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好妈妈是这样练成的
44975700000011

第11章 妈妈是培养孩子好习惯的第一

教练

◎细节

让孩子养成爱劳动的习惯

热爱劳动,不仅是美德,也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前提条件。因此,妈妈要从小让孩子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

家教案例

巧巧看妈妈正在扫地,上前夺过扫帚,也学着妈妈的样子扫起来。妈妈生气地说:“这么小能干什么,还不如我自己做得干净,上一边玩去。”巧巧委屈地走开了。

这天妈妈正在择菜,巧巧又想走上前帮忙,“走开,别碍事了。”妈妈夺过巧巧手中的菜说道……

久而久之,巧巧再看见妈妈做什么,自己就在旁边玩,好像没看见似的。妈妈看巧巧不主动帮助自己,又埋怨说:“看吧,不会做的时候偏要做,能做的时候又不做了。”

专家解析

社会中一切美好的东西,都是劳动创造的成果,而人只有在劳动中,才能知道美好东西的来之不易,才会倍加珍惜劳动成果。劳动能够使人得到想要的东西,帮助人走向成功。

而好逸恶劳,则是万恶之源,引领着人踏向失败之路。

但是,现在的大多数孩子都不热爱劳动,究其原因,有的是妈妈太娇惯孩子,什么事情都替孩子包办,结果孩子认为劳动都是大人的事情,与自己无关,以至于养成好吃懒做的恶习;还有的是一些妈妈想让孩子学着劳动,但看孩子常常帮倒忙,嫌太麻烦;有的是妈妈担心孩子小,怕弄坏东西或者伤着孩子,所以就哄着孩子去玩,不给孩子劳动的机会。慢慢地,孩子的劳动意识逐渐被妈妈打消,以后就不愿意主动干活了。

其实,3岁以前的孩子,对劳动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想帮助妈妈做任何事情,如果此时妈妈做好引导工作,耐心地教孩子如何劳动,孩子很容易就会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从而为将来的成功打下良好的基础。

不仅如此,孩子在劳动中体验到了辛苦,知道了妈妈的不易,就会关心妈妈,而且知道珍惜物品,养成节俭的好习惯。孩子养成爱劳动的习惯其独立能力与责任心都会增强,动手能力也会跟着提高。所以,妈妈要在孩子小时候,就让孩子养成热爱劳动的好习惯。

给妈妈的建议

孩子小,虽然有劳动的热情,但有可能因不会做而受挫,但妈妈还是要时常鼓励孩子去做家务劳动。

周末大扫除,妈妈抹玻璃,爸爸拖地,晶晶看着他们都忙得不亦乐乎,自己却不知道应该去做什么。妈妈看穿了孩子的心思,就递给孩子一块抹布,鼓励孩子学着去把桌子抹干净,晶晶高兴地答应了。

很快家里全部打扫干净,那天晶晶在自己抹干净的桌上吃饭,心里特别高兴。

平时,妈妈应该鼓励孩子劳动,因为这样能够提高孩子的劳动技能,还会培养孩子的责任心与独立能力,避免孩子日后事事依赖妈妈。

孩子掌握了一定的劳动技能,在做事情的时候就会少受挫折,反过来也会增强孩子劳动的积极性。

萧玉美放学后,看妈妈没在家,就自己做米饭,因为平时妈妈没有特意教过她,结果米饭做成了一锅粥,为此萧玉美很懊恼。妈妈看出了孩子的心事,就告诉女儿应该放多少米,倒多少水,以及蒸多长时间等等。

萧玉美掌握了做米饭的技能,试着又做了一次,果然做得很好。以后放学回家,还与妈妈争着做米饭呢。

孩子刚开始劳动,没有经验与技能,不容易做得很好。妈妈应该耐心地教孩子一些劳动技能,有了技能的支持,孩子就会有成就感,以后才愿意主动去做。

妈妈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给孩子讲述很多东西的来历,比如让孩子知道:粮食来自农民的辛勤劳动耕种,高楼需要工人的辛苦建造,路面需要清洁工人打扫等。

妈妈让孩子知道自己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劳动,让孩子认识到劳动的价值和光荣,告诉孩子没有劳动就不会有收获,这样孩子才会积极参与到劳动中来。

