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写给孩子看的世界历史
4430500000048

第48章 真正的城堡

在童话故事里,英俊的王子和美丽的公主都住在漂亮的城堡里。所以你会不会以为城堡只存在于童话故事中?

可是,在公元1000年前后,城堡几乎遍布欧洲各地。这些城堡可不是存在于童话故事中,而是现实生活中实实在在的建筑,而且还有人生活在里面呢。

当罗马帝国于公元476年灭亡之后,整个帝国四分五裂,像一盘散沙。这之后,生活在不同地方的人们就开始修建城堡,一直持续到十四世纪。下面就让我告诉你为什么人们要修建城堡,还有他们是怎么修的,以及后来为什么人们又不再修建城堡了。

在欧洲,每当一个统治者,无论是国王还是王子,在攻克了另一个国家之后,就会把这个国家的土地分给他手下的将军和大臣们,分封的土地就是国王或者王子赏赐给将军的酬报。而得到了土地的将军们,又会把他手中的土地分给他的属下,作为他给这些下属的酬报。这些得到了土地的将军或武士,就成为最初的贵族。因为拥有土地,他们也被叫作“地主”。而分给地主土地的人,就是他们的领主,这些地城堡、吊桥、护城河和骑士主是他们的领主在各个地方的封臣。每个封臣都要宣誓向他的领主效忠,只要领主有命令,封臣就一定要出马协助领主打仗。这种效忠关系的建立不是随随便便的,否则就太不成体统了,领主和封臣关系的确立一定要有一个非常严肃的仪式才行。封臣要在领主面前跪下,把自己的双手握起来。领主也会用双手来握住封臣的手。封臣此时庄严宣誓,只要领主有令,自己定当报效。这一仪式被叫作“宣誓效忠”。此后的每一年,封臣都要到领主面前来完成一次“宣誓效忠”的仪式。这种领主分土地给封臣,封臣向领主效力的制度,叫作“封建制度”。

每位得到了土地的封臣都会在他的封地上修建一座城堡,他自己住在城堡里面,统领在他的土地上生活的人民。封臣就是他自己土地上的国王,对于在他的土地上生活的人们来说,他又成为这些人的领主。城堡不仅仅是领主居住的家,它还是防御这片土地的要塞和堡垒。因为别的地方的领主有可能眼红这块土地,或者又因为别的原因,可能会来进攻这座城堡,想要征服这片土地上的领主,好让自己取而代之。所以,为了保证自己城堡的安全,领主往往都会把自己的城堡修建在山顶或者峭壁边。这样,敌人才不能轻易地攻下城堡。除了地理位置的险要之外,城堡的修建也很讲究。一般来讲,修建城堡的石墙都非常的厚,其厚度可以达到三米多。而且,在城堡周围,还有一条壕沟,壕沟里面有水,所以又被叫作“护城河”,有了它,敌人更不容易攻入城内。

在和平时期,人们在城堡外面的土地上耕种。而一旦发生战争,特别是有敌军来进攻的时候,人们就退守到城堡里面,把城堡的门关起来。粮食和牲畜,以及其他一切有用的物资都储存在城堡里面。这样一来,城堡里的人就可以在里面待上很长时间。一般是数月,如果粮草充足,有时候甚至可以待上几年。因为这样的原因,城堡都修建得非常大,这样才能容纳下那么多人和牲畜。实际上,有不少城堡真的像是一个有围墙的小城市一样。

在城堡里面,各种建筑一应俱全。有人住的房子,有牲畜待的地方,有粮仓,还有厨房。城堡里面甚至还有教堂。当然了,最主要的建筑还是城堡主人住的房子,这就是城堡的主楼。

城堡主楼里面最重要的一间屋子是大厅堂。大厅堂里面有厨房,之外还有一个很大的空间,足够摆下一张巨大的餐桌。这张餐桌本身并不豪华,就是一整块巨大的木板,用四条腿儿支起来就行。餐桌如此大,为的就是可以同时招待很多人。在没有宴席的时候,这张木板就立起来,靠着墙摆放。吃饭的时候没有叉子,没有勺子,没有盘子,没有碗碟,也没有餐巾,大家全部用手抓着吃。要是觉得手指头沾了油,那么在嘴里嘬一嘬就好,或者在自己的衣服上擦一擦也行。骨头什么的就往地上一吐,因为有狗在桌下钻来钻去,它们会解决掉所有人不吃的东西。在这样的场合吃饭,什么餐桌礼仪都是不需要的,开心享用才是最重要的!吃到最后,有人会送来一大盆水和一些毛巾,让那些想要洗手的人洗手。

