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马云向左,史玉柱向右
43741900000034

第34章 个性魅力(2)

至于如何培养自己的眼光,马云非常总是实践的作用,他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要多看,多跟高手交流。你会觉得和别人的差距是很远的,这样你眼界就会打开。很多企业家是这样,认为自己是某某城市排行第一,你到外面看一下,你差得很远呢。”

对于一个企业家的胸怀,马云也有自己的看法。马云认为,眼界是走出来的,胸怀是冤枉撑大的。一个企业家一定要有容人的度量。

度量,一般是指人的胸襟、器量。一个人的度量大小,对于他的事业成败至关重要。宽宏大度,才能虚怀若谷,坚定如一地朝着正确的目标前进,充分施展自己的才智。俗话说:“宰相肚里能撑船,将军额上能跑马。”这是对管理者的要求。那些鼠目寸光、喜怒无常之辈施用雕虫小技取得成功如电光石火,转眼即逝。只有那些有度量有修养的人才能把握全局,冷静举措,走出一步步令人拍案叫绝的好棋,最后获得巨大的成功。度量修养是理智的基础,是孕育谋略的沃土。有宏大的度量,才能高瞻远瞩,才能有稳定、积极、健康的情绪。一个人的情绪直接关系到他的能力发挥。度量作为人的道德品质来讲也是非常重要的,正确、积极的谋略应该是高尚的道德品质紧密联系的。

在阿里巴巴实行宽容管理的马云对此深有感触,他说:“今天我唯一可能拥有的长处,就是我比大家容纳得多一点。”对于一个企业家的胸怀,马云认为实力是在失败的基础之上积累而成的。他说:“失败可以提高一个人的实力、企业的实力。一个人取得最后成功的过程中会有太多惨痛的经历。”

马云,一个英语教师,不懂网络,毅然下海在互联网经济大潮中搏击。作为一个文化人,他能站在一个一般人难以企及的高度眺望前方,善于以文治企,以求变求新赢得企业的长远发展;作为一名商人,他又有敏锐的眼光,善于抓住每一次稍纵即逝的市场机会。作为一个企业家,他又有宽阔的胸怀,容纳身边的每一个人,笑对人生的成败得失。

马云是大学英语教师。如果他不下海,会成为一名杰出的英语教授。但一旦下海经商,他就把知识的力量、文化的作用发挥到极致。大嘴马云是个演讲天才,虽然他的声音不够浑厚、不够高亢,但他能让人热血沸腾,并顺着他的方向思考。马云的演讲天马行空,给人以“拨得云开见月明”的感觉,在他的众多演讲中不乏许多脍炙人口的经典语句,而他能够在短短的6分钟让“软银”的孙正义投资2000万美元,更令无数企业家羡慕不已。几年来,马云演讲的场所扩大到了全世界。他多次应邀在美国的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耶鲁大学、英国的沃顿商学院等全球培养MBA的顶尖学府和达沃斯论坛、世界企业峰会上演讲。马云善于学习,经常看历史书、军事书,并能引经据典、灵活运用,用历史上成功战役的案例来指导阿里巴巴的一场又一场“商战”。

在企业的成长过程中,马云也不断提升着自己的“软实力”与“硬实力”。

4.网络教父的新狂人日记

“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马云办不到的。”

——马云

在《福布斯》杂志的封面故事是这样描写马云的:深凹的颧骨,扭曲的头发,淘气的露齿笑,一个5英尺高、100磅重的顽童模样。然而就是这位其貌不扬,甚至被人戏称演“外星人”都不用化妆的马云,却集“疯子”、“狂徒”、“互联网教父”等称谓于一身,难以复制。马云也坦言自己是经历了从“骗子”到“疯子”再到“狂人”的阶段,如其博客所言,“是满大街一抓一大把的,只是运气不错。”

网络狂人,人是对马云最常见的称呼。在事业上获得巨大成功的马云,却被很多人评价为缺乏大公司领导应有的相貌和气质,对于自己的长相,马云从来都是信心十足。马云:“我也不比别人多一个脑袋,人又瘦,还那么丑。不过我觉得一个男人的长相和他的智慧是成反比的。”

马云的“狂”首先表现在他敢说话上。在很多场合,马云总是语惊四座。这个从不吝啬批评竞争对手,更不吝啬夸奖自己的老板,每一次都试图用最夸张的方式向整个世界证明自己的强大。

