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心理学
44996000000066

第66章 需要与动机

一、需要的分类及理论

人们每天吃饭、穿衣、睡觉、劳动、学习、娱乐,日复一日地进行着各种活动,这一切一切行为的根源不在于他的思维,而在于他的需要。需要(need)是有机体内部的某种缺乏或不平衡状态,它表现出有机体的生存和发展对于客观条件的依赖性,是有机体活动的积极性源泉。例如,血液中血糖成分的下降会产生饥饿求食的需要;而水分的缺乏则会产生口渴想喝水的需要;生命财产得不到保障会产生安全的需要;孤独会产生交往的需要等等。只有在满足这些需要的前后才可谈得上个体和社会的生存和发展,因此必须采取行动追求一定事物,例如,食物、衣服、睡眠、劳动、交往等,这就产生人类行为。

可见,人们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对它们进行多种划分。有人采用二分法把各种不同的需要归属于两大类,例如划分为生物性(生理性)需要与社会性需要,或原发性需要与继发性(习得性)需要或外部需要与内部需要,或物质性需要与心理性需要等等。有人采用三大类划分法,认为人类需要可分成生存的需要、相互关系的需要和成长的需要。而马斯洛(1954)提出的需要层次模型则把人的需要划分为六大类:基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马斯洛的观点在各种需要理论中影响最大,也最为全面,它实际上包含并超越了其他的分类方法,下面以马斯洛的观点为代表,对需要理论加以分析和说明。

马斯洛实际上将人类的需要划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由缺失性引起的生存的基本需要;一类是由成长性引起的发展的高级需要。马斯洛所说的人类生存的基本需要是人类保持自身存在的基本条件,也是现实的生活条件。这些需要与人体对于氨基酸、钙的需要一样,它们的缺失立刻会引起人的疾病。生存的基本需要被划分为严格的层次,“这些需要是以一种层次的发展的方式,以一种强度和先后的秩序彼此关联起来的。”

人类生存的第二类需要则是与缺失性基本需要非常不同的“后需要”。这种需要不是人们由匮乏引起的、为了保持基本生存的需要动机,而是与人如何生存得更好,与自我的生长与发展有关的超越一般需要的动机。马斯洛将这种需要称之为发展性需要。发展性需要的丧失和剥夺会造成精神的不健全,或“人性的萎缩”。在《人性能达的境界》中,马斯洛具体列举了发展性需要的剥夺所产生的一些症状。从中可看出,其所谓人的发展和成长的高级需要,也就是人的生活意义。

“基本生理需要是最优先的”。就是说,当一个人所有的需要都没能满足时,他首先会被生理需要支配,其他需要则是第二位的。一旦生理需要得到了满足,就会出现较高一级的基本需要。而当这一级的基本需要满足后,又会出现更高一层的需要,依此类推,就形成了马斯洛所说的人类生存的基本需要组成的一个有相对优势关系的等级体系。用马斯洛的话说,“人是一种不断需求的动物,除短暂的时间外,极少达到完全满足的状态。一个欲望满足后,另一个迅速出现并取代它的位置,当这个满足了又会有一个站到突出位置上来。人几乎总是在希望着什么,这是贯穿他整个一生的特点。”

马斯洛认为,物质需要的满足毕竟不能真正实现人性的最高境界,人性的最高境界(或人的“最深层的本性”)只能是人的价值生活或精神生活,即人的真正的自我实现状态。它是“人性的一个规定性特征,没有它,人性便不成其为充分的人性。它是真实自我的一部分,是一个人的自我同一性、内部核心、人的种族性的一部分,是丰满人性的一部分”。自我实现的人是自由的,支配他们的因素是自身内部的主体自我选择。自我实现的人是真正超越了狭隘自我的人,他在所热爱的工作中获得自我本质确证,是人的创造性的最终实现。总之,这种人几乎具有人所应该具有的一切最完美能力和境遇。

