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曹操的故事
44847000000028

第28章 袁军中计

后来袁绍想起这件事,忽然意识到自己确实错过了一个好机会,才后悔不已。这时候已到公元200年,袁绍下定决心要出兵收拾曹操。首先,他找来了当时著名的文学家陈琳写了一篇讨伐曹操的檄文,并且昭告天下,四处张贴。

檄文里把曹操讲得一文不值,甚至连小时候的一些糗事都给翻出来了。

看到这篇檄文的时候,正巧遇上曹操头风病发作,正在卧床休息,本来身体就不太好的曹操,看了之后居然出了一身冷汗,他不禁大骂袁绍真小人,伪君子:“今生我曹操与你袁绍不共戴天!”骂完之后,曹操猛地从床上坐起来想要马上带兵去杀掉袁绍。说来也奇怪,这一振作之后,他的头居然不疼了。

一篇檄文将曹操气得如此模样,由此可见袁绍在檄文里对曹操的辱骂,已经到了无中生有的地步。

檄文发出后,袁绍于二月正式带兵起程,他首先来到了黎阳,想要渡河直接到许都去与曹操决一死战。

但是,曹操在这里早有部署,岂能让你这么容易就渡河!

袁绍见曹操居然早有准备,恨得咬牙切齿,好!你曹操早有准备,那我就一一将你攻破!

于是,他派出手下大将颜良带兵进攻正在白马驻守的东郡太守刘延。

做出这样的战略决定,袁绍有自己的考虑,他想让颜良攻破刘延,占据了黄河南岸的要点之后,可以保障主力部队渡河。

但是,刘延在双方兵力悬殊的情况下,从二月一直死守到四月,还是没有让颜良攻破白马。

曹操见状,本来想保存力量,等待和袁绍的正面对决,但是手下的谋士却建议他前去为白马解围。

因为袁绍本来兵力就多,如果让他取得了白马的胜利,顺利渡过黄河,对曹军士气的影响是非常不利的。相反,此举如果鼓舞了袁军的士气,只怕接下来他们势如破竹,曹军就更加处于不利地位啦。行军打仗,士气可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东西啊!

曹操接受了这个建议,决定要取得初战的胜利,挫一挫袁军的锐气。于是,他亲自带兵赶往白马支援刘延。

到达东郡之后,曹操亲眼看到袁绍的兵力,心中不由十分紧张,想一想,自己的兵力还不到他的一半儿,这个仗到底该如何打呢?

这时,谋士荀攸给曹操出了个主意:“曹公,既然袁绍兵马众多,那么我们就要想办法将他的兵力分散,然后我们再集中兵力攻打他的主力部队,或许就能解了白马的困境。”

曹操闻言高兴地看着他:“你有什么好主意?”

荀攸接着说道:“我的主意就是声东击西!我军先派出一路兵士将袁绍引到延津,然后另一部分兵士再佯装要渡河攻打袁绍的后方,这样就可以使袁绍将兵力两处分散开来。达到这个目的之后,我们就派出轻骑兵迅速攻击在白马的袁绍的兵力,我相信他们绝不会想到我军会从天而降,这样我们就可以来个攻其不备,如此一来,还怕攻不破颜良吗?”

曹操闻言哈哈大笑,抓着荀攸的手说:“这真是个好主意,如果白马能够解围,我一定给你记大功!”说完,曹操赶紧依计行事。首先他派出一支军队往延津而去,当然,这个动作得非常明显,故意要让袁绍看见,就等他上钩。

果然不出荀攸的意料,袁绍果然将自己的兵力分散了一部分往延津而去,防止曹操攻打他的后方。

见袁绍上当,曹操马上率领轻骑兵,并以手下张辽、关羽为前锋,飞速往白马赶去。

到了白马,两军碰个正着,还没等颜良部队反应过来,曹军已经手持大刀长矛,冲将过来。

颜良大叫士兵们赶快应战,自己率先跨上战马,双刀直指关羽。

关羽大喝一声,手杨刀落,颜良便被斩下马来,尸身断成了两截。

颜良手下士兵一看颜良已死,再也无心应战,纷纷四散逃开了,一时间死的死,伤的伤,哀号一片,至此,白马之围被解。

袁军撤离白马之后,曹操带领白马的百姓沿黄河往西撤退。百姓撤退速度很慢,袁绍知道后,又带着兵士来追,并且成功地让大军渡过了黄河。

袁绍带领大军驻扎,只是派出大将文丑和刘备一起率领骑兵去追击曹军。

这时候曹操只有骑兵六百人不到,驻扎在南阪(在白马南)下,而文丑和刘备带着六千骑兵不说,后面还有步兵跟进。情急之下,曹操明白只有消财保命了。

于是,他命令士兵们一边往前赶路,一边将军队中值钱的东西统统都扔在路边,甚至包括打仗用的战车,也扔了不要,丢在路上。

袁军来到后一看,路上甚多值钱物品,当即也不追击曹操,而是纷纷在路边争抢财物。

曹操其实根本没有走远,而是隐藏在路边的杂草堆中,见袁军一个个都中了自己的计,他瞅准了机会,一声令下,士兵们纷纷冲出去,见到袁军就杀。

可怜袁军一个个还想着路边白捡的财物,还没反应过来,就已做了曹军的刀下鬼,而大将文丑在混孔中被斩杀。最后,曹军非但没有损失,反而将袁军的很多马匹带回了官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