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写给孩子看的世界历史
4430500000052

第52章 三个国王排成排

现在有三个国王:

英格兰国王理查德;

法兰西国王腓力;

德国国王腓特烈·巴巴罗萨。

如果你把这几个名字多念几次,你就会觉得他们的名字一直在你脑海中回旋。不论你愿意还是不愿意,你就是没法不去想他们。

第一次十字军东征是把耶路撒冷拿下来了,可是基督徒并没有占据这座城市多久,穆斯林反扑回来,把这座城市又给夺了回去。

于是基督徒又发动了第二次十字军东征。这之后,差不多两百年间,每过一段时间,就会发起一次十字军东征,大约发生过九次。在后面的这些十字军战争中,基督徒有时候能攻下耶路撒冷,有时候也会吃败仗。

第三次十字军东征发生在第一次东征之后约一百年,也就是大约公元1200年的时候。上面说的这三个国王,英格兰国王理查德、法兰西国王腓力、德国国王腓特烈领导了这一次东征,可是并不是每一个国王都完成了东征。我来一位国王一位国王地给你讲。

德国国王腓特烈的名字巴巴罗萨,意思是“红胡子”。在那个时候,人们习惯给国王们起绰号。腓特烈的首都在亚琛,查理曼大帝当年也把亚琛作为他的王国的首都。不过查理曼大帝是庞大帝国的皇帝,而腓特烈只是统领德国的国王。不过,腓特烈是一个很有抱负的人,在他还年轻的时候,他就想要扩张德国,希望把自己的国家建得同查理曼大帝时代的法兰克王国一样庞大和强盛。只不过他的能力同查理曼大帝比起来还是要差一些,因此没法真正做到查理曼大帝那样的丰功伟绩。当腓特烈同别的两位国王一起开始第三次十字军东征的时候,他的年纪已经很大了。而且,腓特烈最终也没有走到耶路撒冷,在过一条河时,腓特烈不慎落水,淹死在了河里。关于这一位国王的故事,就是这么多了。

第二位国王,法兰西的腓力,也有他的问题。他非常嫉妒英格兰的国王理查德,因为理查德个人魅力非凡,深受人们的爱戴,在十字军中的威望很高。所以,在相处了一段时间之后,法兰西的国王腓力放弃了东征,自己回到法国去了。

这样一来,英格兰的理查德就成了十字军中唯一的一位国王。其实,如果英格兰的理查德也回到自己的宫廷待着,而不要去统领什么十字军东征,可能会对他更好些。可是,他觉得自己出征打仗比待在宫廷里管理国家大事要有趣得多。

可是,尽管理查德在这一点上犯了个错,但他依然是那种男人崇敬、女人爱慕的男人。他对女人温柔体贴,同时又孔武有力。他有一个绰号,叫“狮心王理查德”。他为人正直,处事公正,对待坏事毫不容情。因此,英格兰的人民爱戴他,同时也畏惧他,不敢违反他制定的法律,因为对于坏人坏事,他一定会毫不留情地给予惩罚。即使在理查德去世之后很久很久,英格兰的妈妈们为了让调皮的小孩子不哭闹,还是会说:“别闹了!如果你不乖的话,狮心王理查德就会来把你抓走!”

就连理查德的对手都对他礼敬有加。在第三次十字军东征期间,统治耶路撒冷的穆斯林国王叫萨拉丁。尽管理查德前来讨伐萨拉丁,但是萨拉丁却对理查德非常尊敬,甚至到最后两个人交上了朋友。也是因为这样的原因,萨拉丁最终没有同理查德开战,而是同他签订了一纸和平协定,承诺好好维护耶稣的圣墓,并善待前来耶路撒冷的朝圣者。这一和平协定让双方都感到满意,因此理查德率军离开了耶路撒冷,让萨拉丁继续在那里做国王。

可是,这之后发生了意外的情况。在回英格兰的路上,理查德被“红胡子”腓特烈的儿子俘虏了。他把理查德关了起来,要求英格兰支付一大笔赎金。理查德的朋友都不知道理查德被关押在了哪里,也不知道如何才能找到他。

