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晋中盆地诸多的晋商大院中,王家大院是唯一一座依坡而建的堡寨式民居。历代战事使灵石县及其周边出现了大量的军事壁垒,介休县张壁村的张壁古堡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相传这里还是隋末刘武周的屯兵之处。清乾隆时期,孙和相《汾州府志·右府城图》亦在府城东、南、西、北绘有四堡,作为屏障。在相关史料中,“堡”字的频繁出现也颇为引人注目。最早的贾胡堡,是唐高祖李渊大战隋将宋老生时的屯兵处。后晋刘昫(xù)《旧唐书》有“癸丑发自太原,有兵三万,丙辰师次灵石县,营于贾胡堡。隋武牙郎将宋老生屯霍邑以拒义师”的记载。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志》载“贾胡堡,在(灵石)县南三十五里”。清觉罗石麟《山西通志》中,“自介休县义棠镇南至灵石阴地关、贾胡堡皆古雀鼠谷”的记载,则指明了其与军事设施的关联。
明代中叶以后频繁的战乱使静升一带遭到了严重破坏,一些没有充足防备的乡村受害更甚。血的教训使乡民们不得不广设壁垒,以求自保。于是自明末起,静升及其周边的黄土塬上就逐步形成了堡寨林立的格局,堡可谓由军用转为民用。从民国耿步蟾《灵石县志》的记载,便可看出当地寨、堡之众,如“送饭子寨,在县东三十里牛鼻山岩下,高峻险阻,人多依之以避兵患。曲柏峪寨,在县东四十里,山势陡峻,中有清泉,土人尝避兵于此。马和村三堡,吴家山头一堡,杨家园一堡”。就静升村而言,早在明路一麟《灵石县志》中,即可找到关于静升堡的记载:“静升堡(即朝阳堡),在县东二十里静升村北山上。此地通介休,路极坦平。往年虏易长驱,今足以扼其冲云。”民国耿步蟾《灵石县志》也有“静升堡,在县东三十里静升村北山上,遇乱避兵,一方恃为保障。旌介村四堡,苏溪村二堡”的记载。直至今日,静升、苏溪、尹方、旌(jīng)介、集广、南浦各村的堡寨仍不下20处。
在静升村内碑记中,乾隆五十年(1785年)的《朝阳堡修葺碑记》称:“我朝阳堡层峦架阁,水绕山环,由来已久矣。况明末被寇,居民尤多赖焉。”旌介村《重修西宁堡外门小记》中有“明政失纲,寰宇混乱。埋椎者流(即匪类)往往啸聚山林,四出剽掠。山麓村落多筑堡以自卫”的记载。凡此种种,表明至迟明末起,静升村民便已着手修造堡院,保留至今的许多巷口也在此时初具雏形。随着营造工作的逐步深入,村落格局也发生了重大转变,开始由一个普通的北方乡村演为聚族而居、具有浓厚防御特征的堡垒式村落。各堡的堡墙是抵御外敌的防御工事,就连做法也同城墙一般,外壁倾斜,兼设马面。堡内人家多数聚族而居,水源、食物、生活用品等一应俱全。如遇非常情况,则紧闭堡门不出。如此一来,整个堡子就成了一个与世隔绝的天地,拒危难于高墙之外。王家大院恒贞和视履二堡便是这些堡院中的代表。两组建筑群因坡而起,呈东西对峙之势,周遭均由高耸厚实的堡墙围合。气势恢宏旷达,与地处平川、纤巧靡丽的晋中民居差异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