孩子刚学习劳动时,有可能做得不好,妈妈要看到孩子的微小进步,并及时表扬。

友友见邻居家的孩子自己收拾房间,回家后也开始打扫自己的小屋子。友友从来没有打扫过屋子,折腾了一上午,屋子里也没有干净到哪里去。友友因此有些烦躁,想放弃收拾房间。

此时妈妈走进屋,见友友拿着扫帚扫地,当即夸奖说:“啊,友友能自己打扫卫生了,太好了。”听妈妈如此说,友友脸上露出笑容。然后,妈妈引导着友友如何整理,不一会儿房间就收拾得井井有条了。友友把邻居家孩子叫到家里,自豪地说:“你看,房间是我自己打扫的。”

孩子在劳动时,有任何进步,妈妈都要及时夸奖,这样才能提高孩子劳动的积极性,有助于孩子养成热爱劳动的好习惯。

◎细节

做朴素妈妈,培养孩子节俭的习惯

勤俭节约,从小的方面讲能够发家,从大的方面说可以强国。所以,妈妈要注重培养孩子节俭的良好习惯。

家教案例

新学期开始,珍珍去上学,发现很多同学背着名牌书包,穿着名牌新衣服,再看看自己,虽然浑身上下都是新的,但都不是名牌,心里有些难受,回到家后,也要求妈妈给自己买名牌。

珍珍的妈妈没有直接拒绝孩子的要求,而是让孩子看看自己身上穿的衣服。珍珍知道,妈妈的衣服都是几年前买的,因为家里经济条件不好,这两年就一直没有添加新衣服。看着妈妈破旧的衣服,再想想自己的行为,珍珍羞愧地低下了头,小声地对妈妈说了声“对不起”。

专家解析

现在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妈妈给孩子的零花钱也越来越多,但却不大注重对孩子的节俭教育,使得孩子在攀比风气盛行的社会里,很容易受虚荣心驱使,养成花钱大手大脚的毛病。

“成由勤俭败由奢”这句古训提醒人们,不管经济如何发达,节俭的理念都不过时,节俭的美德都需要保持下去。无论个人拥有多少财富,如果生活铺张奢侈,随意浪费,总有一天会把钱花光。

从个人方面来说,节俭能够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天长日久,就会积攒起一笔不小的财富,在提高理财能力的同时,也会促进自己的成功;对于国家来说,每人每天节约一滴水,一度电,加在一起就是巨大的资源。

所以,妈妈要帮助孩子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首先自己要给孩子做榜样,从日常生活的小事里,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习得节俭的行为;其次,妈妈还要让孩子明白节俭光荣,告诉孩子它是一种永不过时的美德,不仅有利于个人,还造福于社会。

只要妈妈从自身开始节俭朴素,并在日常生活中对孩子严格要求,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孩子就会养成节俭的良好习惯。

给妈妈的建议

妈妈是孩子最好的榜样,不管家里贫穷或富有,妈妈各方面都要尽量做到朴素,这样孩子才能学会节俭。

小霞想让妈妈给自己买件新衣服,因为班里的同学都穿得很漂亮,而自己还穿着去年妈妈给买的衣服。

她想去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妈妈时,却发现妈妈现在穿的衣服是前年的衣服。她不禁问妈妈:“妈妈,你不喜欢新衣服吗?咱家是不是没有钱买衣服啊?”

妈妈疼爱地看着孩子说:“不是妈妈不喜欢,只是它们都还能穿,买新的也是浪费啊。等这件旧了、不能穿了,再买也不迟啊。”听了妈妈的话,小霞收起了想买新衣服的念头。

妈妈的行为举止,时刻影响着孩子。妈妈节俭,孩子才会跟着妈妈学习,即便孩子想花钱买那些没必要的东西,看到妈妈没有,孩子也会羞于出口。

节俭无论对于个人还是国家都有很大的意义。妈妈让孩子从小节约每一分钱开始,让孩子体验节俭的成果,孩子会深刻感受到积少成多的道理。

由此妈妈还可以引导孩子节约电、水、粮食等,并让孩子计算,如果十几亿人都这样做的话会有怎样的结果。让孩子体验到个人的责任与义务,才会从内心里想着去节俭。

节俭向来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就是因为有了老一辈人的勤俭节约与艰苦奋斗,才有了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

磊磊吃饭挑食,不合自己胃口的东西拿起就倒掉。妈妈看着磊磊这个样子,就有意识地用玉米面蒸窝头,让孩子品尝,磊磊吃了一口就吐了出来,连声说“难吃”。妈妈就给孩子讲述几十年前的困苦生活,告诉孩子那时人们连窝头都吃不上,饿着肚子还要干活等等。

