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利的环境下说“不”,是对自我的尊重,也是对别人的真诚,所以只有懂得尊重自己的人,别人才会懂得如何尊重我们,不要活在别人的价值观里。
中国有句古话说:“人活一张脸,树活一张皮。”“面子”在我们传统观念中的地位可见一斑。因此,人总是面对别人的要求时不敢轻易拒绝,以至于落到了被埋怨的地步,既出了力也没有功劳。
但是,如果你看过下面这个故事,也许你会有一些感触:
有一位善良的富翁,盖了一栋大房子,他特别要求建筑的师傅把四周的房檐建得加倍的长,这样便能使贫苦无家的人在下面暂时躲避风雪。
房子建成了,果然有许多穷人聚集檐下,他们甚至摆摊子做起买卖,并生火煮饭。有些不悦的家人,也常与在檐下的人争吵。嘈杂的人声与油烟使富翁不堪其扰。在冬天里,还有一个老人在檐下冻死了,大家都骂富翁不仁。
夏天,一场飓风刮过,别人的房子都没事,富翁的房子却因为屋檐特别长,居然被掀了顶。村人们都说这是恶有恶报。
重修屋顶时,富翁要求只建小小的房檐,因为他明白施人余荫总让受施者有仰人鼻息的自卑感,结果由自卑变成了敌对。
富翁把钱捐给慈善机构,并盖了一间小房子,所能荫庇的范围远比以前的房檐小,但是四面有墙,是栋正式的屋子。许多无家可归的人,都在其中获得暂时的庇护。
没有几年,富翁成了最受欢迎的人。他死后,人们因继续受到他的恩泽而纪念他。
实际工作中,我们也会经常碰到这样一些事情。我们私底下帮忙的事情,只能偶尔为之,而且要让对方清楚你是卖他一个人情,不能养大他的胃口,该拒绝时还要明白地说“不”。我们应该展现我们最真实的自己,不必戴着面具来生活,对我们力所不能及的事可以潇洒地说一声“不”。如果只是一味地要面子,那么到头来只能是自酿苦果。
人生就是在不断地拒绝之中度过的,就像事物经过否定之后而产生螺旋上升一样。我们在工作中帮助同事,有助于提高整个团队的工作效率。但是,在帮助同事的过程中也要采取一定的方式、方法,千万不要因为采取的方法不当,而惹来别人的抱怨。
但是,采取拒绝也要采用合适的方法和相应的技巧,否则就容易造成对对方的伤害,容易引发怨恨和不满,从而导致人际关系的破裂,甚至还会引起各种难解的纠纷,让自己陷入非常被动的麻烦境地中。
不管怎么说,满怀希望去请求别人,却遭受无情的拒绝,的确会令人十分难堪。即使不至于闹到很严重的地步,因为拒绝而引起的疙瘩也将使对方不愉快而长时间耿耿于怀,不能忘记。
因此,在拒绝时,我们不妨采取以下几个策略:——拒绝的话不要直接脱口而出。拒绝他人的时候,应该摈弃直言直语的习惯。因为直言直语的习惯往往会令被拒绝的人感到没有面子,下不了台,伤和气。这就需要采用一些巧妙委婉的拒绝方式,既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又将对方失望与不快的情绪控制在最小范围内,不影响彼此之间的人际关系。
比如,我们可以通过身体姿态,或者非直接的语言把自己拒绝的意图传递给对方;还有,我们也可以采用转换话题的方式,当对方提出某事的请求时,你却有意识的回避,可以把话题引到其他事情上。这样既不使对方感到难堪,又可逐步减弱对方的企求心理,达到婉转谢绝的目的。
所以,只要我们的拒绝讲究艺术,那么我们的拒绝就既不会让自己过意不去,也不会令对方感到尴尬。
——采用“先肯定,后否定”的方法。当对方对你发出请求时,一开口就说“不行”往往会伤了两人的交情,但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方法,就是先表示理解和同情,然后再据实陈述无法接受的理由,以获得对方的理解,使其自动放弃请求。
——避免“吃人家的嘴短,拿人家的手短”。中国讲究礼尚往来,而且这种互惠定律,似乎已经成了人类行为的不成文的规则。在工作和生活中,有的人对他人十分热情,见面总是哥长姐短,有事没事总喜欢拉近乎,要么就是一起吃饭,当然一般是他来付账。但是,交往时间久了,便见了这个人的真实目的,要你给他办点“小事”。你一直欠着这个情,而你又觉得不太好办,但你却很难拒绝。俗话说:“受人一饭,听人使唤。”可见,为了保持一定的自由,你最好不要欠人情债。
——明白干脆地说出“不”字。
在有些情况下,明显不能办到的事,就要明白干脆地说出“不”字,当然你的态度要温和婉转。如果模棱两可的说,会使对方怀有希望,引发误解。俗话说:“长痛不如短痛,晚断不如早断。”要拒绝,就要一次性地让对方死心,否则只会害人害己,贻害无穷。
——把说“不”形成习惯。
与人相处时,人们往往会羞于拒绝别人,认为那样做会伤害朋友,破坏友情,这种想法未免有些偏激。其实,善于说“不”也是一种好习惯,它不但不会破坏友情,反而会增加别人对你的信任。成功地拒绝他人的不实之请可以节省自己的时间和精力,还可以免除由不情愿行为所带来的心理压力。因此,只要是自己不愿意的事,就要勇敢地说“不”!久而久之,别人也就不对你报有希望了。那么,一些无聊的要求、拜托就不会烦扰你了。
总之,在拒绝时,把握分寸是要点,拒绝成效要彻底,不可以拖泥带水,要做到有原则性,让人一听就知道你的拒绝的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