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学习动机、学习兴趣等非智力因素对学习的影响日益引起教育界的普遍关注。有些学生为避免过多失败而不愿去主动尝试;有些学生虽然智商不差,但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方面却存在着很大不足;一些学生由于过度焦虚而不能将注意力集中学习而使成绩下降等等,这些问题都可以归结为学习动机问题。学习动机理论对组织有效教学,促进学生有效学习具有切实的应用价值。
一、学习动机概述
(一)学习动机
动机指引发并维持人的活动的心理倾向。学习动机指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是激励和指引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需要。知识价值观、学习兴趣、学习能力感、学习成就归因四个方面,是学习动机的主要内容。知识价值观反映了学生对学习内容是否有用的看法;学习兴趣亦称求知欲,是特殊的好奇心这一内驱力在学习上的表现,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加学习活动,从而满足内心对知识的渴求,同时伴随着相应的情绪体验;学习能力感指的是学生在学习上的自信心,即对自己学习能力的主观推测,也称“自我效能感”,其反面为“无力感”,它影响学生参加学习活动的坚持性,激发和维持向困难挑战的精神和达到学习目标的耐力;成就归因指对学习成功或失败原因的主观分析,人们经常从内部—外部、稳定—不稳定两个维度将成或败归结于能力、努力、任务难度和运气四种原因。不同的成败归因会引起学习期待与情感上的不同变化,进而影响后续学习。
(二)学习动机的分类
学习动机具有多种多样的类别,其中对教学实践具有重要价值的主要有两种分类方式:一是从学习动机的内外维度来划分,二是奥苏贝尔从内驱力维度来划分。
从学习动机的内外维度来看,主要分为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内部动机是指人们对学习本身的兴趣所引起的动机,动机的满足不需要外界的诱因、惩罚来使行动指向目标,行动本身就是一种动力。如喜爱某门学科的学生总是在该科的课堂上认真听讲,课下也能刻苦钻研该门学科。外部学习动机指由外部诱因所引起的动机:动机的满足不在活动之内,而在活动之外,这时学生不是对学习本身感兴趣,而是对学习所带来的结果感兴趣。如为了得到奖励,避免惩罚,取悦于老师等。
奥苏贝尔从内驱力维度来看待学习动机,认为学习动机的内驱力成分有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三种。认知内驱力,即一种要求了解和理解的需要,要求掌握知识的需要,以及系统地阐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需要。这种内驱力一般多半是从好奇的倾向中派生出来的。自我提高的内驱力,是个体因自己的胜任能力或工作能力而赢得相应地位的需要。这种需要从儿童入学开始,日益显得重要,成为成就动机的主要组成部分。自我提高的内驱力并非直接指向学习任务本身,它把成就看作是赢得地位与自尊心的根源,显然是一种外部动机。附属内驱力是一个人为了保持长者们(如家长、教师等等)的赞许或认可而表现出来的把工作做好的一种需要。具有三个条件:第一,学生与长者在感情上具有依附性;第二,学生从长者方面所博得的赞许或认可将获得一种派生的地位,这种派生地位不是由他本身的成就水平决定的,而是从他所自居和效仿的某个人或某些人不断给予的赞许或认可中引申出来的;第三,享受到这种派生地位乐趣的人,会有意识地使自己的行为符合长者的标准,包括对学业成就方面的一些标准和期望,借以获得并保持长者的赞许。
二、影响学习动机形成的主要因素
(一)内部条件
影响学习动机的内部条件主要包括自身需要与目标结构、成熟度与年龄特点、个性特征、价值取向以及焦虑程度等。
不同的生活经历形成了个人独特的需要和认知方式,反映在学习动机上也多种多样,学习动机的强度和水平也各不相同;目标及目标结构不同,学习动机也会不同。如果目标是明确的、中等难度的、近期便可达到的,就会加强学生的动机和完成目标任务的持久性;幼年的孩子对于社会的影响、家长的过高要求常常是不予理睬的。小孩子对生理安全更为关注,而大孩子对社会影响比较在意。随着年龄增长,社会性的动机作用不断加强;学生本人的兴趣爱好、好奇心、意志品质都影响着学习动机的形成。学习动机与理想紧密联系,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所直接反映的理想情况或志向水平影响着学习动机和目标结构的形成。一般来说,理想水平高,学习的动机就强。焦虑程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对任务的完成有不良影响,中等程度的焦虑对学习有益。
(二)外部条件
影响学习动机的外部条件主要有家庭环境、社会舆论、教师影响等诸多因素。在学生动机形成过程中,家庭的文化背景、精神面貌起着极重要的作用。如果家长教育引导得当,学生会积极响应社会正确舆论、抵制社会错误,否则会造成认知冲突,影响学习动机的健康发展;社会舆论对学习动机有着巨大影响;教师在学生学习动机形成中发挥了有力的作用。一是榜样作用,二是通过期望效应影响学生动机,三是沟通社会、学校与学生,形成正确动机的纽带。
