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心理学
44996000000067

第67章 兴趣及职业兴趣

一、兴趣的内涵及发生机制

(一)兴趣的内涵

兴趣(interest)是一种特定的心理状态,表现为对特定对象集中的、持久的、相对无需努力的注意,同时必定伴随着愉悦的感情,兴趣能够很好地解释个体乐此不疲的情况。兴趣的个体差异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兴趣的指向性差异,有人对音乐感兴趣,有人对体育感兴趣,有人对哲学感兴趣;二是兴趣的广度差异,所谓广度指的是数量范围,有的人兴趣广泛,琴棋书画样样喜欢,有的人兴趣狭窄,除了自己的专业外,对其他内容一概不感兴趣;三是兴趣的稳定性差异,有的兴趣持续时间很短,有的兴趣是一生不变的。

一般来说,兴趣有如下三个特点。

1.兴趣的指向性特点

任何一种兴趣总是针对一定事件,为实现某种目的而产生的。人对他所感兴趣的事物总是心向神往,积极地把注意指向并集中于该种活动。例如,在同一时间内,学校举办舞会、音乐会、话剧演出、足球比赛、辩论会等各种活动。学校成员参加哪种活动是有选择的,这就是兴趣指向性的表现。兴趣的指向性不是指偶然的、一时性地倾向于某种事物,而是指经常地、主动地去观察和思考某一事物,并渴望去研究它和获得它。

2.兴趣的情绪性特点

兴趣和情绪相联系已是不可置疑的事实。在许多心理学教材和字典中给兴趣下定义时都指出兴趣带有情绪性,这反映了当前心理学界对兴趣的一般认识。生活实践表明,人在从事他所感兴趣的活动时,总会处在愉快、满意、兴致淋漓状态;如果一个人做他没有兴趣的工作时,总觉得是苦差事。兴趣广泛的人,在他的生活中总是充满乐观主义色彩;缺乏兴趣或兴趣淡薄,则会使人的生活变得枯燥乏味,整日处在烦闷和苦恼的体验之中。

3.兴趣的动力性特点

兴趣在活动中的动力性作用,已为古今中外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家所承认。无数事例表明,一个人在做他不感兴趣的工作时,很难调动起积极性,当然也不可能出色地完成任务。科学家的发明创造,教育工作者对新人的培养,劳动者的技术革新,无不是在对本职工作的浓厚兴趣支配下,进行孜孜不倦地劳动才实现的。兴趣起动力性的作用可概括为下列两个方面:(1)对一个人所从事的活动起支持、推动和促进作用;(2)为未来活动作准备,儿童时期喜欢绘画,这很可能是他后来成为画家的准备。

(二)兴趣的发生机制

目前解释兴趣发生机制的理论假设主要有:需要假设、认知假设和信息假设。

兴趣发生的需要假设主张人的兴趣是在需要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需要的对象也就是兴趣的对象,认为兴趣产生于个体在与环境相互作用时一定对象对个体需要的满足。例如,皮亚杰指出,兴趣,实际上就是需要的延伸,它表现出对象与需要之间的关系,因为我们之所以对于一个对象发生兴趣,是由于它能满足我们的需要。

兴趣发生的认知假设主张兴趣产生于个体的智力活动或思维过程中,而与需要、情绪并没有直接的联系。认知假设认为要引起兴趣,智力活动必须是建构的,认为建构的智力活动趋向图式形成,并产生好奇、疑问、确定性和一致性,进而产生兴趣;而非建构的智力活动导致图式的分解,并产生忧虑、压力、不确定性和不一致,让人生厌。引起兴趣的智力活动应该是一种动力性的自我调节过程,这种过程与偶然学习、内隐学习和领悟有关,这有利于个体理解(重新建构)对象的性质和含义,进而使个体产生对思维对象的兴趣。最后,引起兴趣的智力活动是创造性的,创造性的思考产生的新奇感和成就感对于个体兴趣的产生非常重要。

兴趣发生的信息假设同样强调智力活动中信息的获得在兴趣发生中的关键作用,同时它也不否认兴趣与需要、情绪的联系。这里所说的“信息”是指能够降低或消除心理不确定性(例如,困惑、疑问等)的内容,而不同于认知心理学所说的“信息”。心理不确定性一经产生,个体就会努力消除它们。信息的获取由于能够降低或消除心理不确定性,因而必然与积极的情绪体验和一定需要的满足有关。朱智贤(1989)也持相似观点,主张兴趣是“力求认识、探究某种事物的心理倾向,由获得这方面的知识在情绪体验上得到满足而产生,它与需要相联系。”

兴趣的发生机制认为,引起注意是产生兴趣的开始和保证。一般地说,新鲜事物、特殊事物容易引起兴趣。而要保持新鲜兴趣,最好使新的和旧的刺激相互交替出现。除了安排好新、旧知识的交替关系外,还需要留有一定的信息填补余地。空白点要以个人的经验和想象力为基础的联想来填补,信息填补的间距不宜留得过大,合适的尺度以产生紧凑的、一般能加强情绪作用的表达力为宜。

