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时保障本来是WTO体制中的一个概念。WTO体制中有一个《保障措施协议》,要求其成员国在特定情况下采取措施、限制进口、保护国内产业。
临时保障和反倾销、反补贴不同,后者针对的是不公平贸易,而前者指的是在公平贸易条件下限制进口商品。
面对金融海啸,美国针对货币市场建立临时保障措施,应该是一种自然而然的选择。
美国针对货币市场建立临时保障从何谈起呢?要了解这一点,就必须首先了解美国金融市场的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资本市场,主要进行股票、中长期债务工具及金融衍生产品的交易。其中,主要中介机构是大型、独立的投资银行。
第二个层次是资金市场,主要进行货币产品、商业票据交易,这里的商业票据主要为实体经济提供流动资金,所有金融机构都参与其中。
第三个层次是信贷市场,主要为实体经济提供中长期贷款。其中,主要中介机构是商业银行。
金融海啸爆发后,美国资本市场遭到严重破坏,无数金融企业的资产负债表非常难看,这使得美国财政部和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打破一切清规戒律,调动一切市场和行政手段,试图阻止破坏力在美国金融市场中从上一个层次向下一个层次渗透。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美国政府在推出7000亿美元紧急经济稳定法案的同时,双管齐下,紧急出台了500亿美元的专门针对货币市场基金的“临时保障计划”,以暂时稳定资金市场,赶快切断金融海啸从资本市场向资金市场、信贷市场穿透的链条。
要知道,这个消息宣布10天后,美国财政部网站上才公开发布临时保障基金运作规则,就多少带有一点神秘色彩。
毫无疑问,临时保障措施的目标是在金融机构、金融危机向下一层次市场穿透以前,首先彻底清理第一层次的金融机构资产负债表,同时要能有助于恢复第二、三层次市场的信心。而这样庞大的救助计划,又超出了美国财政部和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的权限范围,必须通过美国国会这一关。但无论如何,临时保障措施必须得力、有效,才能达到“治标须治本”与“重病下猛药”的效果。
2008年9月14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联合全球10家银行筹集资金10亿美元,成立平准基金,用来为那些有可能破产的金融机构提供资金保证,确保金融市场流动性。
在美国,过去一个普普通通的1亿美元申请计划,都要有几十页甚至上百页计划方案,而现在提出7000亿美元计划却只有寥寥3页纸,匆忙得连个方案名称都没有,只是暂时称为“建议授权财政部购买问题资产(Proposed Treasury Authority to Purchase Troubled Assets)”。
在其背后,实际上反映出的是美国金融市场的崩溃速度与达成救市共识的速度谁跑得快。因此,美国财政部长亨利·保尔森和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本杰明·伯南克、证券交易委员会主席克里斯托弗·考克斯,三人在进行一个简单会晤后就抛出这一方案,热切期盼着议员们能够尽快达成共识,好让他们立刻采取行动。
从2008年9月19日到28日,美国金融市场加速崩溃,社会各界又在充分质疑,汇聚成种种压力一起袭来,可是方案硬是通不过。例如,一周时间内美国货币市场基金的净流出就高达1970亿美元,商业票据市场也缩水了949亿美元,创下了历史上最大的5.6%的单周跌幅。
面对这种情况,亨利·保尔森吓出一身冷汗,连忙组织人把最初3页纸的救助计划洋洋洒洒补充到最终通过的450多页!与此同时,计划也有了一个像模像样的名称叫“紧急经济稳定法案”。
这样改动的用意,就是要让议员们看到,原来的计划目的是要通过救助金融机构来稳定经济,而现在重点放在了救助政策上。并且在新的方案中,加入了美国人称为“宠物项目”的各项妥协条款,既照顾到金融机构利益,也照顾到其它各方利益,皆大欢喜,更容易达成共识。
在救助资金问题上,亨利·保尔森认真借鉴了中国“特别国债”的筹集方式。美国财政部可以动用救助计划授权的7000亿美元资金,可是这笔资金却不计入当期财政拨款,所以不会扩大当期财政预算赤字。要等将来卖出这笔国债后,用买卖价格轧差来冲销救助成本,不足部分再进入预算赤字。
不过从过去的经验看,比如1991年瑞典处置银行危机的经验看,一般最终不会造成多大赤字,几乎所有成本都能得到补偿。
现在,美国政府推出7000亿美元紧急经济稳定法案已经梦想成真,这是美国金融界盼望已久的事,也是美国紧急经济稳定法案的第一步。这项计划获得通过,并且已经在实践中,但是它能否帮助美国政府走出这以后漫长的救市之路,还值得观察。
例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前首席经济师西蒙·约翰逊,就把这项紧急经济稳定法案称之为一张“创可贴”,意思是治标不治本。他提醒美国国民,不要期盼会马上发生什么奇迹。
“金融海啸给我们的警告”
美国政府针对货币市场建立的临时保障打出了两张牌:一是设立500亿美元的临时保障基金,二是推出7000亿美元的紧急经济稳定法案。不过从根本上看,这些措施都是治标不治本,不会根除次贷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