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责任常青
43684600000033

第33章 不断质疑和改进自己的工作

质疑自己的工作是完善工作的前提。

在通用电气公司的一次项目会议上,总经理让他的下属们针对自己的工作谈一些看法,有一个部门经理站起来慷慨陈词:“我现在对自己所从事的这项工作产生一些怀疑。这两年,在首席执行官的指导下,每个部门都接到了上百个项目,有许多项目都投入大量的人力资源和资金,但往往进行到中途便不了了之,这样下去,会毁了公司的。我们难道不能抓一些大一点的,或者我们能不能为每一个部门分配一些不浪费人力资源和资金,又能迅速见到效益的项目?这些项目不必太多,只要能见到效益,又不会浪费我们的时间和精力,就对我们的发展有莫大的好处。”

这位经理的一番话,震动了总经理和坐在周围的各位部门经理,他们都为这位经理勇于负责的工作精神所感动。整个下午,大家放弃了原先开会的议题,针对这位经理所提出的问题,进行分组讨论,重新制定战略目标。结果,经过重新调整战略规划后,公司节省了许多开支,也加快了发展的步伐。

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商业社会里,公司和个人都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只有每一个对工作持有认真负责态度的员工,不断质疑和改进自己的工作,才能帮助公司完善体系,使公司适应市场变化,推动公司向前发展。

唐骏可以说是当今IT界的“金领”。他刚进入微软时,做的是最基层的程序员,只是微软这个大蜂巢里千千万万的工蜂之一。

微软当时正在开发WindOwS,先做英文版,然后由一个300人的大团队开发咸其他语言版本。以中文版为例,并不只是翻译菜单那么简单,许多源代码都要重新改写。比如WOrd里打完一行字自动换行,英文是单字节的,中文却是双字节,如果按照英文版来,一个“好”字,可能“女”在上一行末尾,“子”就到了下一行开头。为此,50个人经过不懈努力,修改了大半年,才改出称心的中文版。所以最初WindowS上市后,中文版过了9个月才上市;到了WindOwS3.1,上市时间更是滞后了1年多。

埋头开发了10个月后,唐骏越想越觉得不对劲:常年雇那么多人做新版本,成本太高,全球各语言版本推迟那么久上市,实在是贻误良机。

能不能改进一下?下了班,唐骏开始动脑筋,琢磨怎样才能解决问题。半年后,他写出几万行代码,反复运行,证明他的程序经得起检验,才找老板面谈。公司又花3个月认证,于是,原先的300人团队一下减到了50人。凭借这个业绩和表现出来的对待工作精益求精的精神,唐骏得到了提升,从程序员一直做到微软(中国)总裁的位置,也得到了微软很少颁发的“比尔,盖茨终身咸就奖”。

尽职尽责,是负责的基本要求。一名员工,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都应当尽职尽责,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去争取进步。把尽职尽责融入到自己的本职工作中,追求尽善尽美,你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受到老板的青睐。

查理上大学的时候就在一家著名的IT公司做兼职,由于表现出色,大学毕业后就咸为该公司的一名正式员工,在公司里担任技术支持工程师。工作两年后,年仅24岁的查理就被提拔为公司历史上最年轻的中层经理,最近他更因在技术支持部门出色的工作表现而调任美国总部任高级财务分析师。

初进这家公司时,查理只是技术支持中心的一名普通工程师,但他非常想干好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当时,经理考核他的依据是记录在公司的报表系统上的“成绩单”。“成绩单”月末才能看到。于是他想:如果可以每天得到“成绩单”的报表,从经理的角度,岂不是可以更好地调配和督促员工?而从员工的角度,岂不是能更快地得到促进和看到进步?与此同时,他还了解到现行的月报表系统有另外一些缺陷:当时另外一家分公司的技术支持中心只有三四十人,如果遇到新产品发布等原因,业务量突然增大,或者一两个员工请病假,很多工作就会被耽误。

综合考虑了各种因素之后,查理觉得自己有必要设计一个有更快速反应能力的报表系统。他花了一个周末的时间写了一个具有他所期望的基础功能的报表小程序。一个月后,查理的“业余作品”——基于Web內部网页上的报表开始投入了使用,并取代了原来从美国照搬过来的EXce1报表。由于在报表系统上出色的表现,公司总裁从中看到了他的一些潜质,认为他可以从更高的管理角度思考问题。一年以后,总裁亲自将一个重要的升迁机会给了查理,让他担任公司在整个亚洲市场的技术支持总监。

你是否能够让自己在公司中不断得到成长,全取决于你自己。如果你仅仅满足于现在的表现,凡事都做到“差不多”或者“将就”的程度,那你在公司的地位永远都不能变得更加重要,因为你根本就没有作出重要的成绩。当公司赋予你一项重任时,一定要做到超越公司的期望,千万不要满足于得过且过的表现,要做就要做得最好。在追求进步方面,不要做到适可而止,一定要做到永不懈怠;在知识能力方面,不要满足于一知半解,一定要做到融会贯通——只有如此,才能成为公司中不可或缺的人才,才能成为公司发展天平上更重的一个砝码。