二、职业兴趣理论

随着社会的发展,职业分工愈来愈细,专业训练和职业选择也就成为每个人所遇到的现实问题。职业兴趣也成了心理学家们特别关注的问题。

(一)职业兴趣的发展理论

精神动力学家认为兴趣表达了个体的深层需要和人格发展,他们强调升华和认同作用影响兴趣的形成。例如:有强烈虐待冲动的人可能有兴趣选择外科医生、雕刻艺术等职业;性冲动受到挫折的人可能成为爱情诗人,或者选择模特儿、演员等与装饰及身体有关的职业。

Super承认认同和角色扮演在兴趣发展中的重要性,但更强调自我概念的变化与兴趣发展的关系。Super将通过职业成就而寻找自我认知的过程分为探索阶段和确定阶段。探索阶段又分为三个亚阶段:尝试亚阶段、过渡亚阶段和独立尝试亚阶段。尝试亚阶段的年龄在14~18岁,这时期青少年以职业偏好具体化为特征;过渡亚阶段为19~21岁,为职业偏好的特殊指向化;21~24岁是职业偏好履行化时期,称为独立尝试亚阶段。确定阶段由投入亚阶段和提高亚阶段组成,投入亚阶段的年龄在25~35岁左右,为职业偏好稳定化时期;在提高亚阶段主要是职业偏好的巩固与提高,年龄为30岁以后到40岁。

Ginzberg等将职业选择分为三个主要时期:想象期、尝试期和现实期。想象期年龄小于11岁,儿童此期的职业偏好是随意和不现实的。尝试期年龄在11~18岁范围,此期又分为兴趣、潜能、价值和转换四个阶段,在这一年龄阶段开始考虑职业所需要的能力以及职业的内在和外在价值。现实期为19~21岁,分为探索和明朗化两个阶段,经过探索阶段失败和成功的经验后,兴趣指向某些明确的职业。

职业兴趣是个体根据生活中的经验渐渐发展而成的,在发展过程中同时受其人格和心理需求特征的影响。个体的职业兴趣在少年期变异较大,一般尚未定型。到了高中阶段其主要兴趣范围开始逐渐形成,20岁以后职业兴趣基本定型和呈现较稳定的趋势。

(二)Holland的职业兴趣理论

在职业兴趣理论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Holland的职业人格和工作环境理论。Holland认为个体的人格类型与环境呈补偿性适应,在相互适应过程中发现自我,并且决定个体在环境中的行为。如果行为在环境中得到足够的强化或满足,个体将保留这种行为;反之则会去改变环境,或者改变自己。根据Holland兴趣理论的六边形模式,有六种职业人格类型和六种工作环境。它们分别是实际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型和事务型。这六个类型按照固定顺序(RIASEC)排列成六边型。

(1)实际型这类人喜欢技术性和体力性工作。喜欢与机械打交道,以及各种修理工作。他们的兴趣范围在大自然和户外。他们“行动”多于“思考”,倾向于具体问题,不喜欢模糊的、抽象的问题,不善于交际。典型职业为工程师、木匠、电工等。

(2)研究型有明显科学倾向,喜欢收集信息,发现新的事实或提出新理论,分析和解释资料,倾向于独立工作。具有分析概括能力、数理和科学能力。典型职业为生物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等。

(3)艺术型重视审美品质,自我表现欲强,参与性强,在活动中表现出艺术兴趣。具有藉文字、动作、音乐、色彩来表达美、思不稳定。典型职业为音乐家、画家、作家等。

(4)社会型喜欢与人打交道,喜欢讨论问题和社会交际,具有人际交往技巧,善解人意,友善合作。典型职业为教师、社会工作者等。

(5)企业型追求领导地位和权力,乐于为组织目标或经济成功而工作,喜欢冒人际风险和经济风险以及竞争。典型职业为企业家、官员和经理人员等。

(6)事务型喜欢具体的、实际的、精确的工作,与企业型同样在大公司或政府机关工作,但处于执行地位而不是策划地位。工作认真细心,条理性好。典型职业为会计、秘书等。

与职业人格类型相对应,工作环境也分为RIASEC六种类型。每一类型都要求与之相关的能力、态度、价值和其他人格特质。根据Holland理论,个体倾向于寻求环境与人格的相契合,能如此,就会感到幸福、满足和多产(出成绩);环境与个体人格不相符合则结果相反。然而个体可能同时具备两种或多方面的兴趣特质,不过会有一种占优势,其他方面相对较弱。如果个体兴趣偏向某一类型,则对六边型相邻的类型的兴趣大于与之相对类型的兴趣。例如与实际型相邻的是研究型和事务型,两者与实际型比较相一致;艺术型和企业型则与社会型比较相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