三、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成就动机是在一定的社会、教育影响下形成的,因而是可以培养和提高的。
(一)学习动机的培养
成就动机训练的经验表明:进行成就动机训练可分成几个阶段,第一是意识化,通过谈话讨论使学生意识到与成就动机有关的行为。第二是体验化,在活动中体验成功与失败、选择目标与成败的关系、成败与感情上的联系,特别是体验为了取得成功必须掌握的行为策略。第三是概念化,在体验基础上理解与成就动机有关的概念,如“成功”、“失败”、“目标”,其中最重要的是“成就动机”的概念。第四是练习,就是重复前两个阶段,多次重复使学生不断加深体验和理解,将感性与理性紧密结合起来。第五是迁移,把学到的行为策略应用到学习场合,这时往往需要一些特殊的学习情景:要具备自选目标、自己评价,并能体验成败的条件。第六阶段是内化,使取得成就成为学生自身的需要,可以自如地运用所学到的行为策略。实践证明,针对成就动机进行的训练有一定作用,其直接效果表现为受过训练的学生对取得成就更为关,并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去选择所追求的目标。其间接效果是能够提高学生各学科的学习成绩。这些效果在原来成就动机较低而学习又差的学生身上更为明显。
1.设置具体目标并教给达成方法
要给学生提供明确而具体的目标以及达成目标的方法。要让学生知道学习是有意义的,确知将从学习中学到什么(具体目标),并针目标提出具体建议,教会学生如何达成该目标。如果学生有过失败的经历,应该从小的、容易的、力所能及的目标着手,同时记录一下自己每一步的成功,教师也应该为这些学生的每一次进步给予鼓励,以增强信心。
2.树立榜样
要以具有明确学习目标、克服种种困难进行学习的模范人物和身边优秀同学为榜样,向榜样学习,提高和增强自己的学习动机。榜样的设置要符合其最近发展区的要求,既不能高不可攀、遥不可及,又不能轻而易举。否则就起不到榜样作用。
3.培养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的重要成分,是一种指向学习活动本身的内部动机,其特点是在学习活动中伴有愉快的情绪体验,从而产生进一步学习的需要。培养学习兴趣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使学生了解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二是学习任务要力所能及;三是要充分利用各种兴趣小组培养学习兴趣。
4.促进动机迁移
利用动机迁移机制,可以将学生对其他活动的积极性迁移到学习活动中。这是培养后进生学习动机的有效途径。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促进其迁移到学习上。
5.引导归因倾向
根据归因理论,内部归因者相信能够控制自己的行为,将失败归因于缺乏努力和方法不当,不会对坚持性产生消极的影响,相反会带来一些有益的学习经验,在一些任务中的失败能够促使学生设立更合理的目标,尝试新的策略,发展挫折承受力。外部归因者往往认为他们没有成功的能力,无力避免失败,也不去追求成功,对坚持性会产生消极的影响,同时会产生学习无助感,易于造成“失败—乏能—失落感—消极行为”的恶性循环。
归因倾向是后天形成的,因此是可以培养的。教师可以采取如下的帮助措施: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并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制定出具体可行的方案帮助他们达到目标,让学生明白,只要付出努力便会成功;对学生的每一个学习行为给予及时反馈,评价要贯彻积极关注原则。
(二)学习动机的激发
学习动机的激发指把潜在的学习动机转化为学习的行动。学习动机的激发在于利用一定的诱因,使已形成的学习需要由潜在状态转入活动状态,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愿望。
1.内外动机结合,相辅相成
认知心理学强调学习的内部动机。但如果只依靠内部动机,学习的需要会衰减,而只依靠外部动机,也没有足够力量。动机激发应坚持以内部动机作用为主,外部动机作用为辅。因此,在运用外在奖励时,应侧重奖励学生的努力与进步,培养对自己学习的责任感。年幼儿童由于自我意识尚不成熟,可以更多一些外部鼓励;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教育的作用,内部动机逐步增强。内部学习动机也可以利用教学因素的新颖性来引起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
2.启发教学,激发兴趣和求知欲
创设问题情景,在学习内容和学生心理之间制造一种“认知不协调”,引起学生的好奇与思考,是激发学习兴趣和求知欲的有效方法。
3.及时反馈评价
学生及时了解自己学习的结果会产生良好的激励作用。因为学生知道自己的进度、成绩,可以激起进一步学好的愿望。同时,通过反馈作用还可及时看到自己的缺点、错误和不足,及时纠正并激发起上进心。教师应及时批改作业、测验和试卷等。对学生的评价要具体、有针对性、启发性和教育性,要以积极评价为主,使学生受到鼓舞和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