那时,理查德有一个非常宠爱的游吟歌手,名叫布隆德。布隆德写的一首歌深得理查德的喜爱。因此,当布隆德听说理查德被捉之后,走遍全国各地,在每个地方唱这首歌,希望理查德能够刚好听到他唱歌,然后想办法透露出自己所在地方的信息。没想到,布隆德的这个主意还真的奏效了。一天,布隆德在一座塔下唱歌,刚好这座塔就是理查德被囚禁的地方。理查德听到了布隆德的歌声,于是就在塔里也唱起这首歌。布隆德听到了理查德的歌声,不动声色地离开,找到了理查德的朋友。于是理查德的朋友知道了理查德的下落,于是交纳了赎金,把理查德救了出来。

理查德历经一劫,回到了英格兰。可是,回到英格兰后,依然有新的挑战在等待着他。那几年,正是绿林强盗罗宾汉横行的时候。罗宾汉躲在英格兰的丛林里,伺机抢劫过路的人。理查德打算亲自除掉罗宾汉这个强盗,把他送进监狱。主意打定之后,理查德化装成一个修道士,扮作从丛林里经过的样子。果然,他被罗宾汉逮住了。可是,在跟罗宾汉相处了一段时间之后,理查德发现罗宾汉还真是条汉子。于是理查德宽恕了罗宾汉和他的同伙,没有惩治他们。

理查德的纹章图案是三头狮子,一只叠在另一只上面,三头狮子相叠。今天,你还能在英国军队的盾牌上面看到这样的三头狮子。

在理查德完成了第三次十字军东征之后不久,欧洲人又发动了第四次东征,时间是公元1212年。这个年份很好记吧。这一次的十字军全部是由孩子组成的,所以这也叫“儿童十字军”。领导这一群娃娃兵的,是一个十二岁的法国男孩,名叫司提反,同历史上第一位殉难的基督徒同名。

全法国的孩子都离开了他们温暖的家和亲爱的爸爸妈妈——那些父母们居然会同意自己的孩子踏上这样一趟可能有去无回的征程,在今天的人看来,这才是真正奇怪的事情。这群童子军集结完毕之后,向南走到了地中海。在这儿,他们期望地中海海水会像《圣经》里面写的那样,自动分开,露出海底干的地面,让他们可以过去,走到耶路撒冷。因为在《圣经》里面确实写着,红海的海水为让逃出埃及的以色列人顺利经过,曾经就自动分开,让他们渡过海去,顺利逃出埃及。可是这一次,在这支童子军面前,显然没有任何神迹出现。

不过,在地中海边,孩子们碰到了一些出海的水手,这些水手愿意把孩子们带上他们的船,送到耶路撒冷去。而且,这些水手为孩子们做这件事,分文不取,他们说这样做是蒙主的感召。可是,孩子们上当了!这些水手根本不是什么好人,他们是海盗。等孩子们一上船,这些海盗就调转船头,穿过地中海,向非洲驶去。等到了非洲,海盗把这些孩子全部卖给穆斯林做了奴隶。这件事可不是格林童话,孩子们没有能力抵抗海盗,我没法给这件事一个完美的结局,因为事实不是这样。

最后一次十字军东征是由一位叫路易的法国国王率领的。这位国王非常虔诚,几乎将一切都奉献给了主。他后来被封圣,被称为圣路易。不过,圣路易领导的这次十字军东征最后还是失败了,耶路撒冷依然掌握在穆斯林手中。并且从那个时候起,一直到1918年英国人进入耶路撒冷时都还处于穆斯林的占领中。

平心而论,不是所有的十字军将士都是好基督徒,就像今天的人一样,有不少也只是挂了一个基督徒的名号而已。实际上,尽管这么说有点奇怪,但是确实在十字军里面有一部分人是流氓无赖。他们参加十字军东征,目的其实不在维护基督教的权威,而是想寻刺激、图开心,之外再找点机会抢点东西,发个小财。

总体而言,所有的十字军东征都没有达到最初的目的,即让基督徒占据耶路撒冷。不过,尽管没有达到这个目的,十字军东征还是带来了一些别的好处。在第一次东征开始的时候,欧洲的基督徒的文明程度远低于东方那些他们想要去征服的人。而旅行比书本教给人们更多的东西,东征之途也让这些欧洲人见识了很多东西。他们所走过的地方,丰富了他们的见闻,教给了他们新的知识,他们学习了新的语言和文学,也积累了历史知识,提高了艺术修养。

另外,当时本还没有学校,只有很少很少的一部分人接受过零星的教育。在东征之后,这些归来的十字军战士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老师的作用,他们把所学所见教给欧洲当地人,最终结束了黑暗无知的中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