晚宴之后,餐桌撤走,大厅堂就成了娱乐的场所。漫长的黑夜需要歌唱和讲故事来打发,于是这时候就是游吟诗人登场表演的时间了。他们会唱歌,讲点小故事,还会表演些滑稽戏。所有人在这种场合都开怀大笑,其乐融融。

坐守在这样的一座城堡里面,面对任何的进攻,城堡的主人和他的人民都无需有任何的担忧。对于攻打城堡的人来说,他们首先面临的一个难题就是环绕在城堡一周的护城河。每一座城堡的护城河上都会有一座吊桥,这是连接城堡大门和护城河对岸的唯一通道。城堡的大门是厚重的铁门,没有战事的时候就开着,让人可以自由地通过。一旦发生战事,守卫城堡的士兵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收起吊桥。可是如果敌人来得太迅猛,没有时间收起吊桥的话,那在最后关头就得赶快放下城堡的铁门。一旦吊桥吊起,那除了涉水渡过护城河之外,再没有别的办法可以进入城堡了。而如果有人真的打算游过护城河,那招待他的就是守城士兵从墙头上掷下的石块或者滚烫的焦油。在城墙墙头,有很窄的垛口,守城的士兵可以从这里往下射箭。而对于攻城的人来讲,却很不容易瞄准垛口后面的士兵。

可是,即使城堡已经是如此的固若金汤,人们还是想出各种办法来攻城。一种有效的攻城办法是高塔。这种用木头搭建起来的高塔可以建得很高,而且塔基还可以装上轮子。当塔的高度修得超过城墙的高度时,就把塔慢慢地向城堡移动,而站在塔上面的人,就可以从高于城墙的位置直接向城里射箭了。

还有一种办法是挖地道。在护城河的下方挖出一条深深的地道,然后挖通到城堡里面去。

还有一种重型武器是攻城车。这种车用大树或者石块做车子的尖头,大家反复地推动车子,把城墙给撞开。

另一种攻城的重型武器是投石器,这种投石器能把巨大的石块掷过城墙去。在没有大炮和火药的时代,这算是非常有杀伤力的武器了。

城堡的领主和他的家人是贵族,而城堡的臣民则依附于这个领主,他们的地位只比奴隶稍微好一点。在和平时候,普通臣民绝大多数都住在城堡外面的庄园里,在这里,他们为领主劳动。领主给予臣民极少,而从臣民手里拿走很多。领主会在最起码的程度上照看好他的臣民,因为这样他的臣民才会为他打仗和工作。就好像他得好好照顾他的马和牛,这样才有马供他驱驰,才有牛给他提供牛奶和牛肉。可是,领主对他的臣民可不如他的牲畜。臣民要为领主工作,把自己劳动种出来的大部分粮食上缴给领主。而他们自己住在比牛棚好不了多少的房子里,房子往往只有一间屋子,地上什么也没铺,落脚就是土。房子里或许有一层阁楼,得用梯子才能爬上去。上面是睡觉的地方,可是所谓的床铺往往就是一张草垫子而已。睡觉的时候,白天身上穿的什么衣服,睡觉的时候还是穿什么衣服。

依附于领主的这些人叫作“农奴”。有时候,某个农奴会因为实在忍受不了这种生活而逃跑。如果在一年内(365天)的时间里,领主都没有抓到他,那么从366天开始他就可以成为自由人。可是如果他在一年内就被抓到了的话,那他的领主就有权惩罚他。他会挨鞭子,或者被烧红的烙铁烫,甚至有可能被砍去双手。领主对于自己的农奴几乎有无限的权力,除了不能杀死或者出卖农奴之外,领主几乎可以对农奴做任何残忍的事情。

因此,你如何看待这样的封建制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