磊磊听后,虽然没有说什么,但以后浪费的行为减轻了许多。

妈妈有机会多给孩子讲述老一辈人勤俭持家的故事,让孩子学着忆苦思甜,能够帮助孩子学会节俭。

孩子没钱了就找妈妈要,不知道妈妈挣钱的辛苦,所以才会花钱大手大脚,不去节省。

因此,妈妈要让孩子认识到钱财的来之不易,告诉孩子自己是做什么工作,以及工作多长时间才会换取多少报酬。有条件的话,妈妈可以让孩子参观自己工作的场所,看自己如何劳动,或者让孩子亲身体验这样做的劳累。孩子明白了每一分钱都是辛苦劳动换取,就不会再随意浪费了。

任何一种习惯的养成,都需要在日常生活中经过长久的锻炼,节俭的行为也不例外。

妈妈很早就教小飞学着节俭,比如水龙头不要开得过大,人离开屋子要关上电灯,不是必须的物品不花钱去买等。这样,小飞慢慢地养成了节俭的好习惯。一次,到姨妈家走亲戚,他看见水龙头在滴水,就急忙走上前把它拧紧,姨妈看到后,夸奖小飞是个知道节俭的好孩子。

妈妈有意识地从日常生活中教孩子学会节俭,让孩子在小事中去接受节俭锻炼,才会形成孩子节俭的良好习惯。

◎细节

让孩子懂得珍惜时间

时间犹如生命,时间胜过金钱,任何人要想完成任何事情,必须有时间的保证才有可能。因此,妈妈要让孩子认识时间的意义,学会珍惜时间。

家教案例

早上,妈妈一边做早餐一边叫小虎起床,喊了几声,小虎才磨蹭着从热被窝里坐起身,拿起衣服左右看了好一会儿,才往身上穿。妈妈做好饭了,小虎刚穿好衣服,还没洗脸、刷牙呢。妈妈急忙给孩子倒好洗脸水,挤上牙膏,递给小虎,让他快些刷牙、洗脸。

小虎一边刷牙一边玩水,妈妈在旁边看着很着急。好不容易洗完了,刚端起饭碗,小虎看见了玩具,又放下筷子拿起了玩具……每天几乎都是如此,浪费了很多时间,妈妈为此很焦急,却无计可施。

专家解析

有人把时间比作金钱,有人把时间看似生命,这些人很小的时候就知道时间一去不复返,多少钱财都换不来,所以珍惜当前每分每秒的时间,勤奋学习科学知识,努力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一生兢兢业业,结果做出了很多的成绩,成为成功人士。

生活中也有很大一部分人,不知道时间的重要性,小时候贪玩,不知道好学上进,长大了又得过且过,让大量的时间无声地白白溜走,最终是碌碌无为一生,而到年迈体弱之时,再后悔没有珍惜时间,已经太迟,因为已没有能力与足够的时间去做事了。

时间如此珍贵,但孩子因为小,意识不到时间的重要性,更不知道该如何珍惜时间,因此常常做事情的时候左顾右盼、磨磨蹭蹭,玩起来就不知道停止。而此时妈妈如果认为孩子小,磨蹭正常,对孩子玩耍时间也不去限制,让孩子在无形中浪费了大量时间,就会让孩子形成拖拉的恶习。

所以,妈妈要尽早给孩子树立正确的时间观念,让孩子知道时间的重要性,改掉磨蹭的毛病,教孩子珍惜分分秒秒,学会高效地利用时间,使孩子在有限的时间内,各方面得到大幅度提高,帮助孩子走向成功、迈向胜利,成为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

给妈妈的建议

妈妈让孩子认识到珍惜时间的重要性,就要让孩子知道时间有限,而且永不停留,一去不复返。让孩子明白,只有抓住当前的分秒时间,才可以做更多的事情,才会出更多的成绩。如果故意浪费时间,将会受到时间的惩罚。

妈妈把这些道理说给孩子听,同时以古今中外名人珍惜时间的故事,来激励孩子,孩子就会学着珍惜时间。

孩子能否高效地利用时间,节省时间,与是否会安排做事顺序有很大的关系。

彤彤先前不知道如何安排学习时间,因此学习效率很低,总感觉到时间不够用。妈妈为了提高孩子利用时间的效率,每天都教孩子根据学习任务的紧迫性与重要程度不同,排列一个先后顺序。结果一段时间之后,彤彤的学习成绩提高了,而且也节省了不少时间。

