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直面金融海啸:全球金融危机及中国应对
43688400000061

第61章 新兴市场国家发展后劲足

这次金融海啸的爆发对新兴市场国家的影响究竟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或者这种正面或负面影响究竟有多大,学界看法不一。但总体来看,经过这次金融海啸后,新兴市场国家的发展后劲会更足。

新兴市场国家是与成熟市场国家相对而言的,泛指一些正在发展中的国家和地区,如韩国、印度、中国、巴西、南非、俄罗斯、土耳其等。

这些国家和地区的主要特点是:劳动力成本低,自然资源丰富,能够凭借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增强本国经济竞争力。

并且,一方面,发达国家和地区往往会向这些国家转移生产线;另一方面,发达国家和地区往往又需要从这些国家买入廉价原材料。

在这种互动关系中,新兴市场国家能够借此获得先进生产技术,提高国民收入,增强消费能力,同时带动本国经济发展。

这次金融海啸的爆发对新兴市场国家的影响是多方面的,这主要表现在以下7点:

①新兴市场国家无法在这次金融海啸中独善其身

道理很简单,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金融海啸的破坏力无处不在,新兴市场国家当然也在它的影响范围内。至于具体对每个国家的影响力有多大,要见具体国家的经济结构如何。但无论如何,这种影响一定会体现出来,当然不一定全都通过金融体系得到体现;即使金融体系很正常、完全不受影响,经济增长速度放慢也是其具体表现。

②新兴市场国家的经济增长有助于抵抗金融海啸

这次金融海啸对美国、欧洲的经济冲击最大,欧美许多国家已经步入经济衰退,但从全球来看,之所以经济还在增长,主要就是依赖于新兴市场国家的经济在继续增长,而且增长速度很迅速,有效抵消了上述国家的经济衰退。

这些新兴市场国家虽然也面临着收支平衡的挑战,但在几个月甚至未来几年内不会有太大的货币压力。

③新兴市场国家的经济增长波及面小

有些新兴市场国家受这次金融海啸的影响不小,尤其是在吸引外资和商品出口方面会大大下降,甚至出现许多企业倒闭现象。然而应当看到,这些国家所受的波及面较小,经济发展仍会保持较高增长率,尤其是中国。正是因为有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的蓬勃发展,才使得整个世界经济避免崩溃的危险。

④新兴市场国家的经济是全球亮点

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龙永图认为,在对国际经济形势作出判断时,大家要克服一种过去的传统观念,不要好像美国经济不行了、西方经济不行了,全球经济都不行了。其实这是一种错误观点。

因为归根到底,中国、印度等新兴市场国家体和西方经济并不是拴在一条船上的。恰恰相反,同样是在经受金融海啸,这些新兴市场国家的经济发展恰好是全球经济的一抹亮色。

⑤一般能依靠拉动内需来提振经济

新兴市场国家一般人口多、资源丰富,所以当遇到金融海啸出口受阻时,这些国家能够依靠拉动内需来提振经济、渡过难关。

例如在中国,对内,启动内需。中国有9亿农民,千方百计增加农民的土地收益和其他收益,提高农民购买力,就能带动国内市场发展。对外,出口贸易市场多元化。近几年来中国在这方面做得很不错,外贸出口并不是在美国一棵树上吊死,主要贸易伙伴中欧洲、亚洲新兴市场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这些对抵抗金融海啸都有好处。

⑥已经具备相当的外汇储备

新兴市场国家中严重依赖海外投资者的数量在减少,特别是公共财政已经得到较大改善。尤其是亚洲国家和俄罗斯,在上一次金融危机过去10年后,已经积累了足够多的官方外汇储备来抵抗金融海啸。

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坚实基础,这次金融海啸在亚洲的破坏力绝对达不到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那样的程度。

⑦每一次危机其实都可能是发展机遇

对新兴市场国家来说,每一次危机、每一次经济变局都可能是发展机遇,关键是如何把握好对自己有利的一面。

例如,在20世纪70年代的能源危机和经济衰退中,日本、德国就很好地把握了产业升级机遇,在美国绝对领导的全球经济中迅速崛起。

而现在,资源环境比那时要好得多,替代能源的研究和开发、雄厚的资本投入已经孕育出全球多元化经济格局,这对中国、印度、俄罗斯、巴西的经济发展都是有利的。

尤其是中国,它的优势在于:比印度具有更优越的劳动者素质,比俄罗斯具有更稳定的政治格局,比巴西具有更坚实的经济基础,这些都是大国崛起所必须具备的天然优势。中国如果能直面工业化带来的调整、及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就会在其中成为最具潜力的新兴市场国家。

“金融海啸给我们的警告”

全球经济格局正在重新排列,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在这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关键是要抓住时机、及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利用金融危机与成熟国家搞好经济互动,积蓄发展后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