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体上看,近几年来欧洲经济增长一直乏力,进入2008年以来又面临着通货膨胀和经济下滑的双重压力,再加上金融海啸的影响更是雪上加霜,说是乱成一团也不为过。
究其原因在于,一方面,这次金融海啸的破坏力大大超过欧洲各国预期;另一方面,欧洲国家分属不同政权及财政体系,台风一刮,这个原先自称坚实的组合马上就成为大难临头各自飞的一只只惊弓之鸟,经济发展难以形成合力。
欧洲国家可以说是这次金融海啸中全球经济最受伤的。2008年9月15日,受雷曼兄弟控股公司破产等事件影响,英国100种股票平均价格指数下跌了3.92%,是年初以来的最大跌幅;法国巴黎股票指数当天最大跌幅接近6%,几乎跌到年内的最低点;德国股票指数大跌2.74%,达到两年来的最低点。10月初,欧洲股市更是发生巨大震荡,法国股市一天的跌幅近10%,伦敦股市的上下振幅高达40%。原来号称全球第4富裕国家的冰岛,居然还会走到国家破产边缘,于是一方面马上将国内第二大银行冰岛银行收归国有,另一方面慌慌忙忙向俄罗斯求救。
这边是比利时与法国合资的德克夏银行摇摇欲坠,法国政府立刻出面护盘;那边是爱尔兰政府以其2年的国内生产总值4000亿欧元(大约相当于5460亿美元)来担保全国6家银行存款;接下来又是德国政府投下500亿欧元,把德国第四大不动产控股银行从破产边缘挽救过来。没人能想到,仅仅两个星期时间,欧洲就成为金融瘟疫的重灾区。
欧洲的住房市场已经繁荣了10年,是从金融海啸爆发的2007年显著转入弱势的。总体上看,欧洲各国房价呈现两大类别:一是以西班牙、英国等为代表的国家,过去的房价大幅度上扬已经积累了大量风险;二是以德国为代表的国家,房地产市场一直比较低迷,房价波动很小。
从整体上看,欧洲国家的房价泡沫在40%左右,与美国的泡沫水平差不多。40%的比率,足可以看出今后的潜在价格下跌幅度有多大。
在法国,本来经济发展就停滞不前、就业市场暗淡、物价不断上涨、购买力持续下降,再遭遇这次金融海啸,正是“屋漏偏逢连日雨”。首当其冲的是金融业,除此以外法国的房地产、外贸、旅游、汽车、航空、零售业等也都受到严重影响。
有人认为,虽然法国政府出台措施积极救市,但即使3600亿欧元的救市计划如期实现,也不过是杯水车薪。因为法国经济已经连续几个季度出现负增长,失业率超过7%。调查表明,85%的法国人感到自己面临失业风险,对未来心存不安全感。
在这次金融海啸影响下,德国的实体经济也出现了许多问题,首当其冲的是汽车业。
由于汽车行业的特点是提前几个月甚至一年接受客户订单,所以受这次金融海啸影响,2008年内德国汽车工业接到的订单大幅度减少。
为了应对危机,首先是德国戴姆勒公司宣布德国境内的15万名员工圣诞节假期延长至5周,然后是宝马公司在莱比锡的工厂临时停产4天,目的是减少产量2800辆。接下来是欧宝公司2家工厂停产,美国福特公司在德国科隆的子公司宣布缩短工作时间……
在过去,汽车行业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汽油价格上涨,而现在是银行贷款困难,汽油价格上涨与此相比只是小巫见大巫了。
汽车行业是德国实体经济的风向标,全国有1/7就业岗位直接或间接与该行业有关。据可靠预期,如果政府不采取有效措施,2009年、2010年内德国将有20%的汽车配件厂破产,至少有5万人失业。
有鉴于此,德国政府注资250亿欧元支持实体经济,其中重点是汽车行业。与此同时,欧洲联盟也出资400亿欧元用来支持汽车行业,其中当然也包括德国的汽车业在内。
在英国,金融服务业是支柱产业,它所创造的产值占英国GDP的10%。可想而知,金融海啸对英国的金融业打击有多大?权威预测表明,2008年第四季度英国有11万名金融从业人员失业,其中仅仅伦敦金融城就有4万名专业人士被解雇。
长期以来,欧洲联盟在经济全球化中的一大特长是擅长制定规则,欧洲一体化过程本身就包含了规则的一体化。与此同时,近几年来欧洲联盟还着力于把自己制定的规则推向全球。其中一些实力较强的成员国更是把这次金融海啸看作一种机遇,希望能够借此机会更多地参与规则制定,以便于未来的国际金融体系更符合欧洲利益。
读者容易看到,金融海啸爆发后欧洲各国不仅采取了前所未有的救市行动,而且不断高呼要加快对国际金融体系改革,并且提出了一些具体方案。在此基础上,欧洲联盟还推出了旨在加强内部协调的经济政策,联手应对危机、恢复信心,着力于遏止金融海啸对实体经济的冲击。
所有这些,都可以看作是为重新排列全球经济格局所作的努力。
但显而易见,国际金融秩序是不同国家实力分配的必然结果。一方面,国家实力增强了,必然会提出金融秩序调整的要求;另一方面,国际金融秩序调整也会反映这种国家实力的变动方向。
所以,在目前整个欧洲地区受金融海啸影响较大、经济破坏严重的背景下,欧洲国家希望在全球经济格局排序中处于有利地位,最终能不能达到目的,就要看是否具有这样的实力和竞争力了。
“金融海啸给我们的警告”
欧洲国家的经济发展本来就不景气,受这次金融海啸一冲击,更是雪上加霜。欧洲联盟积极参与制定全球经济规则、争取在全球经济格局排序中占据有利地位当然是好事,但最终需要靠实力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