彤彤体验到这样做的好处,以后不用妈妈提醒,每天都能够安排好自己的学习任务。

妈妈告诉孩子,要把最重要的、最紧迫的事情安排在前面,然后再按重要程度与紧迫性的不同,进行先后顺序排列,这样孩子把重要紧迫的事情做好了,不重要的事情最后没有时间不做也没有关系,因此可以高效地利用时间。

孩子做事情磨蹭,有孩子自身的原因,也是妈妈没有足够重视的结果。

芝芝随妈妈一起上街,她一边看一边走,速度很慢,妈妈就在前边等。想催孩子快一些,又怕累着了孩子,于是干脆背着孩子走。结果背了一段距离,孩子下来之后,走路的速度更慢了。此时芝芝的妈妈才明白,孩子是有意磨蹭,目的是想让自己背着她走路。

于是,妈妈不再提醒孩子走快些,只管在前面大步流星地走,结果芝芝在后面看妈妈走得快了,也只好小跑着跟了上去。

孩子磨蹭、拖拉,很多是故意的。因此,妈妈要想让孩子提高速度,就要使孩子体验磨蹭的后果,接受拖拉的惩罚,这样才能帮助孩子有效地改掉磨蹭的习惯。

生活中的很多时间是在不自觉中被浪费的,由于孩子对时间没有进行合理分配,导致不能最大限度地利用时间。

小朋总跟妈妈抱怨说,自己学习时间不够。妈妈仔细计算了一下,孩子一天来回坐车等车,就浪费了两个多小时,于是她帮助孩子制作了很多卡片,上面写着单词,让孩子装在书包里,在等车坐车时看。

结果,小朋的英语单词,都是在上学、放学的路上完成的,这样节省了大量背单词的时间,用于学习别的内容的时间就充裕了。

一些时间虽然看似很少,但积少能够成多。如果妈妈帮助孩子抓住了这些点滴时间,教孩子最大限度地利用时间,或者让孩子利用最佳的学习时间去记忆最难的内容,那么孩子的学习效率就会提高,学习时间就会变得充裕。

◎细节

做“书女”妈妈,引导孩子爱上读书读书能够使人增长知识,拓宽视野,陶冶情操,获得人生经验等。所以,妈妈要引导孩子喜欢上读书,使孩子成为一个博学多知的睿智之人。

家教案例

韩玉梅是初二的学生,每天放学回到家,她就打开电脑,要么玩游戏,要么就是与别人QQ聊天。妈妈感觉孩子上网没有多大用处,就推荐孩子去读四大名著,并且去书店给女儿买了回来。但韩玉梅只翻了几页,就把它放下了,说自己看完了。

妈妈问她四大名著都是什么,作者是谁。书就在眼前,韩玉梅都懒得看一眼,还对妈妈说:“告诉你看过了就看了,你就别考验我了,耽误我打游戏。”看着无可救药的女儿,妈妈悔恨自己没在孩子小时候引导她看书。

专家解析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传承着几千年的文明,蕴藏着无限的知识、智慧。如果养成爱读书的习惯,经常去博览群书,能够提高写作水平,丰富内心世界,增长知识才干,学会对人处事等,总之,读书能够使一个人活得更加精彩、充实、快乐。

现在的孩子喜欢读书的很少。出现这样的情况原因很多。有的孩子本来喜欢看课外书,但妈妈害怕孩子这样做耽误学习时间,影响以后的升学考试,于是就限制孩子读课外书,甚至看见课外书就没收,结果孩子读书的兴趣被扼杀,以后再也不爱读书;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娱乐活动增多了,比如电视剧、电影、电脑游戏等充斥在生活中,以其新颖、刺激吸引着孩子的眼球,如果再加上妈妈不喜欢看书,家里又没有适合孩子阅读的藏书,孩子会认为读书枯燥,没有意思,就不会喜欢上读书。

其实,妈妈引导孩子爱上读书并不是件难事。首先妈妈端正态度,不要限制孩子看正当的课外书,同时还要鼓励孩子多多阅读;其次是妈妈自己要喜欢看书,家里要藏有课外书籍,给孩子创造一个读书的氛围;再次,妈妈可以根据孩子小时候好奇心重、喜欢问为什么、爱好听故事等特点,引导孩子从课外书中找答案,或者自己讲完故事后,也让孩子给自己讲个故事等方法,让孩子慢慢地喜欢上读书。

