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球领先的金融服务公司、全球500强企业之一的贝尔斯登,虽然论规模它在美国投资银行中排列第五,可却是最近几年来美国华尔街上最赚钱的投资银行。
贝尔斯登从1923年创立起至2008年倒下止已有85年历史,主要为全球各国政府、企业、机构和个人,提供股票、债券、固定收益、投资银行、全球清算、资产管理、个人银行服务。这样一个庞然大物怎么会在遇到次贷危机时不堪一击,于2008年3月17日最先倒下呢?
实际上,从2008年3月4日开始,欧洲银行就已经停止了和贝尔斯登的相关交易业务,投资者开始撤资或抛售股票了。
3月10日,贝尔斯登的流动性危在旦夕,可是就在这一天,贝尔斯登为了挽救市场对公司的信心,依然硬着头皮推出一只交易所基金,并且专门发布“辟谣流动性危机”公告,信誓旦旦地宣称公司完全没有问题。公司首席执行官在媒体上保证:“贝尔斯登的资产负债表、流动性和资本都还很强大。”
为了演好这曲双簧,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也在当天替贝尔斯登减压说:“投资银行都具有足够的缓冲资本。”
可是谎言终究是谎言。3月13日,以纽约S3对冲基金合伙人伯格·斯隆为代表的一大批投资者已经从贝尔斯登撤出全部资金,这一下使得贝尔斯登的现金马上减少到了20亿美元。
走投无路之际,贝尔斯登连忙向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和美国财政部报告病情,表示第二天早晨就申请破产保护。
在这种紧急状况下,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连夜协调,决定由摩根大通银行出面为贝尔斯登提供为期28天的紧急资金援助。这是1929年美国经济大萧条以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第一次向非商业银行提供应急贷款,说是破天荒也不为过。
然而这一举措让所有人产生了这样的感觉:贝尔斯登的麻烦大啦,否则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决不会如此这般。结果第二天即3月14日,贝尔斯登的股票价格狂跌45.9%,收于9年来最低点即每股30美元。
要知道,仅仅是一年前的2007年,贝尔斯登的股票市值还有200亿美元,在和中国中信集团谈判参股时市值还有135亿美元,可是到了2008年3月,虽然该公司总裁表态说公司“别来无恙”,却已经有先知先觉者在不断出货了,股票市值也迅速减少到80亿美元。
更令人瞠目结舌的是,2008年3月17日星期五收盘时,它的市值已经跌到35.5亿美元,每股30美元;而仅仅是过了一个星期天到3月17日星期一被摩根大通银行收购时,每股价格却只剩下了2美元,总价值2.36亿美元。
贝尔斯登的股票价格从每股80美元很快缩水到每股2美元,主要是因为它在金融衍生产品上过分沉溺。按理说,每家金融公司都有自己的投资委员会来负责投资决策,可是面对纷纭繁杂的金融衍生产品,已经不是几位投资专家根据数据模型来推演投资风险和收益就能解决问题的了。当然,不仅仅是贝尔斯登一家这样,其他投资银行也是彼此彼此。
不难想象,当时的贝尔斯登首席执行官吉米·凯恩怎么说也是一位华尔街强人,他居然会接受这种带有屈辱性的协议,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了贝尔斯登所遭遇问题的严重性。
然而谁都知道,仅仅该公司总部大楼的物业估值还高达12亿美元左右呢。于是后来又发生了戏剧性的一幕:作为收购方的摩根大通银行,3月24日同意把收购价从每股2美元提高到10美元,从而使得协议购并价达到10亿美元。
贝尔斯登的突然倒下,与几位前首席执行官积极推行次级抵押贷款,并且成为华尔街上的主要次级债打包者和交易者有关。
次贷危机必然会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因为华尔街上的那些金融机构谁都知道,把这些次级抵押贷款放在手里可不是什么好事,说不定哪一天这颗定时炸弹就会爆炸。在成年人眼里,“次”品并不比“废”品好多少,所以还是赶快转手为好。
正是因为大家都抱着这种心理,所以各种金融衍生产品层出不穷,令人眼花缭乱,目的都是为了转移、分散风险。
可是风险转来转去,最终仍然是风险,只不过拥有者不同罢了。转移的面越宽,就越会出现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多米诺骨牌效应。从这一点上看,贝尔斯登也只不过是其中的一张骨牌而已。
由于积极发放次级抵押业务,贝尔斯登比别人更早感觉到次贷寒冬的来临,公司旗下的两只对冲基金(分别是贝尔斯登基金和高级信贷策略杠杆基金)在最初显示出强劲发展势头后就难逃倒闭的命运。
回过头来看,贝尔斯登的倒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是作为美国债券市场上最大的承销商和金融衍生产品发行商,它在房屋贷款抵押债务和金融衍生产品市场投资过大,结果,房地产市场的下滑连累了它也遭受严重损失;二是贝尔斯登债务的杠杆比率太高,次贷危机导致它的资产大幅度缩水,这时候客户又大量撤出资金,它就这样被挤兑致瘫。
“金融海啸给我们的警告”
次贷危机是对建立在贪婪基础上的美国金融体系的惩罚,贝尔斯登只不过是其中“杀鸡给猴看”的一只“鸡”罢了。这家被称为“华尔街孤狼”的投资公司,终于一步步成为次贷危机的惨烈牺牲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