几年前,那时,连马云自己,还不是很清楚互联网为何物,但其“狂人”的“名号”,已初露端倪。在一个普通下午,郭羽在杭州电视台的办公室里正在工作。突然有一个长相奇丑、身无分文的小个子男人冲进他的办公室喊了一句:“郭羽,有一天我要把你们这栋楼给买下来!”2006年,已经成为杭州天畅科技公司董事长的郭羽,回忆说:“那个冲我喊了一嗓子、打断我思路的人,当天下午就把我从办公室里拉到西湖边上的茶馆里整整忽悠了一个下午。”那个人就是处于创业时期的马云。虽然当时郭羽根本还不是很懂马云说的是什么,但马云第一次让他对互联网的概念产生了兴趣,凭心而论,郭羽后来之所以选择进入互联网行业,马云对他的启发非常关键。

马云的“狂妄”,时常会给他带来一场口水战。“马云说他拿着望远镜都找不到竞争对手,只有两个原因。”慧聪网老板郭凡生曾回应说,“不是他的望远镜坏了,就是他的眼睛坏了。”一句话引发的一场战争的时代早已经过去了。可是马云自打凭借自己的阿里巴巴成为老板以来,因为他一句话而引发的媒体战争,甚至业界论战却一再发生。可是每次战争打响之后,马云早已去做别的事情了。敢于说大话的人很多,但有能力把大话、甚至听上去不可能的话变成现实的人并不多。

马云的狂妄很多时候,好像是在漫无目的的“吹牛”,但是,几年之后,他却能够把“吹牛”变成现实。早在1999年3月,阿里巴巴八字还没一撇,马云对同伴们宣称:“我们要做一家80年的公司,要进入全球网站前10名。”后来,经过“改版”,又进一步上个档次了:“我们要做一家102年的公司,要进入全球网站前3名。”

狂,一种是无知的狂妄,另一种是自信洋溢的狂妄,而马云显然深得后者的精髓且狂得底蕴十足。互联网行业中一个人在一个网站成功不足为奇,有谁能像马云那样既在阿里巴巴成功,又同时能把后起之秀淘宝网带到业内数一数二的地位呢?同时,马云狂而不傲,他始终是一个直面现实又憧憬梦想的清醒者。即使阿里巴巴放眼全球都找不到与之抗衡的对手,但马云始终持有一种危机意识。就是这样一个天不怕、地不怕的家伙,却在2005中国企业领袖年会上发出了“这一年,我压力挺大”的感慨。

“我前一段时间宣布了公司第二次处于危机状态”,马云说,“因为别人都说你好的时候,问题一定会马上来临。”而阿里巴巴第一次处于危机状态还是2000年——互联网步入低谷之时。马云说,当时听说中国一个星期诞生1000家互联网公司,就马上宣布公司处于高度危机。中国不可能一个礼拜有1000家互联网公司诞生,如果这样的话,可能一个礼拜就有1000家互联网公司倒闭。

马云说,阿里巴巴收购雅虎中国,目前只是收购的行为成功,但是后面到底怎样,他自己现在也很担心,也许3年以后自己会告诉大家,马云失败了。

很多时候,马云的狂更多的是一种无比的自信,是一种独立特性的品质,是一种敢于自我挑战的胆魄,是一种对互联网的不变情怀。

史玉柱向右:

1.从赌徒到理性的投资者

“无法预知结果,只能凭借自我感觉做的事情都属于赌博,媒体怎么评论我不是很在乎,如果在乎的话,可能都活不到今天,早死掉了。”

——史玉柱

史玉柱在营销领域的长袖善舞,1989年进军IT业,1992年踏足房地产,1994年打响保健品市场,2004年投身网游业,他一直在处于成长期、波动剧烈的行业里沉浮。这被有些人视为“投机”。然而,史玉柱对此却满不在乎,“什么叫投机?我就是个赌徒,这无所谓。什么叫赌?无法预知结果,只能凭借自我感觉做的事情都属于赌博,媒体怎么评论我不是很在乎,如果在乎的话,可能都活不到今天,早死掉了。”

在某种程度上史玉柱第一次创业成功也得益于他的惊人胆魄。改革开放以来,人们有三次暴富的机会,多数人是如何失去的呢?第一次是下海经商,认为是不务正业,投机倒把;第二次是股票,认为是骗人;第三次是房地产,认为会血本无归。到头来一看,结果不是我们的想像,正好相反。而不懂算计的人尽管努力工作,却依然跟在别人的身后。史玉柱原来安徽省统计局工作,旱涝保收,待遇很不错,但史玉柱在1988年,他不顾朋友的强烈反对从统计局辞职决心出去闯一闯。他这样算计自己的将来,人的一生总会面临很多机遇,但机遇是有代价的。有没有勇气迈出第一步,往往是人生的分水岭。

