解为组织风气;把与组织结构和组织过程直接关联的环境即组织脉络和组织风气理解为组织内部环境,作为组织的具体的、物质性保证;把资本、人员、物资等各种资源市场,组织体制造出来的生产资料、生活资料的市场,以及政府和其他对组织体进行制约的组织,理解为外部环境。由此可见,现行的管理学把自然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环境、地球环境置于研究对象之外。当然,建立在这种管理学基础上的企业管理也忽略了这一关系到可持续发展的重大课题。

自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以来,出现了世界规模的关心地球环境问题的高潮。在此期间,在现代经营学领域确立了“三户理论”体系的三户公教授发表了伴生结果理论和基于这一理论的“多视角管理”理论。三户公认为,人与只是本能地求生的其他动物不同,是通过有目的、有意识的行动而求生存的。人要设定目的,考虑实现目的的方法,准备和利用实现目的的手段,进行符合目的的行为。其行为结果表现在两方面:一是目的性结果,即其目的达到与否;二是伴生结果,即随目的性结果的产生而产生的非目的性结果。如,人为满足食欲和维持身体对营养的需要,要吃饭。结果,上述目的可能得到充分的满足,也可能因吃了腐败食物而闹肚子,得不到满足。与进食的同时,必然会出汗、便溺,这是非目的性的伴生结果。排泄物回归环境,必然影响环境。企业组织是由多数成员构成的,其行为是协作行为。协作行为虽然是由个人来完成的,但行为主体却不是个人,而是组织体。而组织体的本质是维护其自身,其目的首先是追求目的性结果,如产量、质量、成本、利润等,一般不把污染、环境破坏、资源等伴生结果纳入自己重点考虑的范围之内。能引起它们关注的只是该结果是否对维持其存续和发展有利,有利则积极对待,不利则听之任之,万不得已时才采取对策。三户教授把这种以往只关注目的性结果的管理称之为“单视角管理”,提倡同时关注目的性结果和伴生结果,收集这两方面的信息,制定尽可能消除消极伴生结果的目标,并选择必要的实现这种目标的“多视角管理”。多视角管理是作为其基础的环境、信息、决策、行为、结果的循环。行为主体从环境中汲取信息,据此进行决策,再从环境中取得人力、物质资源,展开目的行为,而行为的结果——目的性结果和伴生结果则同时产生于环境之中,对环境发生作用。多视角管理论的意义在于,它从伴生结果的角度,指出了现行的经营管理和作为其指导理论的管理学、经营学的缺陷,即只关注组织行为的目的性结果,只考虑作业环境,而把伴生结果尤其是与自然生态、地球环境破坏有关的环境置之度外;同时,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兼顾目的性结果和伴生结果尤其是消极的伴生结果的多视角管理的主张。

——摘自美国《斯隆管理评论》杂志按照多视角管理的观点,企业经营管理、企业管理咨询乃至宏观经济管理,都必须树立新的环境观,在进行环境意识更新的同时,尽快地转向多视角管理。为此,应充分地理解环境的内涵。

环境是广阔的生物生活场所周围的境况,是影响个体的外界的诸条件,是物性、生物性、社会性因素的综合。企业的环境则是基于上述概念的由企业环境、事业环境、业务环境、作业环境构成的分层次的系统环境。

2.企业生态整合

既然企业都在一定的生态环境中生存,而这一生态环境比起其他生物生存的自然生态环境又有其特殊性。这就不只是一个简单适应的问题,而是要将企业所在生态环境中相互关联的方面进行整合,使之左右逢源,生机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