给妈妈的建议

妈妈如果有热爱读书的良好习惯,孩子也会喜欢上读书。

晚饭后,妈妈收拾完毕,拿起一本书看了起来,3岁的小雅跑到妈妈的面前,也吵嚷着要看书。妈妈告诉孩子说:“你现在还不识字,所以看不了书。”“那你告诉我,书里都有什么呀?”小雅迫不及待地问。

妈妈就给孩子讲起了白雪公主与小矮人的故事,小雅听得如痴如醉。从此以后,小雅每天都缠着妈妈给自己讲故事,还吵嚷着让妈妈教自己识字,以后自己读故事书。

妈妈喜欢看书,孩子耳濡目染,也会跟着学习。如果妈妈本人不读书,而要求孩子去读书的话,孩子有可能会理直气壮地拒绝。

除了家里放有各种课外书籍外,妈妈最好经常带孩子去图书馆或书店,让孩子知道有那么多人喜欢读书,使孩子感受读书的氛围;然后叫孩子去看自己喜欢的书籍,大饱眼福一顿;最后再挑拣几本孩子最喜爱的书籍借回去看,或者买下来。久而久之,孩子自然就会喜欢上读书。

有些孩子生来喜欢读书,有些孩子则需要妈妈激发读书的兴趣。

小刚不喜欢读书,但性格开朗,乐于助人。妈妈为了激发小刚读书的兴趣,想出了一个好主意。一天,妈妈买了几本故事书,回家后,妈妈对小刚说,自己写文章需要引用两个故事,但这会要忙着做饭,让小刚帮自己看一下,从中选出两个最有意义的故事。

小刚虽然不爱看书,但看妈妈忙,于是拿起故事书看了起来,他挨个认真地看,被里面的许多小故事吸引住,不自觉地投入了进去,兴致越来越高。以后妈妈买回什么书,他都争着先看。

孩子没有读书的兴趣,很多时候是根本没有去看书。因此,妈妈引诱孩子体验一下读书的乐趣,激发出孩子读书的兴趣,孩子就会爱上读书。

孩子读课外书,妈妈不能像要求孩子学习课本那样严格,把生字词都要记住,写出段落大意等。在开始的时候,妈妈最好选择一些有趣的故事书给孩子随意阅读,然后鼓励孩子把看过的内容讲给自己听,这样妈妈既能检查了孩子读书的情况,又避免了使孩子厌烦。

孩子把读书当做一种休闲,在其中体验到了轻松快乐,才会喜欢上读书。

虽然妈妈对孩子读课外书不能限制,但因为现在垃圾图书太多,孩子认识不清,如果任由孩子自己选择,有时候可能会误读一些不良书籍,从而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因此,妈妈要指导孩子有选择性地阅读课外读物,有意识地引导孩子去精读对那些经典作品或者名著。

同时,妈妈还要让孩子学会博览群书,以弥补课本知识的不足,这样对孩子日后的发展会更加有利。

◎细节

培养孩子定期储蓄的习惯

储蓄,可以避免孩子随意浪费。因此,妈妈要培养孩子定期储蓄的习惯,教孩子学会精打细算花钱,提高了孩子的理财能力。

家教案例

小海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花钱大手大脚,不知道节省,每天妈妈给他的零花钱,他都能花得一分不剩。妈妈为了让小海学着节俭,就买回一个储蓄罐,告诉孩子,如果平时节省下来一些钱,到月底达到了规定的数目,就可以得到奖赏。

小海听妈妈如此说,以后花钱就开始算计,不再去买玩具与零食,结果第一个月就达到了妈妈规定的储蓄目标。小海要求妈妈周末带自己去游乐园,作为对自己的奖励,妈妈答应了,小海高兴极了。玩的时候,小海心里还想着,如何节省钱去实现下个月的储蓄目标呢。

专家解析

现在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孩子手中的零花钱越来越多,一些孩子控制不住自己购物的欲望,结果把钱花在了很多没必要消费的地方,而需要钱做正事的时候,手中却分文不剩了。时间久了,孩子就会形成花钱大手大脚的毛病,影响孩子今后的成长与发展。

因此,妈妈应该尽早让孩子学会节省着花钱,教孩子学会储蓄。一般来说,孩子还小,认识不到储蓄的意义与好处,不知道储蓄对自己的重要性,因此手里有了钱就随便乱花,没有钱就找妈妈去要,不愿意储蓄。这就需要妈妈激发孩子对储蓄的兴趣,让孩子主动节省。

