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云十六州包括了今天的北京、天津、河北和山西的北部地区,面积约12万平方公里,它是中原地区的屏障,有阴山、燕山等山脉和长城的保护,易守难攻,北方游牧民族不容易攻进来。
如果失去了燕云十六州,北方游牧民族可以轻而易举踏足中原,对中原甚至是南方地区都是很大的威胁。
就在周世宗大展抱负,后周正在统一的轨道上飞速行驶的时候,远在北方的辽朝确实一番别样景色。辽朝睡王穆宗耶律璟不管朝政,每天只知道喝酒打猎,造成了辽朝的国势日益衰微,政治黑暗,兵将疲弱,无法应付紧急局势。
耶律璟与周世宗柴荣的英武形成鲜明对比,辽朝统治下的幽、云16州的汉族百姓深受辽残酷的民族压迫,他们知道中原百姓在柴荣的的治理下,小日子水平是芝麻开花节节高,都羡慕的不得了。
同时,中原和燕云十六州汉族人是同宗同源,血浓于水啊,幽、云16州的汉族百姓都翘首企盼有朝一日能回归后周,
有些年轻力壮的百姓,不甘心当契丹人的奴隶,携儿带女举家趁着夜色,越过边境,偷渡到后周境内,幽云地区的汉族逃户现象严重,后周政权短短几年内,就接纳了20多万户幽、云难民。
辽朝国内的混乱局面,通过后周边境官吏们和谍报人员的手,不断上报给远在开封的后周世宗柴荣,柴荣得知这些有价值的情报,他知道辽朝“外无戒心,内无固志”的现状,于是决定利用辽朝上下一片混乱的机会,打破原先制定的“先南后北”的战略,提前进行北伐,试图恢复被辽朝占领的幽云十六州。
在北伐前,周世宗柴荣做好了充分的部署,他命义武节度使孙行友扼守定州(今属河北)西山路,防止北汉救援契丹;令侍卫亲军都虞侯韩通等率军前出沧州(今属河北),沿路之上疏浚水道,作为大军的先锋。柴荣自率京师的禁军随后北上。
在这一切都准备停当之后,后周显德六年(公元959年)二月,周世宗亲率诸军正式北伐幽云十六州。
在四月,韩通自沧州攻入辽朝境内,他率领的军队浚治了瀛州(今河北河间)、莫(今任邱)州间的水路通道后,在乾宁军(今河北青县)暂时扎营,等待后周的主力。
这次北伐一开始,后州的军事行动进行的非常顺利,正如后周情报人员提供的情报里讲的那样,由于辽穆宗不理国政,辽朝国内贵族臣僚们早就离心离德,甚至有部分契丹大臣盼望着后周北伐,他们好从中渔利,趁乱发动针对辽穆宗的叛乱,篡夺皇位。
结果,在后周军队开始进攻不久,辽朝幽云十六州的大臣们纷纷不战而降,开城们欢迎后周军队。
在河北宁州,辽朝刺史王洪不战而降,之后,后周军队来到河北益津关,辽朝守将终廷晖不战而降。到河北瓦桥关,辽朝守将姚内斌不战而降,其它投降的还有鄚州刺史刘楚信、瀛州刺史高彦晖。
柴荣这次出师,仅仅过了四十二天,兵不血刃,连收收复河北燕云十六州的三关三州,共十七个县。
面对后周北征的大军,燕云十六州的百姓们表现也不一样,汉族百姓们好不容易派来了自己的解放者,他们纷纷提着篮子,拿着酒浆到道路上迎接,而契丹族百姓,以为后周军队将要对他们进行屠杀,都吓得跑到西山里去了。
辽穆宗耶律璟在皇宫里,收到后周北伐的紧急战报,他从睡梦中也被吓醒了,睡王再也睡不着了,他再糊涂,再不务正业,也知道眼前大祸就要临头了,他急忙任命驻防在辽南京(今北京市)留守萧思温为辽朝兵马都总管,率军阻截后周军。
这个萧思温在辽朝可是赫赫有名,他出身于显赫的国舅家族,提起他的女儿,就是未来中国人所共知的大辽太后萧燕燕,别看萧燕燕那么伟大英明,但是他的爸爸萧思温可是人熊货软的主,只是凭借自己大贵族的出身,才爬到镇守一方的高位。
