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曹操的故事
44847000000015

第15章 拒为反贼

济南在曹操的治理下,清除了贪官,撇除了恶习,社会治安日趋稳定,百姓也开始安居乐业。曹操面对这一片井然有序的社会景象,心中描绘出了更多关于济南的美好蓝图。

但是,空有满腔抱负,却已无法实现,曹操经常一人坐在书房之中,无奈地叹气。

原来,他在济南做的这两件事,已经动摇了很多达官贵人的根本基础,他们被曹操断了财源,发财之道再不那么顺通,心里都非常记恨曹操,所以时常想着法子要整治曹操。

如果曹操是孤身一人,根本毫无畏惧,他担心的是他的家人,如果因为他而让家人遭到伤害,曹操于心不忍。

所以,他开始有了辞去济南相的想法。

后人评断曹操此次辞官的原因,争议非常大。曹操在《让县自明本志令》中说,自己的强硬政策让老百姓得到了实惠,但却使得很多达官贵人受到了损失,所以招致了许多嫉恨,他害怕这些嫉恨会伤害到自己的家人,所以选择辞去济南相一职。

这个说法让很多人都无法相信,因为此时曹操的父亲曹嵩正在朝廷里担任太尉,所以他根本不必担心有人会因为他的政策而打击报复他的父亲;于是,很多人猜测,曹操辞官的根本原因是他自己觉得得罪了太多人,对以后的仕途会产生影响,所以才辞去了官职。

众多史料摆在眼前,大家据理力争,都有道理,只是历史就是历史,没有亲身经历,谁也无法准确地说出当时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所以,我们应该用理性的目光看待曹操,不去管他为什么辞官,只要看到他在位之时,为百姓做了多少好事、实事,为百姓谋了多少福利,就足够了。

辞官回到家里的曹操又过了一段悠闲日子,不久之后,前方传来消息,金城(今兰州)人边章、韩遂起兵造反啦,这是继黄巾起义之后,汉灵帝又一次遇到造反,消息传来,朝野上下自然是一场不小的波动。

这天天色未晚,父亲曹嵩却提前回来了,他神色慌张地走进曹操的书房,对曹操说道:“阿瞒,反贼已经率数万大军进军长安,已经到了皇陵啦!”

这个消息非同小可,曹操不禁从椅子上一振而起:“快派兵,派兵去打啊!父亲现在是朝廷太尉,应该赶紧建议皇上出兵。”

曹嵩点点头:“已经派出了十万大军,和先前的五万大军会合。”

曹操松了一口气,韩遂、边章虽然大举反旗,但是兵力不够,所以暂时也成不了什么气候。

曹嵩顿了一顿,又道:“阿瞒,皇上有意任命你为都尉,率军镇压反贼。”

上次镇压黄巾军取得胜利的曹操,在这个时候正好派上用场,对于行兵打仗,曹操非常感兴趣,他爽快地接受了。

在汉军猛烈的攻击下,韩遂终于被打退到老家金城,长安总算是给保住了,东汉王室也得到了暂时的安宁。

令人想不到的是,公元186年冬,韩遂和自己的搭档边章,因为是否再次进攻意见不合,韩遂居然杀了边章,自己带兵进攻陇西。

汉灵帝立即快马传书让陇西太守李相如出兵作战,但是,李相如不但没有出兵镇压韩遂,反而与韩遂议和,希望和他一起推翻汉室。

这个消息马上在全国传播开来,使得凉州刺史耿鄙的一个叫做马腾的属下也树起了反旗,起兵响应韩遂,希望和他一起反汉。

一时间,天下局势风云变幻,汉室江山岌岌可危,而那些想要造反的人也开始蠢蠢欲动了。

就在这时,父亲曹嵩因为年事已高,被朝廷罢官,告老还乡了。虽然曹嵩这个太尉是花钱买来的,但他给朝廷做了一辈子的官,到老了居然落了个技罢官的下场,放在谁心里也不好受啊!

不过曹嵩什么也没说,只是默默地回乡去了。

冀州刺史王芬知道了这件事情之后,料定此时的曹操对朝廷一定心怀不满,于是,他特地拜会曹操来了。

同为朝廷命官,曹操和王芬有过一面之缘,两人相见,少不了喝酒谈天。待喝到半醉之时,王芬忽然说:“听闻曹太尉被罢官归乡,王芬心里真是难受啊!”