妈妈可以带孩子一起去商场,让孩子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储蓄罐,同时,妈妈还要给孩子定一个储蓄的目标,如果孩子按时达到了目标,就给予孩子奖励,这样强化孩子储蓄的行为。过春节或过生日,孩子得到的压岁钱和生日金如果数目很大,妈妈可以带孩子一起去银行,以孩子的名字开一个户,让孩子体验自己有钱存在银行里的自豪。

妈妈还要让孩子知道,钱存在银行里会有利息。孩子看到钱放到银行里不动,竟然就会多出钱来,心里自然十分高兴。这些都会刺激孩子将储蓄行为的继续下去,帮助孩子养成定期储蓄的好习惯。

给妈妈的建议

孩子手里有了钱,普遍都会控制不住自己,把钱花得一分不剩,不知道节省,不愿意储蓄。所以,妈妈要让孩子学着储蓄,最好先带孩子去商场,购买孩子喜欢的储蓄罐。这样能够增加孩子对储蓄的兴趣,因为是孩子自己喜欢的东西,他就愿意把钱主动地放进去。

孩子与大人一样,手里有了钱,都是倾向于先花费后再储蓄剩余的钱,但往往最后打算储蓄时,却发现钱都花完了。妈妈让孩子学着运用储蓄优先的原则,先把要储蓄的钱拿走,这样就避免了最后没钱储蓄的情况发生了。

妈妈给松松买了储蓄罐,让他把剩余的钱放进罐里,松松答应了。一个月过去了,妈妈看储蓄罐里有多少钱,结果一分钱也没有。她就问松松为什么没有储蓄,松松说自己想着储蓄了,但零花钱到最后就花没了。

后来,妈妈每次给松松零花钱之后,让孩子先把要储蓄的钱拿出来放进储蓄罐里,剩余的钱再分配如何花。这样一个月之后,松松的储蓄罐里已经有不少的储蓄了。

妈妈给孩子制定的储蓄目标,要同孩子商量,不能时间太长,目标要切合实际,否则会打消孩子储蓄的积极性。

小烛的妈妈告诉孩子说,如果他能把零花钱节省下来,储蓄一年达到一千元钱的话,妈妈就带他去北京。北京是小烛十分向往的地方,于是他十分高兴地开始节省储蓄。

但是,一年的时间毕竟太长,小烛慢慢地失去了储蓄的兴趣,不再去想着储蓄,结果到了年底,还是最初一个月所储蓄的那几十元钱。

妈妈要帮孩子制订一个短期且容易实现的储蓄目标,孩子能够轻易地达到,那他储蓄的兴趣就会增加。

孩子储蓄的钱达到了一定的数目之后,妈妈最好带孩子去银行,以孩子的名字办一张银行卡,让孩子拿着,并教孩子学会存钱与支取。这样孩子会觉得特别自豪,感觉自己像大人一样了,储蓄的积极性就会更高。

钱存到银行里,会有利息。妈妈让孩子看到当初存入银行的数目,如果没有取出来花费,隔一年之后再去查看,就会发现自己存进去的钱增多了。妈妈此时就可以给孩子讲有关储蓄利息的知识,孩子体验到钱生钱的好处,就更加愿意储蓄了。

储蓄的钱,最终是用来花费的。如果孩子只存不花,或者只花不存,都不利于孩子理财能力的提高。所以,妈妈既要教孩子定期储蓄,同时也要让孩子学会用储蓄的钱合理消费。

◎细节

妈妈不乱花钱,孩子才会理性消费

理性消费指能够经得住诱惑,控制购买欲望,知道如何砍价等,从而减少很多不必要的开支。妈妈要带头不乱花钱,让孩子跟着学会理性消费,避免浪费。

家教案例

小仁随妈妈一起上街,看着眼花缭乱的商品,听着商家降价处理的吆喝声,忍不住停下来观看。她拿起一个发卡,卖东西的人急忙夸奖小仁有眼光,说那个发卡十分漂亮,虽然小仁头发短,用不着,但经不住商人的忽悠,准备掏钱买。

妈妈看见了,急忙拉着小仁离开,并且告诉她,这是商人卖东西的手段,天天说是降价处理,天天是一个价钱,一点都不便宜。同时还让小仁明白,如果不是需要的东西,再便宜买回去也没有用等。听了妈妈这番话,小仁仔细想了一下,觉得很有道理,以后就慢慢地学会了理性消费。

