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亲戚朋友家里做客,我们的初衷都是通过探望来表示思念之情,并使彼此之间的关系更为融洽、和谐,但如果出现一些失礼的言行,则很可能为此次拜访带来不快,让好事变成坏事。
对于稍微大一些的孩子来讲,常常有机会独自去亲戚朋友家做客,为了不让孩子使主人感到麻烦、负担甚至勉为其难,我们应该及早教育孩子懂得一些拜访中的礼仪知识,让孩子知道作为客人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冰冰是个聪明的孩子,尽管也挺讨人喜欢,有时却也很让人头大,如今每年暑假一到,舅舅舅妈都很担心,生怕冰冰会来,这都是由于那次可怕的拜访。
3年前的夏天,正在读小学二年级的冰冰终于盼来了暑假,于是在没有得到允许的情况下,就跑到海边的舅舅家,一住就是十几天,把舅舅和舅妈的旅行计划全部打乱了。因为小时候经常和舅舅一起打闹,所以冰冰在舅舅家十分放得开,完全不顾及新婚不久的舅妈。
刚来舅舅家的第一天,因为在屋子里玩飞盘,冰冰不小心打坏了舅妈从娘家带来的结婚礼物——一个精美的瓷盘,尽管很心疼,舅妈并没有责备他,只是嘱咐他一定要小心;第二天,冰冰没经舅妈同意,突然跑进卧室,让正在换衣服的舅妈感到无比尴尬;第三天,冰冰出门时没带钥匙,到家时拼命地按门铃,正在洗澡的舅舅手忙脚乱地给他开门,弄得地板上到处是水,临走时十分不情愿,直到舅舅答应为他买一个昂贵的玩具,才恋恋不舍地回去了。
终于熬到了冰冰回家,舅舅彻底崩溃了,决定将冰冰列入不受欢迎的客人行列,其实这都是由于孩子不懂得到别人家拜访的常识所致,错误地将别人家当做了自己家,给他人增添了很多麻烦。
看完这个事例,我们都会觉得冰冰这个孩子有些不懂事,甚至都有点儿同情他的舅舅和舅妈了。我们谁都不希望家里来这样一个没有“不识趣”的客人。那么,为了不让自己的孩子在登门拜访时做出这样令人生厌的事情,我们就必须要让孩子懂得一些注意事项。只有做到这些,孩子才不会做出一些让主人生厌的事情,也才会给主人留下好的印象。
1.要有约在先
如果拜访的时候搞突然袭击,往往会让主人措手不及,因此,我们要提醒孩子,去别人家做客,一定要提前约定,不能充当不邀而至的不速之客。我们应该告诉孩子,在去他人家拜访的时候,除了告诉去的时间外,还要告知离开的时间,比如是否会在他人家用餐、住宿等,让别人有所准备,同时不至于耽误其他的行程安排。
另外,还要让孩子知道,轻易不要失约,既然约定了就必须要执行。有些孩子本来说好要去某个小伙伴家玩,突然又说不去,很容易造成别人苦等,这样不仅会让孩子丧失了拜访礼仪,对孩子的诚信也有影响,因此一定要告诉孩子,说好的事情一定不能失约。
2.登门要有礼
上门的时候,必须要讲究礼节,不能不经允许就进入。父母应该指导孩子,去别人家做客的时候,快到家门最好打个电话向主人确认一下,避免别人遗忘,这样不仅显得孩子很有礼节,也能避免别人由于手忙脚乱而显得不礼貌。
因此,我们要提醒孩子,在进入别人家时,不仅要问候主人,还要问候他家里其他的人,因为有时孩子去找其他孩子玩的时候,家里的大人也在待客,此时如果客气地问候家里所有人,不仅显得自己有礼有节、很有修养,还会让主人感到很有颜面,假如置之不理,径自走过去,则会让主人感到尴尬。
3.要为客有方
孩子在别人家拜访的时候,一定要遵守主人的相关规定,尽管有时小主人不会对孩子提出什么要求,但有时会特别说明一些问题,比如这个房间一定不能进、这个东西要小心轻放等,这些一定要牢记在心,避免惹出麻烦。
需要注意的是,当小主人邀请孩子去其他房间,一定要按照他邀约的路线走,避免走错房间或打扰大人做事,在未经别人允许的情况下,不要随便翻弄他人物品,这体现了一个人的基本素养。
4.要适可而止
当孩子离开别人家的时候,要注意有礼节地告退,这大致包括三方面要点:
①适时告退,也就是说,按照约好的时间离开,或发现主人有其他事或来了别的客人时走,这需要孩子学会察言观色。
②离开时要向家里所有人道别,做到善始善终。
③回到家报个平安。一般孩子到另一个家庭拜访,小主人和父母往往会比较担心孩子回来时的安全,因此当孩子回到家后,要提醒他打个电话告诉对方,自己已经安全到家,并对招待表示感谢,这不仅是礼貌的表现,也让对方看到自己的涵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