因此,马斯洛事实上超越了传统人本主义,这集中体现在他把可望而不可及的“人类的终极价值”(完美人性,成为人能够成为的一切)变成了可以实现“自我实现”。马斯洛的“需要理论”从人的低等生理需要出发,一步步扬弃传统人本主义推崇的那些人的自然生理、心理和情感特性,最后在现实中引发出一个在极少数优秀人物那里已经存在的本质状态来,并将其视为人的真正本质。就是说,在马斯洛那里,人性的潜能、发展的最高需要都是现实存在的,人的本质就是现实的人的尚未实现的潜能,它既是现实的,又是理想的,是一般人发展的希望。

二、动机内涵及其理论

各种动机理论都认为,动机是构成人类大部分行为的基础。当某种需要没有得到满足时,它就会推动人们去寻找满足需要的对象,从而产生活功的动机,这说明需要是动机产生的基础。一些基本生理需要可以暂时地部分地通过自身自动调节机制加以满足,但真正意义上的满足必须通过人们的具体行为反应才能实现。此时,需要就会推动人们采取行动,当需要推动人们去活动、并把活动引向某一目标时,需要就成为人的动机。例如,热时寻找比较凉爽的地方;饿时寻找食物并奔向有食物的场所;渴时寻找水源等。这时,需要就成为人的活动的动机了。

这说明需要与动机关系密切,但二者也有区别。需要是一种具体的缺失状态,表现为模糊的盲目的本能的力量,而且越低级本能色彩越强烈,为说明这一特点,有人将需要称为“意向”。动机(motive)则是由特定目标与内在需要相结合,形成的引导、激发和维持的个体行为的明确的内在心理原因,可认为动机=需要 目标,一方面说明动机以需要为基础形成的,另一方面也意味着同一个动机可能由不同的需要或不同的需要组合造成。比如学习动机就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获得欣赏、排除寂寞、光宗耀祖、追求自身成长等。

动机必须有目标,目标引导个体行为的方向,并且提供原动力。个体对目标的认识,由外部的诱因变成内部的需要,成为行为的动力,进而推动行为。如学校对于要上学的孩子来说是一个诱因,在成人的引导下使孩子对学校有了认识,进而产生了入学的愿望,这种愿望就是孩子行为的原动力。同时,动机是心理活动过程而不是心理活动结果,只能通过任务选择、努力程度,对活动的坚持性和言语表达等外部行为间接地推断个体的动机是什么。比如,通过任务选择我们可以判断个体行为动机的方向、对象或目标;通过努力程度和坚持性我们可以判断个体动机强度的大小。

(一)动机的功能

从动机与行为的关系上分析,动机具有以下几种功能。

1.激活功能

动机是个体能动性的一个主要方面,它具有发动行为的作用,能推动个体产生某种活动,使个体由静止状态转向活动状态。如为了消除饥饿而引起择食活动,为了获得优秀成绩而努力学习,为了取得他人赞扬而勤奋工作,为了摆脱孤独而结交朋友等。动机激活力量的大小,是由动机的性质和强度决定的。一般认为,中等强度的动机有利于任务的完成。

2.指向功能

动机不仅能激发行为,而且能将行为指向一定的对象或目标。如在学习动机的支配下,人们可能去图书馆或教室;在休息动机的支配下,人们可能去电影院、公园或娱乐场所;在成就动机的驱使下,人们会主动选择具有挑战性的任务等。可见,动机不一样,个体活动的方向和所追求的目标是不一样的。

3.维持和调整功能

动机具有维持功能,它表现为行为的坚持性。当动机激发个体的某种活动后,这种活动能否坚持下去,同样要受动机的调节和支配。动机的维持作用是由个体的活动与他所预期的目标的一致程度来决定的。当活动指向个体所追求的目标时,这种活动就会在相应动机的维持下继续下去;相反,当活动背离了个体所追求的目标时,这种活动的积极性就会降低,或者完全停止下来。有时,人们在成功的机会很小时,也会坚持某种行为,这时,人的长远信念起决定作用。