专家解析

现在的孩子,大多都是独生子,家长对孩子普遍娇生惯养,有求必应,再加上生活水平的提高,妈妈给孩子的零花钱也越来越多,而对孩子的花费却不去关注与限制。

这样,孩子手中有了钱,本身自控能力差,又加上广告宣传的引诱,商家降价处理的忽悠,新颖东西的吸引,或者攀比的心理等因素,容易盲目消费。很多时候手中的钱花完了,买了很多不实用的物品,而需要的东西却没有买,把钱白白浪费了。

这样做不利于孩子养成节俭的习惯,不能提高孩子理财的能力,还容易使孩子形成花钱大手大脚的恶习,对孩子将来的发展不利。所以,妈妈要帮助孩子学会理性消费,使孩子把每一分钱都用当所用。

要达到这个标准,妈妈首先自己不能胡乱花钱,给孩子做一个好榜样,教育孩子的时候才能收到好的效果。其次,要让孩子根据手中零花钱的多少,做一个预算,列出必要物品的消费清单。实际花费的时候,要严格按照计划去做,不能有太大的出入。

除此之外,妈妈还要让孩子知道父母挣钱的辛苦,教孩子避免受广告误导和商家打折吸引而去冲动消费。让孩子买必需的物品时,学会货比三家,掌握砍价的技巧等,这样,孩子才能买到物有所值的实用商品,使每一分钱都发挥出它最大的价值。

给妈妈的建议

妈妈是孩子最好的榜样,如果妈妈随便花钱,孩子也会跟着妈妈学会乱花钱的习惯。

英英妈妈学习开车,两个月之后拿到了驾照,因此十分高兴,花了几百元钱请朋友吃饭,当时也带英英一起去了。

几天之后,妈妈发现家里少了200元钱,一问孩子,才知道是英英因为成绩考到前五名,请同学吃饭庆祝拿走的。妈妈十分生气,问英英为什么花那么多钱去请人吃饭,没想到英英张口道:“不是跟你学的吗?”妈妈此时想到自己请客花去几百元钱,顿时哑口无言。

妈妈的一言一行,孩子都会看在眼里,并且模仿学习。因此,妈妈让孩子学会理性消费,首先自己就要给孩子做个表率。

虽然说现在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但每一分钱也都是来之不易。妈妈要让孩子节省着花钱,学着理性消费,要让孩子知道自己挣钱的辛苦。通过让孩子参观自己的工作场所,或者利用假期让孩子去勤工俭学,使孩子亲身体验挣钱的不易,才能有效地减少孩子冲动消费的行为。

妈妈给孩子零花钱之后,引导着孩子制订购买计划,让孩子按着计划去消费,这样可以减少孩子不必要的花销。

妈妈无论给钱鹏超多少零花钱,只要他出去一趟,回家时就会一分不剩,花得一干二净,而买回家的大多都是些无用的东西。面对孩子花钱如流水的情况,妈妈就教的超制订消费计划,同孩子商量列出必须要买的物品,并要求孩子严格按计划执行。

钱鹏超虽然看见东西还有要买的冲动,但一想到计划里没有,就控制住自己,结果再也没胡乱花钱了。

计划的好处就是有据可依,孩子只买计划里的东西,能够避免盲目消费。

一些孩子之所以花钱没有节制,是因为受到不良攀比心理的影响。

新学期开始,妈妈给坤坤买了一个新书包,开始时坤坤还很高兴,但第一天放学回家就垂头丧气,说班里同学大多背的都是名牌书包,要求妈妈也给自己买一个名牌。妈妈给孩子讲不良攀比的害处,引导孩子去同别人比学习,让孩子明白只有成绩好,才最有面子。

于是坤坤放弃了要名牌书包的要求,开始用心学习。

妈妈要让孩子认识到盲目攀比的害处,帮助孩子克服不良攀比的心理,减少不必要的花费,学会理性消费。

买孩子必须要用的物品,妈妈可以带着孩子多去几家商场转悠,让孩子比较同类商品的质量,教孩子学着讨价还价,让孩子明白商家的心理,掌握砍价的技巧,这样孩子就会买到物美价廉的实用商品,能够节约不少钱财,避免不必要的浪费。

◎细节

培养乐于助人的好孩子

乐于助人不仅帮助了别人,自己也能从中体验到快乐,而且使自己的人际关系更和谐。因此,妈妈要培养孩子乐于助人的好习惯。

家教案例

花花与邻居家的孩子小营发生了矛盾,两个孩子互不搭理,这样一直僵持着。一天,花花玩到天黑,回家后对妈妈说:“我看小营一个人在门外哭泣,可能是他爸妈都没在家,真是活该。”妈妈听女儿这样说,反问道:“如果你处于小营现在的处境,你希望他如何做。”

