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对于中国老百姓来讲,算是最重要的节日了。新春佳节,家家户户喜气洋洋,探亲访友也成为这个时候必不可少的项目。一方面给亲戚朋友们拜年、送祝福,另一方面也是让自己放松一下一年到头的紧张心情。
可是,有些时候,我们的孩子在跟随大人拜年的时候,却会做出一些有失体面的事来,让大人非常尴尬,因此,关于拜年的礼节,我们有必要教给孩子,让孩子们学一堂拜年礼仪课。
2011年春节,苗苗和妈妈应邀去周叔叔家做客。周叔叔非常热情地接待他们,刚进门就把早就准备好的红包塞给了苗苗。
苗苗的妈妈让她赶紧谢谢周叔叔,苗苗却只顾低头拆红包,只是小声咕哝了一句“谢谢”,随后便把红包打开,拿出来里面的钱。
苗苗把钱拿出来后,却一脸的不高兴,撅着小嘴说道:“啊,这么少啊!才100元,都还不够我买玩具!昨天爷爷奶奶可是给了我1000元呢,而且奶奶说,压岁钱越多,我才能长得越快……”苗苗一口气说了这么多话,此时她的妈妈脸色已经很难看了,她又气又恼,恨不得找个地缝儿钻进去,而周叔叔也只是强颜欢笑,说着“叔叔只给你准备了这么多”。
苗苗的妈妈生气地数落孩子:“周叔叔是普通工人,一个月才挣多少钱,给你这么多已经很多了,再说小小年纪就这么贪财,真没出息!”
被妈妈一通训,苗苗才老实了,低着头乖乖地坐到沙发上去。
如果我们自己的孩子也在外人面前出现苗苗这样的表现,那种感受恐怕会让我们头痛欲裂。去给亲戚朋友拜年,目的是彼此交流感情,可这种意义一旦被孩子贪图对方的红包给打破,那么局面就相当尴尬了。
由此可见,要想避免类似情况出现,我们须注重对孩子进行春节拜年礼仪的培养,让孩子以一个懂礼貌、有修养的形象出现在亲朋面前。
1.向长辈拜年,见面问声“过年好”
春节是喜庆的日子,也是放假的日子,大家都会到处走走,给长辈拜年,说些吉利的话。为了体现孩子的礼貌和教养,我们应该让他们记住见了长辈要问声“过年好”,不要低头不语或者装作没看见,那样会显得极不礼貌。
2.不要把拜年看成讨要红包
对孩子来说,过年的“压岁钱”是让他们盼望新年、快乐过年的项目之一。这样一来,无形中就让孩子们形成了过年就是“讨压岁钱”或是吃喝玩乐的好时机,从而将团圆、辞旧迎新等春节所象征的真正意义给忽略掉了。
因此,家长们有必要警告孩子,不要把红包看得比什么都重要,当亲友给自己红包的时候,要赶紧说声谢谢,但决不能当着人家的面把红包打开,更不要嫌弃钱少。不管长辈给自己多少压岁钱,都表示他们对自己的一份疼爱之心,即使没给红包,也不要向人家索要。
3.不要和同伴们作无意义的攀比
春节期间,亲戚朋友们你来我往,孩子们也会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同龄的小伙伴。有些孩子在和小伙伴交流的时候,就会攀比压岁钱的多少,或者攀比谁的衣服高档、谁的玩具新奇高档,等等。
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况发生,我们最好提前告知孩子不要作这些无意义的攀比。如果真的要比,可以拿一些技能性的学习项目来进行比较,比如谁先学会了游泳、谁参加了足球队,等等。这样的比较,可比谁的压岁钱多或者谁的玩具多有意义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