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直面金融海啸:全球金融危机及中国应对
43688400000055

第55章 7000亿美元法案治标不治本

为了应对这次金融海啸,美国史无前例地推出了7000亿美元紧急经济稳定法案。不必说这笔看起来数额庞大的款项与实际需求相比实在是杯水车薪,也不必说它和经济体量只有美国1/5的英国相比是小巫见大巫,单从这项计划的本身效果看,就注定是治标不治本,因而被人戏称为一张“创可贴”。

毫无疑问,7000亿美元紧急经济稳定法案的实施效果如何,直接关系到美国在全球的原有金融地位、经济地位能否得到维持并巩固,关系到世界金融和经济格局是否会发生改变的问题。

世界舆论普遍认为,美国一向对发展中国家推销自由市场经济,而现在自己出手7000亿美元干预金融市场,奉行的是双重标准。

然而,美国离开了这种双重标准能行吗?请看看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前主席艾伦·格林斯潘是怎么评论这次金融海啸的,他用到的语句是“百年一遇”、“还将持续相当长的时间”、“还将诱发全球一系列经济动荡”……艾伦·格林斯潘何许人也,以他这样的资格、这种对美国经济深刻的洞察力,他的讲话不会是随口说说而已。

可以与此映衬的是,与这“百年一遇”金融海啸相对应的是,美国政府推出的也是“百年一遇”的7000亿美元救市方案。一直信奉市场无所不能的美国政府,此时此刻如此大规模启动政府干预手段,最外行的人也能从中看出些问题的严重性来。

艾伦·格林斯潘预言,美国正陷于“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中;这场危机引发经济衰退的可能性正在增大,美国躲过经济衰退的可能性小于50%;这场金融海啸将诱发全球一系列经济动荡,将有更多大型金融机构在这场危机中倒下。

他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这次金融海啸的爆发不仅仅是金融机构出现了流动性危机,也不仅仅是几家金融机构资不抵债,而是关系到全球经济发展的整个金融体系出现了百年一遇的信用危机。

金融市场缺钱,可以通过注资来解决。反正美国拥有美元发行权,要多少钞票自己印就是了;可是由此导致美国金融市场上出现的信用危机,是能通过印钞票办到的吗?

更令人担心的是,金融海啸还要刮多久谁也不知道。各国政府为了捍卫金融系统稳定性所作的努力,究竟能否在时间上敌得过金融海啸的破坏力,谁也无法预料。

7000亿美元紧急经济稳定法案如果真的能促使美国金融体系暂时保留其脆弱生命,也会导致过去那种令人瞩目的金融资源高效配置功能严重瘫痪,到那时就会被迫从自我保护角度出发,实行各种惜贷行为了。果然如此,过去美国拥有竞争力的企业前程和经济活力就会遭断送,从而拖累美国乃至全球经济的健康发展。

与向银行源源不断注资相比,更重要的其实应当是培育新的、富有活力的造血机制。明眼人一看便知,比这些救市方案更关键的,应该是关注美国的金融体系造血功能究竟如何、需要多长时间恢复元气。

美国政府责成高盛集团、摩根士丹利这两家最大的投资银行转型为健全的商业银行,将其中一部分业务和人员回归到传统的、支持实体经济的领域上来,就可以看作是在向这方面努力。

美国政府接管房利美和房地美,并且大规模注资美国国际集团,初看起来是美国政府无可奈何的选择,因为如果它不这样做,这些机构就会面临破产,从而引发美国金融体系和社会体系更大的混乱;可是美国政府现在这样做了,也并没有解决根本问题,甚至不能保证避免上述机构未来再次陷入困境。

但无论如何,美国五大投资银行的覆没,就意味着美国投资银行控制华尔街创造金融财富的辉煌时代已经结束,从而彻底告别了那种滥用金融创新所带来的虚假繁荣投融资环境,全球经济才有可能重新回到平衡有序的发展轨道上来。

所以,从来就不乏怀疑美国政府紧急经济稳定法案能否取得成功者。

2008年11月19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副主席罗纳德·柯恩在一次名为“资产市场泡沫和美联储的政策”演讲中表示:“我质疑用货币政策干预市场是利大于弊的。很明显,现在的危机,需要我们改变监管政策。新的监管政策会减低将来相同危机发生的概率,可现在我只想关注和这次危机有关的货币政策。”

细心的读者注意到,金融海啸爆发后,美国总统乔治·布什不时出来发表讲话,安抚市场信心。

他说:“我知道,美国人民对金融市场出现的调整很担心。白宫和行政部门上上下下都在关注着这个事情。我们正在为减少干扰,把这些金融事件对整体经济的影响减小到最低限度而展开工作。”

他说,短期内金融市场的调整会很痛苦,因为人人要担心自己的投资,员工要担心自己的工作,公司要担心自己的业务;但是从长期看,他对资本市场的灵活性和弹性是有信心的,美国是能够对付这次调整的。

应该说,美国总统的这些讲话,虽然是政府官员的“官说官话”,可是对美国国民增强金融市场信心会起到一些帮助作用。甚至不仅仅是对美国,对全球金融市场都有安抚作用。

“金融海啸给我们的警告”

明眼人一看便知,无论规模多大的紧急经济稳定法案,都没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金融海啸的爆发是次贷危机引起的,你现在不去解决次贷危机根源,而只是给金融机构注资,多少有点缘木求鱼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