花花想了一会说:“希望有人帮助我。”“那么,你把小营叫到家里来吃饭,等他爸妈回来再把他送回去,好吗?”花花答应了。这样,两个孩子吃完饭,又在一起愉快地玩了起来。矛盾化解了,友谊变深了,花花因此十分开心。

专家解析

乐于助人就是看见别人有什么困难,主动自愿地上前协助。乐于助人的品质会使自己更快乐,人际关系更和谐,得到的机会更多,获得成功的可能性也更大。

但是,生活中有很多孩子,漠视别人出现的困难,不知道在别人需要时及时搭把手。归根结底是因为这些孩子在家里一直处于被照顾的地位,不会关心别人,缺乏爱心,形成了自私自利的性格,有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

这样的孩子容易被孤立,内心也会很孤寂。这种状况不利于孩子身心健康的成长。同时也会阻碍孩子与别人形成良好的关系,还会因此妨碍事业的成功。所以,妈妈在孩子小的时候,就要注意培养孩子乐于助人的高尚品质,让孩子生活在爱与被爱的和谐氛围里。

这需要妈妈从几方面做起:用好人好事的榜样去感染孩子,唤起孩子的同情与关爱之心;让孩子学会体察别人的难处,学会主动去帮助他人;教孩子根据别人的真实需要给予帮助,并且做到量力而行,以避免适得其反,给自身带来不必要的伤害等。

给妈妈的建议

妈妈在给孩子无私的关爱与照顾时,从来不要求孩子有什么回报,这是伟大母爱的体现,但妈妈这样做,并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洋洋的妈妈下班后,感觉到头有些痛,就躺在了床上,她有些口渴,但不想动弹,就叫正在打游戏的洋洋给自己倒杯水。洋洋听见了妈妈说话,还是聚精会神地玩,过了一会才回答妈妈说:“我正在忙呢,你自己去倒吧。”

妈妈本身头就痛,听了女儿这句话,心酸得眼泪都要流下来了。她没有想到,自己精心护理大的女儿,却在自己生病时连一杯水都懒得去端。

由于妈妈一直奉献,孩子只知道索取,长此以往就容易使孩子形成自私自利的心理。所以,妈妈在照顾孩子的时候,要时刻提醒孩子去关心自己,这样有助于孩子形成关爱他人的品质。

助人为乐是种习惯,妈妈用榜样去感染孩子,孩子也会学着去帮助他人。

芊芊小时候因过于受宠的缘故,特别自私,有了好吃的东西从来不给别人,更别说让她去帮助别人。后来,妈妈有意识地给芊芊讲助人为乐的人受人爱戴的故事,引导孩子去思考为什么这样的人会受欢迎,并且让孩子看“感动中国”的节目。

慢慢地,芊芊开始转变自己的自私心理,试着与人分享并帮助别人。看到孩子的这些进步,妈妈十分高兴。

生活中,有很多助人为乐的事件发生,媒体里也多有报道,妈妈可以经常给孩子讲讲这些故事,让这些事件感染孩子,孩子也会慢慢地学会乐于助人。

留心生活,会有很多遇到困难时需要帮助的人。妈妈要教孩子看到别人有难时就及时上前搭把手,让孩子通过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小事,形成乐于助人的品质。

妈妈送欢欢坐公交车去学校,过了一站地,上来一个残疾人。座位上的人有些装作没看见,有的假装在睡觉,坐在后面的欢欢也看到了那位残疾人,见前面没有人让座,自己也没有动。站着的妈妈引导欢欢说:“孩子,那个叔叔腿不方便。”欢欢心领神会地站起身,搀扶着那位叔叔到自己的座位上。车内很多人投来赞赏的目光,妈妈也给了孩子一个赞美的微笑。

有时候,孩子看到别人有难,却不知道是否应该上前,妈妈此时要引导孩子主动去提供帮助,时间久了,孩子就会形成帮助人的习惯。

当孩子看见别人向自己求助时,或者是别人有难孩子想去主动帮助时,因为自己能力受到限制,或者别的一些原因,有可能会伤着自己,反而会越帮越忙。遇到这种情况,妈妈要教孩子学会量力而行,不能因为助人为乐而损伤自己,也不要因为好心助人却为别人增添了麻烦。妈妈要告诉孩子多动脑筋,采用安全的方法去帮助别人。妈妈平时要多教孩子一些安全常识和救护的知识,避免孩子在遇到危急情况时助人心切而莽撞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