但是,在商场中打拼的人应该知道,并不是所有的冒险都让你挣到大钱,很多时候风险会让你输得精光。冒险不是盲目,不是赌博式的孤注一掷,而是在分析预测,科学回避无谓风险之后的判断,这样的冒险才是有意义的。对此史玉柱深有体会。勇敢不是瞎撞乱闯,而是以自身知识和经验为后盾,凭高屋建瓴的远见卓识、当机立断地做出决策并付诸实施。在探讨中国企业成长史时,一些数据颇能让人震撼:中国企业平均寿命8年左右,民营企业平均寿命只有3年。中国很多企业之所以稍微上规模就容易“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本质原因就是不能正确地认识什么是有谋算的冒险,什么是谋算的冒进。稍微取得点成绩就发昏,极易做出快速扩张的决策,而且缺乏科学的战略算计,又不注意基础管理,当然容易导致失败。史玉柱的失败就是一个真实的例子。

放弃前途无限的国家储备干部身份变成前途莫测、一文不名的创业者,不仅仅是创业激情这么简单。在对大时代、大环境的把握中,技术出身的史玉柱选择了“汉卡”作为创业的产品。从四千元到年利润1000万,史玉柱创业初成。不料由于“汉卡”的辉煌,使得信心十足的史玉柱产生了疯狂的想法,结果却是因一念之差导致全军覆没,使得“赌徒”的称谓与史玉柱如影随形。

从电脑、保健品到药品,史玉柱疯狂的投入了大部分的流动资金。更致命的问题在于,作为企业和政府的一个明星项目,巨人大厦设计方案从18层到最后的72层,事实上当时地基是按照88层打的,按照这样的做法,仅预算就需要12亿,这对于房地产投资毫无概念的史玉柱而言,完全是给自己建造了一个“恐怖”的资金黑洞。客观而言,巨人大厦的过度“抽血”只是其表面原因,真正原因还在于史玉柱毫无把握、却付诸行动的一些疯狂的下注——投资行为,甚至包括完全就是赌博行为的传销。这种资金有去无回、或者说投资收益周期超出控制,是史玉柱输掉“巨人”的最大原因。

事后,史玉柱对自己进行了了深深的反思。史玉柱的致命失误就是在百亿计划上撞上了致命的警戒线,市场扩张规模远远超过企业身所能承受的风险空间。虽然巨人在管理上也有许多失误与不足,却并非能够打乱企业的经营,造成危机。因为巨人的素质、知识能力和工作的创造力不差,但百亿计划的战略盲动,让巨人一下子陷入泥潭并且越挣扎便越陷越深,多元化的陷阱导致两个结果:资金套牢,运作失灵让企业落入麻乱的问题中一时又看不清楚矛盾的关键,认为所有的根源都是销售不利。

脑白金于1998年5月份问世,由于巨人的倒下,一文不名的史玉柱个人向朋友借了50万元,带领着十几名忠实的追随者转战江浙、东北,开始再度创业的历程。作为赌徒,在有了翻本的机会时,经常都是放手一搏、孤注一掷的。但从“脑白金”的营销历程来看,史玉柱不是。此时的史玉柱更加理性。史玉柱的理性,似乎已经达到了一个常人难以企及的高度,对于自己的投资思路,也有着非常清醒的独到见解,“任何一个行业今年赚钱明年未必能赚钱。回过头来看这十年来的洗衣机、电视机行业里,当时是很赚钱的,但是目前来看,没有一个成为朝阳产业,最后搞得大家都不赚钱,所以一个企业不能在一棵树上吊死。但是搞多元化也不行,最少我认为自己不行。基于这种情况,我认为应该结合比尔?盖茨与李嘉诚的路子:集中几乎全部的人力投入到主营产业,集中一半的财力投入到主营产业,留一半的财力做其他方面的投入,容易变现且不需要投入很多精力的。当主营业务出现危机时,可以通过这一块在现金流量方面给予支撑支持。”

在脑白金之后,史玉柱先后投资网络游戏,投资银行业,投资能源行业,不过这些投资行动中史玉柱有了更多的理性,经过十几年的商海沉浮,史玉柱完成了从一个热血实业家到理性投资者的蜕变。的确,归来之后的史玉柱,成熟了许多。

2.能屈能伸巨人起死回生

“失败是很重要的财富,我们要好好的利用它。”

——史玉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