此刻他被辽穆宗任命为前敌总指挥,他的脑袋都大了,后周军队可是柴荣亲自带兵前来,他心中暗自叫苦,这后周军队是好惹的吗!可是皇帝的旨意他又不能不听,总得应付一下。
于是,他硬着头皮,召集军队,开出南京城和后周军队打了一仗,结果无能的萧思温被后周军队杀的大败,让人家兜着屁股一路猛打,萧思温狼狈逃回南京城,从此畏战避战,任由后周军队怎么骂城,他都高挂免战牌,好像乌龟缩头一样,闭门不出。
柴荣正准备乘胜夺取辽南京城,但是就在战胜萧思温的当天晚上,他突发急病,卧床不起,而且病情越来越严重。对于他的病情。
我翻看了许多的历史材料,但正史中都没有柴荣疾病的确切记载,我想也许是急性肺炎,也许是急性心肌炎,也许是某种莫名其妙的继菌感染。
本来世宗还想硬撑病躯进军,他的姐夫张永德见他病成这个样子,就苦劝:“现在天下未定,国家社稷不稳,各地节度使们都野心勃勃,唯恐天下不乱,万一陛下要是有个三长两短,国家可怎么办啊”,听到姐夫这苦口婆心的话,无奈之余,周世宗只得下诏班师,自澶州迅速乘车回汴京。
当得知周世宗退兵后,龟缩在南京城里的萧思温长长地出了一口气,他原来以为自己这下彻底完蛋了,没想到没过几天,形势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
看到后周军队撤离了,他的胆子也壮起来,他领着人马假装从后面慢吞吞地追击了一段路,然后萧思温给辽穆宗上了一封奏章,告诉皇帝后周军队被自己成功打退,他们都吓得不见了踪影,萧思温手下的士兵知道后,都哈哈大笑,嘲笑这位主帅的无耻和无能。
在病重期间,周世宗听闻外间有人从地下挖出一块木板,上有“点检做天子”的字样,便怀疑当时官职为殿前都点检(皇家禁卫军总司令)的姐夫张永德。
于是,他下诏免去姐夫军职,虚升他为检校太尉、同平章事,让平时看上去老实忠厚的忠武军节度使赵匡胤为殿前都点检,如果周世宗在天有灵,知道后来是赵匡胤篡权当了皇帝,而不是张永德时,不知道他作何感想。
特别值得我们回味的是,周世宗夺取瓦桥关后,认定大功必成,便找个一个高岗,他登高岗望远,检阅军队。当地父老听说后周军队来的,都带着牛酒纷纷前来犒赏三军,周世宗好言抚慰,趁着休息的空,他问此地的老百姓道:“此地叫什么名字?”
父老们回答:“此高坡名为病龙台。”古人多忌讳,周世宗闻听叫病龙台,他是皇帝,不就是龙吗,柴荣立即拨转马头,跑下这个山岗。
此外,当时还有另外一个传闻:幽州百姓听说周世宗大军将至,窃议道:“天子姓柴,幽州自古为燕地,这个“燕”
“燕”与“火”谐音,柴入火冒“烟”,大军必不成功”。
在此次北伐中,周世宗一连收复了瀛州、莫州、宁州三个州(实际上是四州,还应加上易州)和瓦桥关、益津关、淤口关三个关。
周世宗柴荣打破了此前制定的“先南后北”的战略,在得到南唐淮北之地,毅然麾师北上,直指契丹,旨在夺回燕云十六州。
然而,天妒英才,不假其年,一代英主柴荣在回军途中,就病逝了,享年只有39岁。他的突然逝去,带给历史诸多遐想的余地,他就像一颗流星,划破夜空,璀璨而明亮…
后来即位的宋朝开国皇帝宋太祖的赵匡胤采取了先南后北、先易后难的错误措施,先攻取南方诸国,再征讨燕云十六州,失去了北伐的良机。
赵匡胤的弟弟宋太宗赵光义一心收复燕云十六州,但辽国的皇帝已经是贤明的辽景宗耶律贤,国力蒸蒸日上,宋太宗的失败,名将杨业(杨令公)的战死就不可避免了。
可以说,柴荣在北伐过程中的突然病逝,使得后来的宋朝那收复燕云十六州的梦想化为了泡影。燕云地区400多年再未回归中原王朝。这就是柴荣毕生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