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曼兄弟控股公司作为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也是美国政府唯一一家见死不救的投资银行,它的破产不但在美国华尔街,甚至在全球都具有深远影响。
回顾这家具有158年历史的百年老店最终倒闭的过程,完全可以归咎于次贷危机造成的。无限的贪婪,是它走上不归路的根本原因。
雷曼兄弟控股公司从1844年创业开始,经过了1862年美国内战的困难,当时公司不得不与人合并渡过难关。1906年,公司从一个贸易商真正转变为一家证券发行公司,在接下来的20多年里,它差不多协助了上百家新公司的上市。
1929年的经济大萧条对资本市场构成了巨大威胁,而这时候公司开创了私募融资技术,在蓝筹股公司和资金拆借方当中穿针引线,为资金借出方提供安全和稳定的回报,同时又使得资金需求方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金额。正是这种侧重于风险资本投资的做法,帮助它在股票市场复苏过程中度过了资本危机大萧条。
从此,该公司与许多行业、许多企业建立了长期而稳定的合作关系,并且一直延续到它倒闭的时候为止。
然而就是这样一家百年老店,却被引发这次金融海啸爆发的次贷危机所绊倒。这从一个角度说明了次贷危机的破坏力。当然,也与美国政府对它见死不救有很大关系。
雷曼兄弟控股公司陷入次贷危机陷阱,最早要从1993年理查德·福尔德首次担任该公司主席开始说起。因为2008年该公司倒闭,就是最终葬送在他手里的。
雷曼兄弟控股公司成立以来一直以稳健经营而著称。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公司内部出现了稳健派和冒险派两派之争,并且于1983年矛盾公开化,从而导致公司分裂,冒险派代表离开了公司。
当时的理查德·福尔德还是默默无闻的一个人物,他坚持走稳健路线,所以选择了留下来。第二年,雷曼兄弟控股公司被美国运通公司所收购。
1994年,雷曼兄弟控股公司从美国运通公司中剥离出来,理查德·福尔德通过一番运作把它成功上市了。而这时候的他,也改变过去一贯坚持的稳健立场,成为一个激进冒险派,大举扩张投资银行业务。
按理说,如此冒险激进,很难度过1998年长期资本管理公司破产引发的金融危机,以及2001年美国遭遇“9·11”恐怖袭击事件造成的冲击,因为该公司所从事的投资银行业务与这些遭受损失的行业息息相关。然而就是这么令人不可思议,理查德·福尔德的激进做法不但顺利冲关,而且投资银行业务尤其是房地产抵押贷款业务还比以前更好。
资料表明,从2003年到2007年,该公司利润高达160亿美元。即使在美国房地产泡沫高峰的2005年,该公司的营业收入仍然高达320亿美元,盈利32亿美元!
雷曼兄弟控股公司运用得最娴熟的正是次级抵押贷款业务。当然,它最后败也败在这里,但那是后话了。
大约在1999年开始,雷曼兄弟控股公司把自己账上的资产作抵押,对外大肆举债,然后贷款给私募股权基金或者直接购买房贷资产,打包销售给投资者。在这个过程中,它把金融杠杆机制用到了极限,最高的时候投资杠杆比率高达40倍。
2004年,雷曼兄弟控股公司收购了BNC房贷公司,目的是为了有源源不断的次级抵押债供自己打包销售。以2006年一季度为例,BNC房贷公司每个月销售的次级抵押贷款都高达10亿美元。
此外,雷曼兄弟控股公司还收购了Aurora房屋贷款公司,用于发放Alt-A房屋贷款。以2007年上半年为例,Aurora房屋贷款公司每个月销售的次级抵押贷款就高达30亿美元。
至此读者容易看出,2006、2007年雷曼兄弟控股公司的次级抵押贷款销售数量激增,从而成为华尔街上打包发行房贷债券最多的银行。
可是这样做的结果是什么呢?雷曼兄弟控股公司手中掌握了大量卖不出去的次贷资产。资料表明,次贷危机爆发时,该公司已经积累了850亿美元的房贷资产,比另一家投资银行摩根士丹利公司高出44%。
这样庞大的体量,使得次贷危机一爆发,雷曼兄弟控股公司马上就像撞上了冰山的泰坦尼克号一样,来不及转向了。2007年下半年至2008年一季度,该公司账面计提损失高达100亿美元。
意识到次贷危机的巨大杀伤力后,雷曼兄弟控股公司开始了一系列自救措施,可是已经无力回天。
例如,2008年2月结束的2008年第一个财务季度中,该公司出售了1/5的杠杆贷款。与此同时,又用公司资产作抵押,大量借入现金为客户进行交易,希望以此来摆脱困境。可是由于房屋价格急剧下跌,从而使得这些努力不但没有取得原有效果,反而背上了更沉的包袱。
在接下来的2008年第二季度,该公司变卖了1470亿美元资产,并且通过4次大规模裁员精简了6000名员工来压缩开支,可是仍然回天乏术,最终不得不在2008年9月申请破产保护。
“金融海啸给我们的警告”
雷曼兄弟公司在破产前的几年中达到了辉煌地步,主要得益于次级抵押贷款业务。它本以为自己运用这一手段已经烂熟于心了,可是没想到在面临房屋价格急剧下跌时,再怎么施展拳脚也无济于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