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改变习惯,改变一生
44971200000069

第69章 改变无节律的生活

生活是需要节奏的,过于紧张和放松都不是最佳状态。对健康来说,人人都是平等的,只要你违背了客观规律,你就要受到惩罚。

21世纪的到来,经济高速发展,物质越来越丰富,人类的社会活动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但是,人们的生活压力也与日俱增了,许多人开始变得心神浮躁、急躁,实际上并不轻松。

许多国家的研究表明:与20世纪50年代相比,尽管经济收入明显提高,但人们的幸福度却没有多少改变,人们并不觉得更快乐。人口的剧增,带来了巨大的生存压力;经济活动的频繁,使人的社会关系变得更加复杂。同时,科技发展,也带来了一些无法克服的副作用。

有人说,这是发展的代价,因为发展也需要付出,万事都不可鱼与熊掌兼得。因此,在今天一日千里的社会中,人人都想领先,人人都怕落后,自我加压,被迫加压,节奏加快,竞争激烈。看看那些英年得病或早逝的“白骨精”们,他们也都有一个共同的节律,就是保健少,压力多,工作多,体力超累。其实,他们的生物钟节律早已被打乱,疲劳的积累,健康的透支,对自然规律的违背,这一切所导致的最直接的结果就是过早地夭亡。

人生的时间虽然有限,但毕竟不可能全用在工作和学习上,既然人类在长期的自然进化过程中形成了人体与自然界同步的生物节律和生物钟,所以人类要想生存就必须适应这个生物节律。但如今,人体生物节律却被破坏了,膳食规律也被打乱了,快餐饱餐、吸烟酗酒、运动减少、失眠增多,这一系列的不良生活习惯都是造成身心疾病的根源。所以,现代人的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溃疡病、糖尿病、癌症也变得越来越多了。甚至,还有一些不可阻挡的趋势。

人的生物钟常有相对固定的节律,按照规律的生活作息,人体的生理代谢才会最平稳,并且耗能最少,最节约能量,心理生理才会处于最和谐的状态。相反,若是生活无规律,作息无秩序,体内代谢极易被扰乱,轻者有损健康,重者导致疾病,缩短寿命。

我们一定要遵守自己的作息规律。据研究表明,每个人都有自己特定的生活节律,最好不要随意变动。什么时间做什么工作,什么时间该休息,最好不要打破这一规律,这样才能保证人的身体和心理的健康。如果扰乱了这种生物钟节律,那么人的寿命就有可能缩短10%以上。

据医疗临床观察表明,一些女性群体如果经常出现上夜班、熬夜的情况,这类群体受到宫颈疾病侵袭的概率就会增大。这是因为,长期的黑白颠倒,会改变身体原有的生物钟,从而引发机体生命节律紊乱,这种紊乱便会导致一系列的内分泌失调,使排卵周期受到影响,进而导致痛经、月经不调,严重的还可能会因此机体抵抗力下降,从而诱发子宫内膜癌。

还有一些人,由于熬夜或夜班后神经一直持续着兴奋状态,会存在一时睡不着的现象,于是一些便干脆不睡或者推迟睡眠,而去打扑克、看碟片或吃夜宵,这都是不可取的。医学保健专家表示,人一定要把睡眠及时补足,这样才能消除疲劳,恢复体力和精力。否则,疲劳感会一直伴随着你。

据研究表明,睡眠不足的危害是非常大的。如果连续两个晚上不睡觉,血压就会升高,免疫系统功能就会减弱,而且还会使抵御癌症的能力降低。比如,人如果长时间地每天只睡4个小时,这个人的胰岛素的分泌量就会减少,一周之内,健康的年轻人也可能会出现前驱性糖尿病的症状。

另外,睡眠时可以产生控制脂肪和肌肉的生长激素,所以睡眠不足也是使人变得肥胖的诱因之一。所以,经常缺乏睡眠的人,就容易引发感冒、抑郁症、糖尿病、肥胖、中风、心脏病和癌症等。

改变无节律的生活,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合理地利用时间。由于人体生物钟的变化,大脑皮层的不同区域的功能也在时时发生着变化,所以不同的时段的工作效率也不一样。而当你了解了自己的生物节律后,就可以扬长避短,充分利用生物节律的高潮期,获取理想的学习、工作成效。

在低潮期,适当地调整安排自己的生活,以提高适应能力,减少生物节律带来的不良影响。

作息有规律,才能保证充足的睡眠。充足的睡眠,不仅是第二天能够有饱满的精神进行工作的基础,更是回归健康的重点。休息不好、睡眠不足,会使人在白天的时候昏昏欲睡,思路也不清晰。并且不能明确表达自己的意思,精神也无法集中,动作无法协调,不论做什么事情都很容易出错。因此,专家认为,一个成年人一天最少要保证七至八小时的睡眠才能为第二天的工作提供足够的精力。

生活应有规律,人应该按照自然生物钟的节律作息和活动,只有这样才会更有利于健康、工作和学习。据研究表明:

——上午8~11点,是组织、计划、写作和进行一些创造性思维活动的最佳时间。最好把一天中最艰巨的任务放在此时完成。同时,这段时间疼痛最不敏感,此时治牙最合适。

——上午11~12点,是开会的最佳时间,人们此时最为清醒。这段时间易用于解决问题和进行一些复杂的决策。

——12时~下午2时,此间一天中快乐的情绪达到了高潮,适宜进行商业社会活动。

——下午2~4时,会出现所谓的“下午低沉期”。此时易出现困乏现象,最好午睡片刻,或是打一些必要的电话,作些有趣的阅读,尽量避免乏味的活动。

——下午4~6时,人体从“低沉期”解脱出来,思维又开始活跃。可把一天中较重要的工作放在此时做,并且这是进行长期记忆的好时光。

——下午5~7时,人体的体温最高,此时作些锻炼有助于你在晚上顺利入睡,提高睡眠质量。

——晚上7~10时,可就一些较严肃的家庭话题进行讨论,也是学习的最佳时间。

——晚上11~12时,人体准备休息,各脏器活动极慢,进入梦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