(二)主要动机理论

1.无意识动机观

弗洛伊德将性本能看成是人类行为的最基本的动力,依照弗洛伊德的观点,人的行为基本动力是受意识排斥的一系列非理性的冲动,如本能欲望,被压抑的感情和心理冲突等。虽然弗洛伊德的理论后由阿德勒、荣格等人加以修改和发展,但他们认为人类最基本的动机是无意识的、不受理性控制的观点却并没有改变。弗洛伊德学说的弱点在于:一是带有浓厚的自传性质。弗洛伊德一再声称,精神分析首先一条就是分析自己,然后才去分析别人。即便是在风烛残年,他仍坚持每天进行自我分析,尤其是分析自己的梦。所以他依靠这种方法得出的结论往往不可重复,他的描述更像是一篇离奇的小说。二是弗洛伊德收集的资料主要来自临床案例,特别是他对精神病患者和心理变态者的研究。但他却坚持要把从中概括出来的结论推广到整个人类行为,所以不免有牵强附会和以偏概全的弊病。

2.驱力观

20世纪40年代美国行为主义学派的心理学家赫尔提出内驱力说,认为个体的活动皆起因于有机体内在需求的缺失而产生的内驱力,这种内驱力引起人的行为反应,如果行为结果导致驱力降低,那么以后同样的驱力就会引起同样的行为反应。使驱力得以降低的刺激物与行为之间的多次联结就形成习惯,习惯又会形成一种驱力来影响行为。显然由内驱力引导的人的行为可控性是低的。从桑代克、巴甫洛夫到华生,从赫尔到斯金纳,几乎所有的行为主义研究者都从研究动物心理起家,他们用实验室中对动物的研究所得到的结论,来解释人类的种种行为动机,忽视了人与动物行为的根本区别。结果“在公众以及我们自己学科内的许多人眼中,行为理论已同令人讨厌的形象联系在一起,包括流口水涎的狗,木偶,把人当作动物一样摆弄和操作”。

3.人本观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人本主义对西方心理学界的影响越来越大,心理学家们越来越多地认识到人类行为的独特性,他们不再从动物行为类推,而是注重探讨对人类生活有重要意义的心理问题,重视研究在社会环境下人类的行为动机。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普通人的动机来自于缺乏——他力图满足自己对安全、归属、爱、尊敬、自尊等的基本需要;健康人的动机“主要来自于他对发展、实现的潜力及能力的需要”。马斯洛的自我实现的动机理论引起心理学界的广泛重视,从表面上看自我实现的理论非常强调在动机发展中人的自主作用,但实际上他却从另一个角度强调了动机的不可调控性。马斯洛把追求自我实现作为人类行为最高动力,而在马斯洛的理论中自我实现是个人潜在能力的自我实现,而这种潜在能力是一种生物性的,是一种类似本能的生物性的行为,因而把自我实现作为人类行为动机,它也不可能是完全受人类意识控制的。

4.自我——动机研究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认知心理学逐渐在心理学界占据主流地位,几种强调认知尤其是自我认知对动机的作用的理论应运而生,这种理论充分反映了人类认知活动对行为存在影响的事实,因而更准确地反应了人类行为的动机过程。自我归因,自我效能,自我价值等动机理论的出现,表明动机理论的研究进人了一个新的领域——自我——动机研究。自我——动机研究强调自我在动机中的主动和支配作用,注重个体内部一系列的认识活动尤其是自我认识对动机的调节与定向作用,认为只有内部的认识因素才能持续稳定和有效地影响个体的成就动机。比如,个体对自己能力的认识直接影响到个人的自尊心,如果把失败归咎于能力低,或过多地注重行为结果和能力高低的关系,那么就会降低个人的行为动机。

自我——动机研究不再醉心于解释各种动机现象的大理论,而试图深入研究动机的内部机制,注重探讨在某种具体情况下,某一具体行为动机,根据观察实验材料,建立各种小型的动机理论。据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统计,自我——动机研究引出了30多种小理论,结束了一种理论一统天下的局面,使人们能从不同的层面深入认识动机问题。自我——动机研究得到的代表性小理论有归纳理论、自我效能理论和习得性无助理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