他口中的曹太尉,就是曹操的父亲曹嵩。

他接着说道:“想当年,曹腾大人伺候几代先帝,从来都没有犯过差错,待人处世,无不宽厚慈祥,才成就了曹家的富贵,而曹太尉年少的时候就显露出了过人的才华,一心一意为朝廷卖命,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是那么认真,让我们这些小辈敬仰,而朝廷居然不念一点旧情,说罢免就罢免,真是让人寒心啊!”

曹操闻言心中一动,脸上却依旧不动声色,他给王芬倒上一杯酒,道:“自古官场多变,哪能尽如人意!”

“非也,非也,”王芬继续说道,“如遇明君,则可终生富贵,福泽子孙。”

话已经说到这个份儿上,曹操完全明白了王芬的意思,而王芬也不再绕弯子,在来找曹操之前,他已经勾结了汝南人陈逸、南阳人许攸、沛国人周旌等人,还有一些地方豪强,准备造反。此次前来拉拢曹操,就是看重了曹操在朝廷担任都尉一职,对他们的整个计划十分有利。

当下,王芬让曹操屏退下人,将自己的来意清清楚楚地告诉了曹操。

说完之后,他对曹操说:“我们打算废掉灵帝,立合肥侯为皇帝,到时候我们大家都是开国功臣,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责。”

曹操在心中冷笑,凭你们几个,也想动摇汉室根本?不过,曹操没有将这句话说出来,而是继续问道:“皇上深居内宫,除去长安各处的兵力不说,皇宫大内布满许多侍卫,你们将要如何下手?”

见曹操有些兴趣,为了彻底拉拢曹操,王芬将他们的计划和盘托出:“灵帝马上就要开始北巡河间国(隶属于冀州刺史部)了,到时候他离开了皇宫,我们就有机会下手了。”

哦,原来他们是打算在路上下手,曹操声色不动,既不答应,也不否决,只是告诫王芬:“现在天下反贼无数,都想另立江山,不过无论谁侥幸得胜,都是反贼!”

曹操的意思已经很明白,他不愿意做一个让天下人唾弃的反贼!但是王芬此时已喝得醉意醺醺,还以为曹操已经答应了他,便大笑道:“孟德是个识时务的人,到时候荣华富贵少不了你的一份儿。”话罢,他高兴而去了。

待王芬离开之后,曹操再也无法安静下来,灵帝北巡出发的日子已经定下来了,就在这几天,如果真让王芬这些人得手,那还不天下大乱!

想到这里,曹操赶紧更衣往宫中赶去面见圣上。

虽然曹操身为都尉,但官职甚小,皇上岂能让他想见就见。赶到皇宫之时,皇、上已经歇下了,暂不见客。

于是,曹操就在宫门外等候了整整一晚,第二天一早等皇上起来,他又请公公去报。

见到皇上后,曹操先是跪倒在地,悲声地说道:“孟德自知犯下大错,还请皇上为孟德做主!”

汉灵帝好奇地问道:“曹都尉,你难道犯下了什么错吗?”

于是,曹操将王芬如何拉拢他,又准备什么时候对灵帝动手,都一一对灵帝详细说了。

现在天下大乱,规覦自己这个宝座的人还少吗?汉灵帝长叹一声,想不到曹操非但不反,反而来通风报信,可见他对汉室一片赤诚。

汉灵帝走到曹操面前,抓起曹操的手说:“如果不是你,只怕我也没几天活头了。”

曹操对汉室忠诚,给汉灵帝通风报信是应该的,他也没有居功,但是,他害怕王芬一干人如果知道了自己的行为,会对他家人不利。

于是,曹操将自己的担忧对汉灵帝说了。

汉灵帝哈哈一笑:“孟德对我一片忠诚,我怎么能让你的家人受到伤害!”

两人商量一下,便决定在北巡起程的当天,对外宣布北巡取消,理由便是太史建议“当有阴谋,不宜北行”,说这是卜卦得来,与任何人无关。

汉代人喜欢卜卦问事,所以这样做也不会引起王芬一干人的怀疑。但是,王芬既然决议造反,见北巡当日灵帝忽然取消行程,自然知道事情已经败露,自知已经难逃一死,王芬选择了自杀。

曹操因为对汉室有功,汉灵帝特地摧升他为“西园八校尉”中的典军校尉,自此,曹操成为东汉朝军事机构领导班子的一员,在他的个人仕途上跨出了一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